书城科普失落的文明
11249500000022

第22章 三星堆古国的另一奇谜

在存有诸多谜团的三星堆古遗存中,迄今为止,三星堆城墙的两个谜团依旧无人能解。首先它是梯形的,上短下长,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城门在哪里;其次,三星堆的城墙横七竖八地分布在古城周围,并不是相互连接的,这样的城墙根本起不到任何防御作用。那么,三星堆人修筑如此奇怪的城墙,到底是何用意?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城墙与战争如影随形。三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纷乱,当时的军事重镇诸如益州、荆州、冀州等都有城墙耸立,抵御敌军的攻击。《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城墙一般都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墙高大坚固,四周有护城河环绕,中间仅有一吊桥可容通行。

这样的城墙在战争中优势不言而喻。易守难攻,敌军只有使用云梯、冲车才能攻破。在今天的西安、南京、新都等地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类城墙,高大坚固的石砌城墙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果我们把这样熟悉的形制带到三星堆文明中,便会感到不解。

三星堆的城墙虽然高大,却不是我们熟悉的直立建筑,城墙基宽40余米,顶部宽20余米,从侧面看上去,是个梯形,如果这样的城墙用于防御,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不是为了防御,三星堆人为何倾尽国力修筑城墙呢?

防御还是防洪

1988年,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的城墙进行了全面的挖掘和调查。然而,这次挖掘的结果却令考古学家一头雾水。

三星堆遗址东城墙残长1800余米,西城墙被鸭子河冲刷毁坏,残长800米,南城墙建筑在马牧河弯道上,长210余米,北面有鸭子河作为天然屏障。建筑这些城墙的三星堆人早已经逝去,他们的城墙却历经几千年一直顽强的保留到现在。

在当时,这些城墙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背后应该有一个强大政权的支持,它的始建年代为商代早期,这正是三星堆文明的“青春期”。尔后,历代蜀王似乎都对城墙有着浓厚的兴趣,三星堆城墙也成为三星堆辉煌与变迁的缩影。

按照历史常识,城墙的功能要不就是防御战争,要不就是防止洪水。但三星堆城墙奇怪的形状隐含着什么内容,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无法破译。

梯形城墙内外两面都是斜坡,易攻难守,敌人很容易就可以顺着斜坡冲上来,这是兵家大忌,根本起不到防御的作用。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修建的城墙并没有连成一体,城墙遗址的地基也没有连成一体,很难说明它们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为什么三星堆人的城墙不像中原文明那样是封闭的?难道他们的城墙根本不是用于战争?

更为神秘的是,三星堆城墙横跨东、西、南三面,然而,考古学家找遍了城墙也找不到他们想象中的城门,如果说三星堆城墙的形制自成体系,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城墙不设城门,在历史上还没有先例。没有城门,难道三星堆人进进出出也要翻越城墙?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墙明显是三星堆人的绊脚石。

三星堆人为何明知道他们的城墙不具备防御功能还要修筑呢?

如果说三星堆的城墙是为了防洪,这在我们看来也不能理解。从位置上看,东城墙和西城墙纵贯于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南城墙则横亘在马牧河的几字形弯道上。东、西城墙大致平行,与南北两条河流垂直,丝毫起不到防洪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这是三星堆文明湮没的原因,一场洪水悄无声息地湮没了三星堆文明。问题是3000年前的古蜀人,对治水颇有心得,蜀人的杰作——都江堰至今仍向成都平原输送着汩汩清流,是世界水利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为何他们的另一项水利工程如此失败呢?

在迄今为止的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很少出土兵器,绝大多数是具有兵器形制的礼器,如玉戈、玉匕、玉剑及锯齿形无刃的青铜戈等,与中原上古遗址往往出土大量兵器的现象完全不同。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兵器,如何外御强敌,内固统治?

在《尚书》的记载中,蜀人和巴人参加了著名的牧野之战,随八百诸侯攻破殷都。这次辉煌的战役,考古学家认定其年代在三星堆晚期。参加战争自然会有军队,既然军队已经出现,为何不见兵器?难道三星堆的军队全部消失于一场重大的战争,所以遗址中才没有兵器?在稍晚的秦王朝,始皇尽收全国之金,筑成十二铜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难道三星堆王族的想法与千年后的秦人不谋而合,所以祭祀坑中才有如此之多的青铜器?

三星堆似乎是一个温柔的国度,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礼器堆成了山,学者们认为,三星堆的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神权几乎占有了国家的全部财富,这也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数目众多的礼器的原因。

让我们的目光重新回到三星堆的城墙上,这些城墙既不能构成防御体系,也不能作为防洪的河堤,它们的用处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视线延伸到世界文明中,在美洲,古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印加文明,美国建筑学家芒福德在他的《城市发展史》中认为,印加文明的城堡与城墙具有祭祀的功能,它们的代表,便是著名的马丘·比丘城堡。

数百年来,马丘·比丘城堡沉寂在秘鲁一座深山之中,一直到1911年才为外界所知。这座城堡属于印第安人的祭师,还有那些守护着太阳神的处女。而这些祭师和处女的祭祀仪式,就是在城堡和城墙上进行的。在马丘·比丘城堡出土的173具骸骨中,其中150具是女性,一切都昭示着这里曾经神秘而神圣的过去。

学者段渝在他的《三星堆文化》中认为,古蜀国的大型宗教祭祀活动,便是在宽阔的城墙顶上进行,这是三星堆城墙的独特用处,或者,在三星堆古国,城墙本来就是一个神圣的宗教场所。

为何古蜀人的城墙跟印加文明具有如此多的相似性?在三星堆文明中,这种开放性不止一次让考古学家感到震惊,金杖、象牙、海贝,这些中原文明中没有的产物,在遥远的印加文明与西亚文明中屡屡出现,难道3000年前的古蜀人,已经与遥远的西亚甚至美洲有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