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11248900000017

第17章 把“五爱”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纲要》指出,必须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这一要求,突出了“五爱”教育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发挥了它的优越性,凝聚着全国人民。但是,旧思想旧道德的影响还会长期存在,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威胁也会长期存在。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在全体公民中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既是凝聚人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也是激发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要把“五爱”的要求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规范之中。“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它覆盖全社会,是对每个公民各种活动的道德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从基本方面看,可以相对地区分为社会公共场所的活动、职业活动、家庭生活,与这三个领域相对应,可以将道德规范划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五爱”基本要求只有融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中,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具体地说,把“五爱”的要求渗透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中,渗透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中,渗透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中,人们就能在日常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实践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当然,把“五爱”渗透到道德规范中,并不是机械地贴标签,而是要渗透“五爱”要求的基本精神。

要把“五爱”要求贯穿在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全过程。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而言,少年时期要按照“五爱”的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仍然要按照“五爱”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年老退休后,还要按照“五爱”的要求去生活。实践“五爱”的要求,是每个人一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