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11248900000006

第6章 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在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了明确规定。这个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将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提了出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认真学习了解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并按照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

道德作为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主要通过道德规范发挥作用。在道德领域,道德规范是人们判断是与非、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在道德建设中,抓住一些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主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且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努力实践,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纲要》中提出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其重要意义在于:

一、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要求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贯彻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关系,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贯穿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几个方面,做到了把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二、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符合道德建设一般规律的特点,便于实践

道德规范在一个社会中作用的大小,关键取决于其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程度、信奉程度和践行程度。而其中知晓程度又是信奉程度和践行程度的前提。作为要在全社会倡导的并能被大多数人理解接受的道德规范,并不要求有多么高深的道德理论和道德教义,而应具有简明通俗、便于记忆、切实可行的特点。“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它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用十分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人们容易理解、耳熟能详,这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和推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普及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有利于营造道德建设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氛围。

三、在我国道德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用准确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更加深刻地把握了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开辟了公民道德建设新的有效途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内容,既继承优秀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感。比如“守法”这一条,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很少强调,而现在则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了出来,这正是适应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再比如“诚信”的要求,传统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信守诺言,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而现在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不仅体现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经济生活中,在市场经济下的“诚信”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诚信”,其内涵与要求必然有着巨大差异。因此,大力倡导“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必将对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