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11248900000024

第24章 诚实守信

一、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去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个劳动者应有的职业品质。信誉,既有个人的信誉,如职业劳动者在其劳动中的诚实行为;也有集体的信誉,如依靠高素质队伍在本行业、本部门所逐渐形成的极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国家的信誉,如政府公务人员所代表的公共需要、公共权力就是在树立国家信誉。一个劳动者在具体职业活动中好的表现,既是维护个人的信誉,也是维护集体的信誉,更是维护国家的信誉。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二、为什么要遵循和坚持诚实守信的规范

首先,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他把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要与他人或单位打交道,根据与他人、与单位达成的协议或承诺来安排自己的会议、学习、工作、劳动和其他活动。如果人人都不诚实,不守信,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职业交往就无法进行,一切工作都无法准确有效地开展,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无序、混乱之中。

其次,坚持、遵循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是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要义是“守信”。市场机制与市场行为,诸如商品、货币、买卖、支付、借贷、合同、契约、金融、证券、期货等等,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由这种信用经济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道德秩序,只能是“守信”。市场经济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越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制度,越要求人们在道德上守信,排斥无信、欺诈、放纵等对市场、对社会不负责的败德行为。道德上的无信及由此引发的道德秩序混乱,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极易发生。历史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尤其是在产业革命前的商业资本活跃时代,以“背信”为特征的海盗文化、商业欺诈等道德崩溃现象极为普遍,腐蚀、动摇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以守信为特征的市场经济道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当人们认识到“信誉就是金钱”,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才得以确立,市场经济才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更需要“守信”的道德,更需要道德秩序。所以,只有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才能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要做到诚实守信,首先,必须站在振兴中华、繁荣经济这一高度来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重大意义。21世纪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国加入WTO后,要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往,如果不诚实守信,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我们怎样和国外企业或经济团体打交道!我们怎样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次,要诚实劳动。每个从业者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不怠工,干满点,遵纪守法;在经济交往或服务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不坑蒙拐骗,不偷工减料,不制假售假,不缺斤少两,要合法经营,守信用、重合同。再次,要实事求是,不讲假话。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对工作中的成绩不多讲一分,对工作中的缺点也不少讲一分。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凭伪造成绩骗取上级信任,捞取资本,钻营升迁。对产品质量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能利用广告随意瞎吹自己的产品。诚实守信是和职业良心联系在一起的。做人要讲良心,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是有职业良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