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11248900000003

第3章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一方面给道德建设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最大利润原则、金钱至上原则、消费主义的原则、只求效率的原则等等,也容易诱发人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

其次,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与之相匹配。在新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革推动下,人类伦理道德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趋势。经济越发达,科技越昌盛,文化越繁荣,人的地位就越高,人的作用就越大,社会价值追求、伦理思想、道德素质在民族或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就越显得突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无疑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物质的、精神的、中介的,也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自觉程度,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内容、结构、过程、效果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良传统,正确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发展的优秀成果,唤醒全民族新时代的道德意识,创造出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体系。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他又指出:“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此,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就是保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重要社会政治思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