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11247900000026

第26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2)

王镇恶

王镇恶(373年~418年),南朝宋将领。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前秦宰相王猛之孙。秦亡归晋,刘裕用为将领。义熙八年(412年)击灭荆州刺史刘毅。十二年随裕北伐,先入长安。因居功自傲,为诸将忌杀。

屡有战功

王镇恶的祖父是前秦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王猛。王镇恶的父亲王休,曾为河东太守。王镇恶出生于公元373年6月11日,阴历是宁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按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给别人家养活,以免对本族有害。可王猛见了王镇恶后很惊奇,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宋书·王镇恶列传》)所以给他起名叫“镇恶”。

王镇恶13岁时,前秦败亡,关中扰乱。王镇恶流寓在外,曾寄食于渑池(今河南渑池)的李方家里,李方对王镇恶很好。王镇恶很是感激,便对李方说:“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李方回答说:“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宋书·王镇恶列传》)。后来王镇恶随刘裕北伐,破了洛阳,果然以晋朝大将身份任命李方做渑池县县令。

后王镇恶随叔父王曜归晋,客居荆州。王镇恶“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宋书·王镇恶列传》)。

义熙五年(409年)三月,刘裕上表请求攻打南燕,有人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时王镇恶是天门临澧县县令。刘裕召见王镇恶,与其交谈后,刘裕甚为惊异,遂留王镇恶过夜。第二天早晨,刘裕对僚属说:“镇恶,王猛之孙,所谓将门有将也”(《宋书·王镇恶列传》)。当即以王镇恶为青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后屡战有功,封博陆县五等子。

后刘裕相继平南燕、破卢循,威震天下,北府兵三大主力(刘裕、刘毅、何无忌,何无忌即已战死)的刘毅不甘屈居太尉刘裕之下,暗中积蓄实力,图谋朝权。刘裕也早有察觉,等待时机。

义熙八年(412年)九月,刘毅至江陵,偶染疾病,上书请调其堂弟、兖州刺史刘藩为副手,刘裕假意应允。刘藩自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入建康(今南京)。刘裕借机以皇帝诏书,陈列刘毅反叛之罪,指出刘藩与之共谋不轨,勒令刘藩自杀。

十五日,刘裕率诸军自建康出发,王镇恶请战说:“公若有事西楚,请赐给百舸为前驱”(《宋书·王镇恶列传》)。二十九日至姑孰(今安徽当涂),又以王镇恶为振武将军,与龙骧将军蒯恩率百条小船作先头部队。刘裕还告诫王镇恶说:“若贼知吾上,比军至,亦当少日耳。政当岸上作军,未办便下船也。卿至彼,深加筹量,可击,便烧其船舰,且浮舸水侧,以待吾至。慰劳百姓,宣扬诏旨并赦文、及吾与卫军府文武书。罪止一人,其余一无所问。若贼都不知消息,未有备防,可袭便袭。今去,但云刘兖州上”(《宋书·王镇恶列传》)。

王镇恶领命,昼夜兼程,并伪称是刘藩西上,刘毅信以为真。十月二十二日,王镇恶抵达豫章口(今湖北江陵东南),距江陵城20里,弃船步行进军。蒯恩率军在前,王镇恶紧随其后,每艘船上留一两个人,对着船岸上竖六七面旗,下面放一鼓,告诉留下来的人说:“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宋书·王镇恶列传》)。又遣人烧毁江津(今湖北沙市东南)刘毅的船舰,断其退路。王镇恶率军直指陵城,对前军说:“若有问者,但云刘兖州至”(《宋书·王镇恶列传》)。沿途津戍及百姓说刘藩来了,未产生怀疑。

离城不到五六里时,遇上刘毅要将朱显之带着十几个骑兵和几十个步兵,要出江津。朱显之问他们是什么人,士兵回答:“刘兖州至。”朱显之驰马到近前,问刘籓在哪儿,士兵回答:“在后”(《宋书·王镇恶列传》)。朱显之不见刘藩,却发现军队都带着武器,这时又望见江津的船舰被烧,烟火冲天,而鼓声甚盛。朱显之知道不是刘藩至,便跃马急驰而回,对刘毅说:“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江津船悉被火烧矣”(《宋书·王镇恶列传》)。于是急令关闭各城门。但王镇恶已突进江陵城,士兵也攀城而入,由于城门还未来得及关闭,所以顺利打开大城东门。

大城共有八支刘毅的军队,已经做好戒备。蒯恩进东门,便折回向北而击射堂,前攻金城东门。王镇恶入东门,便直击金城(今内城)西门。分军攻金城南门。刘毅金城内东从旧将,还有六队千余人,西将直吏快手,还有二千余人。两军混战,从上午十点战至下午四点,西边的人都已退散和归降,王镇恶入城,便趁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和东门。

王镇恶遣人送诏书及赦文与刘毅,刘毅焚而不视,与司马毛惰之等督士卒力战。时金城中的士兵也不信刘裕亲自到来,一个叫王桓的人,家在江陵,以前因杀死桓谦,为刘裕所提拔,常在左右,这时率十余人帮助王镇恶作战。下午四时左右,王桓在金城东门北三十步地方凿开一个大洞。王桓率先钻进洞里,王镇恶紧随其后,后面士兵相继而入,与刘毅军短兵相接。

任游击将军

王镇恶的士兵和刘毅的士兵大都是北府旧人,有的都是父兄子弟中表亲等亲戚。王镇恶令士兵边战边说,刘毅的士兵都得知刘是刘裕亲自率兵而来,战无斗志,溃散逃走。一更时,听事前阵散溃,斩刘毅的勇将赵蔡,但刘毅左右士兵仍关闭东西门抵抗。王镇恶恐其作困兽斗,增加士兵伤亡,遂引军出围金城,故网开南门。刘毅恐有埋伏,于三更时乘夜率300余人由北门突围。由于事出突然,当王镇恶率军攻城时,刘毅的马还在城外,仓促之间寻不着马,刘毅便去儿子刘肃民那里取马,刘肃民却不给。朱显之对刘肃民说:“人取汝父,而惜马不与,汝今自走,欲何之”(《宋书·王镇恶列传》)?于是夺过马给刘毅。刘毅刚一出来,便遇见王镇恶的军队,突围不成。刘毅又到蒯恩处突围,由于士兵已作战一天,疲惫不堪,刘毅才得以从大城东门逃出。

刘毅投奔到牛牧佛寺。当初桓蔚战败时,也投奔到牛牧佛寺,寺僧昌将桓蔚藏之,刘毅便将昌和尚杀死。及至今日,刘毅也逃到此地,寺僧拒之说:“昔亡师容桓蔚,为刘卫军所杀,今实不敢容异人。”刘毅慨叹道:“为法自弊,一至于此”(《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六》)遂自缢而死。第二天,百姓告诉王镇恶军,将其斩首,其子侄也全部被杀。

此战,王镇恶身先士卒,身中五箭,手中所执的槊也被射中,在手中折断。直到江陵平定后二十天,大部队才到达。王镇恶因此战之功,于十一月被封为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

南地少数民族领向博抵根占据阮头,常与晋廷为敌,王镇恶便率军去讨伐。临走时,王镇恶告诉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请求司马休之派兵以为声援,司马休之派其将朱襄助王镇恶。

可在行军途中却出现了意外。原因是太尉刘裕妒恨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在江陵的声望,又厌恶其子在京都建康(今南京)惹事,遂于义熙十一年(415年)正月,逮捕司马休之次子司马文宝等,命其自杀。同时以纵子凶暴为名,发兵西上,征伐司马休之。二十七日,兵出建康。二月,司马休之上书陈述刘裕罪状,举兵迎战。

此时,王镇恶于是对诸将领说:“百姓皆知官军已上,朱襄等复是一贼,表里受敌,吾事败矣”(《宋书·王镇恶列传》)。王镇恶乃带兵连夜东下,时值江水迅急,转瞬间就行了数百里。到达之后,以竹笼盛石,堵塞水道。朱襄军至,王镇恶率军夹岸击之,斩朱襄,杀千余人。但王镇恶的缺点是贪,打败朱襄后,趁机停军抄掠诸蛮,未有及时返回。五月,王镇恶江陵,司马休之已被平定,刘裕很生气,没有按时召见他。王镇恶笑着说:“但令我一见公,无忧矣”(《宋书·王镇恶列传》)。不久,刘裕登城唤王镇恶。王镇恶能言善辩,素有口才。便随机应变,使刘裕消了气。王镇恶又带兵追击司马休之,至国境而还。被任为游击将军。

当时羌族贵族姚苌建立起来的后秦,历来威胁东晋。刘裕在攻灭南燕和益州割据势力后,谋伐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正月,后秦国王姚兴派兵攻东晋雍州(治今湖北襄阳),被雍州刺史赵伦之击败。为晋提供了北伐的借口。二月,后秦国主姚兴病死,太子姚泓即位,兄弟争位相杀,关中骚乱。四月,西秦主乞伏炽磐侵犯秦边。六月,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北)匈奴部落聚众叛乱。同时,夏国赫连勃勃乘机起兵扰秦边境。后秦因此内外交困,国力大减。

进逼长安

八月,刘裕以王镇恶为咨议参军,龙骧将军,领前锋。出发前,前将军刘穆之在积弩堂见到王镇恶,对其说:“公愍此遗黎,志荡逋逆。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王镇恶说:“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还也”(《宋书·王镇恶列传》)!

晋军共分兵五路征讨后秦:王镇恶与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淮、肥一带向许昌、洛阳(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东北)方向进攻;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趋石门(今河南荥阳北),自汴水入河水(今黄河);直指洛阳;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部由襄阳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策应洛前锋主力,从南面进攻洛阳;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部由襄阳趋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南),牵制关中的后秦军;冀州刺史王仲德统领前锋诸军,经泗水开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入河水(今黄河)。

九月,王镇恶和檀道济进入后秦境,所向皆捷。秦将王苟生献漆丘(今河南商丘东北)降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今河南沈立)降檀道济。其它要点屯守兵力,亦望风降附。檀道济又破新蔡(今属河南),执杀太守董遵,进克中原重镇许昌,擒获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

十月,王镇恶、檀道济会师成皋(今荥阳西北)。后秦阳城、荥阳(今荥阳东北)二城皆降。镇守洛阳的后秦征南将军姚洸求救于长安。后秦主姚泓派越骑校尉阎生率骑兵3000人,武卫将军姚益男率步兵1万前往助守。同时遣并州牧姚懿自蒲坂(今山西水济西南)进屯陕津(即茅津,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黄河上)为后援。洛阳守将姚洸拒纳部将赵玄集中兵力,固守金墉(今洛阳东北),以待援军建议,分兵扼守各处险要:命宁朔将军赵玄率千余人南守柏谷坞(今河南偃师东南),广武将军石无讳东守巩城(今河南巩县西南)。不久,成皋、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守军相继降晋。王镇恶与檀道济、沈林子等长驱而进。石无讳退还洛阳,赵玄战死。晋军进逼洛阳,姚洸出降,秦军4000余人被俘。

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刘裕留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亲率水军自彭城西进。刘裕原令前锋诸军到达洛阳后,等待后续大军会合再前进;但王镇恶见后秦内乱,潼关空虚,便机断而行,于二月乘胜进击渑池(今河南洛宁西),遣司马毛德祖攻蠡吾城(今河南洛宁西北)、引兵疾趋潼关。在渑池,王镇恶到李方家去拜访,见了他的母亲,厚加酬赏,任命李方作渑池令。

进至潼关,为秦大将军姚绍所拒,姚绍深沟高垒以自守。王镇恶孤军远来,后备供应不足,便派人驰告刘裕,求发遣粮食和援军。当时刘裕的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准备逆黄河西上,北魏因滑台丢失而倍防刘裕,不肯借道,拓跋嗣以司徒长孙嵩督山东诸军事,遣振威将军娥洁、冀州刺史阿薄干,率步骑兵10万屯黄河北岸。北魏还以数千骑兵,缘黄河北岸随刘裕军西行,不时袭扰,迟滞晋军西进。刘裕把王镇恶派来的人叫来,把船朝北的舷窗打开来,指着岸上的魏军说:“我语令勿进,而轻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宋书·王镇恶列传》)?王镇恶于是亲自到弘农等地督上民租,军食复振。

三月,夺取潼关,乘胜追击。后秦姚绍引兵出战失利,损兵千余,退驻定城(今潼关西),依险拒守。四月,姚绍遣长史姚洽、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2000进趋黄河以北九原(今山西新绛北),设立河防,以断绝王镇恶、檀道济之粮援,被沈林子击破,将士被杀殆尽。姚绍闻姚洽败死,发病身亡。东平公姚瓒代姚绍行使兵权,引兵攻袭沈林子,被沈林子击败。

八月,刘裕至潼关,商讨进取之计,王镇恶请求带领水军从黄河入渭水,直逼长安,刘裕同意。王镇恶引水军自黄河进入渭水,后秦恢武将军姚难自香城(今陕西朝邑东)回救长安。王镇恶率兵追击。姚泓从灞上引兵回屯石桥(今长安城洛门东北),援接姚难。镇北将军姚强与姚难在泾上(今泾河入渭之口)汇合,共拒王镇恶。王镇恶遣毛德祖进击,破之。姚强战死,姚难逃往长安。姚瓒退守郑城(今陕西华县)。此时,刘裕也挥师进逼秦军。姚泓急遣姚丕守渭桥(今长安城北),辅国将军胡翼度守城东北之石积,姚瓒守灞东(灞水以东)。姚泓则自屯逍遥园(长安城西)。

被部下害

王镇恶军所乘的都是艨艟战舰,人全在舰内,秦人见船舰溯水而进,船外看不到划船的人。北方向来没有船只,莫不惊惋,以为是神。八月二十三日,王镇恶军到达渭桥,饱餐战饭,弃舟上岸。时渭水水流湍急,眨眼之间,船舰都随流而去。当时姚泓在长安城还有几万人,王镇恶抚慰士兵说:“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遗类矣”(《宋书·王镇恶列传》)。于是身先士卒,众人也知道没有退路,无不奋勇争先。后秦军一触即溃,大败而逃。姚泓与姚瓒引兵来救,遇姚丕部败退,自相践踏,不战而溃。姚泓单骑还宫,王镇恶自平朔门(长安北门)攻入长安。第二天,姚泓带妻子儿女归降,后秦灭亡。城内有六万多户,王镇恶对百九宣扬国恩,抚慰民心,纪律严明,百姓渐安。

刘裕将至长安,王镇恶于灞上相迎,武帝慰劳他说:“成吾霸业者,真卿也。”王镇恶拜了两拜,辞谢说:“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刘裕笑着说:“卿欲学冯异也”(《宋书·王镇恶列传》)。

此时,关中丰全仓库殷积,王镇恶极意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刘裕因其功高,也不加过问。进号征虏将军。这时有人向武帝报告,王镇恶攻下长安后,把姚泓的辇藏起来,恐怕有野心。刘裕暗中派人把辇找到,结果发现辇放在墙边没人管,而车子上原来装饰的金银玩物,都被剔光了。刘裕闻后,这才放心。

十一月,留守江南的重臣刘穆之病故,朝中空虚。当初,刘裕准备攻下关中后,在经略西北。此时,晋军将士都久战思归,都不想留下。刘裕也怕江南出事,便决议东反。留次子,年仅12岁的桂阳公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雍秦二州刺史,镇守长安;王镇恶以征虏将军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守御之任。

由于王镇恶的祖父王猛为前秦丞相多年,甚得人心,而王镇恶又新立大功,所以晋军皆忌之。沈田子素与王镇恶不和,便于傅弘之多次对刘裕说:“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保信。”刘裕说:“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欲为不善,正足自灭耳。勿复多言。”刘裕私下对沈田子说:“钟会不得遂其乱者,以有卫瓘故也。语曰:‘猛兽不如群狐’,卿等十馀人,何惧王镇恶”(《资治通鉴》)!

史学家司马光在评论此事时说:“‘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裕既委镇恶以关中,而复与田子有后言,是斗之使为乱也。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士,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荀子曰:‘兼并易能也,坚凝之难。’信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

十二月,刘裕离开长安。时赫连勃勃强盛,见刘裕至长安,不敢妄动。等大军东还,赫连勃勃便于闰十二月侵犯北地。

义熙十四年(418年)正月,刘义真派中兵参军沈田子抵抗,但难以战胜,于是屯刘回堡,派人还报王镇恶。王镇恶当着沈田子派来的使者的面跟长史王修说:“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各思竭力,而拥兵不进,寇虏何由得平”(《宋书·王镇恶列传》)!使者回去后,把王镇恶的话告知沈田子,沈田子大怒,便起了歹心。

十五日(418年3月7日),王镇恶率军出北地,和沈田子相会,沈田子派其族人沈敬仁将王镇恶杀于幕下,时年46岁。沈田子又将王镇恶兄王基,弟王鸿、王遵、王渊及从弟王昭、王朗、王弘等七人全部杀死。并称受刘裕之命为之,王修又将沈田子杀死,后刘义真又将王修杀死,晋军群情离散,斗志全无。后被赫连勃勃所败,逃回江南。

刘裕闻王镇恶死,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刘裕称帝后,追封他为龙阳县侯,食邑千五百户,并且抚恤亲属,谥壮,其子王灵福嗣。

奚康生

奚康生(467年~521年),本姓达奚,河南阳翟人。其祖先居代郡,世代为部落头领。年少时就以勇猛著称,能开十石强弓,用的箭也不同于常人。

太和(477年~499年)初年柔然犯境,他担任前锋军主作战。后随魏孝文帝元宏攻齐,齐军据断水路,元宏招募可以破敌者,奚康生前往应召,他扎起木筏,在上面堆积柴火,顺风放火,焚烧敌舰,顺着烟火突击,杀敌甚众。吐京胡反叛,自号支辛王,奚康生随章武王元彬前往平定,元彬分军为五军,与敌接战时其余四军皆败,只有奚康生得全。他亲率精骑1000追敌至车突谷,假装坠马,敌军纷纷来赶,他突然跳上战马,挥矛杀伤数十人,射死辛支王。

公元498年,奚康生随王肃攻齐义阳城,齐将张伏护登上城楼叫骂,王肃命令奚康生射杀他。奚康生对准城楼,窗口一开,张伏护就应弦而毙。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魏将高聪、元衍等前往救援,都被击败。奚康生受命往救,一战大破敌军。随后又击破桓和、陈伯之。梁将徐济率军犯境,奚康生击擒之。梁将听说他能开强弓,特地作了长八尺的两把大弓和粗如长笛的箭送给他,奚康生召集手下,用其平射,仍有余力,观众都很惊异。

公元505年十月,梁武帝萧衍便以其弟萧宏为统帅,兴师进攻北魏。北魏中山王元英率奚康生等迎击。萧宏怯懦愚劣,知道元英率军迎击的消息后,甚为恐惧,决定撤军。奚康生闻后,遂急派杨大眼至元英处,对其说:“梁人自克梁城已后,久不进军,其势可见,必畏我也。王若进据洛水,彼自奔败。”但元英认为:“萧临川虽騃,其下有良将韦、裴之属,未可轻也。宜且观形势,勿与交锋。”不久萧宏莫名其妙地领数骑落荒而逃,梁军大败。元英率军迎击,大破萧宏,梁军损失近5万人。

奚康生担任相州刺史,相州天旱,他派人鞭打石虎画像,到西门豹祠里求雨不成,又拔了西门豹像的舌头,不久他两个儿子暴死,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后因参与宫廷内部斗争被杀。

侯安都

侯安都(520年~563年),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陈朝名将。善长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五言诗写得颇有名气。还善长骑射,被邑里视为雄豪之人。

548年,侯景之乱起。陈霸先招集郡中豪杰,欲讨侯景,侯安都率三千余人前去归附。侯安都率兵随陈霸先征战,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皆有战功。555年正月,陈霸先开始密谋袭王僧辩,只和侯安都商议,其余诸将都不知道。八月,王僧辩闻北齐兵已抵寿春,将要向南进犯,即遣人告陈霸先准备防御,陈霸先就势举兵袭王僧辩。九月,陈霸先命侯安都和徐渡率领水军从京口直逼石头,亲率骑、步兵自江乘罗落桥与二人两将会合。此时,知道此事的也只有四将,即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外人皆以为是去抵御北齐兵。侯安都率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将趋石头。时陈霸先却控马未进,侯安都追上陈霸先骂道:“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陈霸先说:“安都嗔我!”于是乃进。此时,王僧辩仍没有察觉。石头城北接冈阜,不很高,侯安都便披甲带长刀,让手下将其捧起,投到女垣内,军士相继而入,直逼王僧辩卧室。陈霸先也率步骑从南门入城,缢杀王僧辩父子。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十月,杜龛与韦载、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陈霸先率军东讨,让侯安都留台居守。时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准备和任约以精兵5000袭建康,占据石头城,游骑至楼阙之下。侯安都下令关闭城门偃旗示弱,并下令城中:“登陴看贼者斩。”入夜,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侯安都令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天将亮时,徐嗣徽率骑兵又至。侯安都率300勇士开东西掖门出战,大破之,徐嗣徽等逃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十一月,北齐命翟子崇、刘士荣、柳达摩领兵万人渡江,向石头城送米3万石,马千匹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得知后,命侯安都率水军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十二月,侯安都袭秦郡,败徐嗣徽栅,俘数百人,收其家口并马驴辎重,并派人将所徐嗣徽所弹的琵琶及所养的鹰送到他手中,并附信一封,上写:“昨至弟住处得此,今以相还。”徐嗣徽见后大为惊惧。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侯安都尽收其军资器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时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据姑孰反,侯安都奉命将其讨平。

556年三月,北齐背约攻梁,遣将与任约、徐嗣徽合兵10万进攻。陈霸先遣部将沈泰至侯安都处加强防御。四月,侯安都率轻装兵士袭北齐军于历阳,俘斩万余。五月,北齐军为周文育水军击败,遂留船芜湖,改由陆路进攻。陈霸先追侯安都还。北齐军自方山进到倪塘,游骑至台城,建康震骇。陈霸先与周文育、侯安都部会合,侯安都与徐嗣徽战于耕坛南,侯安都率12骑突阵,破之,俘获齐将乞伏无劳,又将齐将东方老刺落马下,北齐骑兵赶到,将其救回。六月,北齐军潜至钟山龙尾,侯安都与齐将王敬宝战于龙尾,派其从弟侯晓、军主张纂攻其阵,侯晓中枪坠马,张纂战死。

侯安都驰马来救侯晓,斩北齐军骑兵11人,取张纂尸体而还,齐军见侯安都勇猛,不敢进逼。陈霸先遣将钱明率水军出江乘,夺北齐军米船。北齐军杀马驴充饥,处境危困,遂翻越钟山,占据北郊坛。陈霸先各部亦进至坛北,与北齐军对峙。时值连日大雨,北齐将士昼夜坐立泥中,悬锅做饭;梁军驻处地高路燥,可轮流休整。时双方粮运不济,陈霸先之子陈蒨送米3000斛、鸭千只至,梁军饱餐,士卒奋勇。于拂晓出幕府山,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夹击北齐军,而侯安都则率另一支部队自白下袭击北齐之后路。及战,侯安都坠马,被北齐军所围,部将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北齐军大败,被斩数千人,自相残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梁军追击败逃齐军至临沂。梁钟山、摄山、江乘诸军皆捷,俘北齐萧轨等将46人,伤亡溺死者大半。

557年二月,侯安都和周文育征讨叛乱的萧勃等人,五月,平定叛乱。六月,侯安都和周文育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征讨王琳。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为陈武帝。时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侯安都军大败,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周铁虎辞气不屈被杀,王琳将侯安都等用长锁拴在一起,放到蹋下,让其所亲近的宦官王子晋看守。558年八月,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三人向王子晋许以厚赂,王子晋便于黑夜假装钓鱼,将三人载上岸,三人藏在深草中,逃到建康。回京后,三将到朝中请罪,陈霸先赦免三人,复其官爵。559年,侯安都奉命攻打王琳将曹庆、常众爱等,他自宫亭湖出松门,跟在常众爱后面。五月,生擒王琳部将周炅、周协。余孝劢弟孝猷率4000人降侯安都。侯安都进军至左里,破曹庆、常众爱等,焚其船舰。常众爱逃往庐山,为村人所杀,余众悉平。

六月,陈霸先去世。侯安都回军拥立临川王陈蒨即帝位,即陈文帝。侯安都从此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561年,十二月,侯安都受命讨伐叛将留异。562年三月,留异原以为陈军必由钱塘江溯江而上,不料侯安都却出其不意,由陆路经诸暨从永康而出。留异措不及防,率部逃奔桃枝岭,在山谷口竖栅筑城,组织防御。侯安都构筑连城攻留异军,并身先士卒,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侯安都仍乘舆麾军,容色不变,并顺山势修大堰。适值大雨,雨水涨满堰坝,侯安都率大舰入堰,以楼船拍舰发拍击毁其城上楼堞,留异携其子脱逃,侯安都虏其妻子,尽收其人马甲仗,凯旋而归。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以为功大位高,日渐骄傲,大肆招聚文武之士,骑驭驰骋,有时令这些名士提笔作诗,他亲自排列其好坏次序,然后给予各种赏赐。部下的将帅多数都不遵法度,在外遇事受到追究,则跑找侯安都庇护。陈蒨生性严谨,对此很不满意。但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一次,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披挂铠甲冲入殿内,文帝陈蒨对此十分不满,从那时起,便对侯安都有了戒备。又常常派台使去侯安都部下那里去巡视探查,侯安都知道后,心里日益不安。陈蒨向侯安都的舍人蔡景历探问侯安都平时的所作所为,蔡景历如实反映,并称侯安都要谋反。陈蒨于是决定除掉侯安都,但担心侯安都不受诏,所以才让他为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侯安都授命后,于五月回建康。

六月,文帝将侯安都召进嘉德殿,设下宴席,又将其部下将帅都集中于尚书朝堂,当场收捕了侯安都,又收其将帅,尽夺马仗而释之。翌日将侯安都赐死,但没有加罪于其家属。

萧摩诃

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几岁的时候父亲即去世,稍长大一些,便果毅有勇力。550年正月,陈霸先征讨侯景,至大庾岭,蔡路养率2万人于南野拒之。萧摩诃时年18岁,单骑出战,无人敢当。但只凭萧摩诃一人之力无法阻挡陈霸先的进攻,蔡路养战败后,萧摩诃归附于陈霸先的部将侯安都,侯安都待其甚厚,从此萧摩诃便常跟随侯安都征战。

556年三月,北齐攻梁。六月,北齐军潜至钟山龙尾,梁军于拂晓出幕府山,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夹击北齐军,而侯安都则率另一支部队自白下袭击北齐之后路。战前,侯安都鼓励萧摩诃说:“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萧摩诃说:“今日令公见矣。”及战,侯安都坠马,被北齐军所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在梁军猛烈的功势下,北齐军大败,被斩数千人,自相残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在平定留异、欧阳纥叛乱中有功。

573年三月,陈宣帝陈顼计划讨伐北齐,命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与都官尚书裴忌领兵10万北击北齐,吴明彻攻秦郡,萧摩诃跟随。北齐遣军援救历阳,为黄法氍所败,又以尉破胡、长孙洪略援救秦州。其先头部队有“苍头”、“犀角”、“大力”等许多勇士,皆身高八尺,臂力绝伦,其锋甚锐。而且这支部队还有许多西域胡人,善于射箭,箭无虚发,陈军尤其惧怕这些人。待两军作战前,吴明彻对萧摩诃说:“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萧摩诃说:“愿示其形状,当为公取之。”吴明彻叫来一位投降北齐兵,让他描述胡人的模样,北齐兵说胡人穿绛色衣服,用桦皮装弓,两端有骨弭。吴明彻派人窥探,得知该胡人就在阵中。吴明彻于是设酒席和萧摩诃对饮,萧摩诃饮毕,驰马直冲北齐军。有胡人挺身出阵前十余步,张满弓刚要发射,萧摩诃便遥掷铣鋧(小矛),正中其额,胡人当场毙命,北齐军“大力”十余人出战,又皆为萧摩诃所斩,北齐军大败,尉破胡逃走,长孙洪略战死。575年,萧摩诃随吴明彻进围宿预,击走北齐将王康德,因功除晋熙太守。

577年十月,陈宜帝陈顼闻北周灭北齐,即乘机争夺淮北地区,遂派吴明彻率军北伐。吴明彻军至北周吕梁,萧摩诃率7骑先入,手夺北齐军大旗,北齐军大溃。陈军进围彭城,梁士彦退兵守城,不敢出战。

578年二月,吴明彻利用清水灌城,绕城布列战船,加紧攻城。北周武帝宇文邕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驰救,占据淮口,修筑长围,并以铁锁贯连车轮数百沉入清水,以封锁航道,阻断陈水军退路,在清水两岸筑城。陈军诸将甚为惶恐,萧摩诃对吴明彻说:“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但吴明彻不从,并说:“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萧摩诃失色而退。周军十日之间筑城而毕,下游水路全被王轨截断。周兵益至,诸将准备破堰撤军,用船运马而回,马主裴子烈认为:“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岂可得乎?不如前遣马出,于事为允。”时吴明彻背疼难忍,见前遇坚城,退路被断,知道此次作战难以取胜,便听从了这一建议。萧摩诃又进言说:“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领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吴明彻说:“弟之此计,乃良图也。然老夫受脤专征,不能战胜攻取,今被围逼蹙,惭置无地。且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率兼行。弟马军宜须在前,不可迟缓。”萧摩诃带数千马军前还,由于北周军设伏数重,萧摩诃便率80精骑,率先突围,大军随后而出,天亮后,陈军到达淮南。而吴明彻亲自决堰断后,乘水势撤退。不料至清口,水势渐退,船舰触上周军沉入水底的车轮,无法通过。王轨乘机引兵袭击,陈军大败。吴明彻被俘,所部3万及器械辎重为周军所获。

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三月,令长孙览、高颎等攻陈。581年正月,陈宣帝陈顼去世。时始兴王陈叔陵在傍,欲趁机夺取帝位,便剑伤太子陈叔宝和其母柳后。陈叔陵逃回东府城,欲据城自守。太子陈叔宝派人命萧摩诃入见。萧摩诃遂率步骑数百人疾至。陈叔陵大为惶恐,为拢络萧摩诃,派人送给萧摩诃一部鼓吹,并对他说:“事捷,必以公为台鼎。”萧摩诃回报说:“须王心膂节将自来,方敢从命。”陈叔陵计穷,只好从南门出逃,萧摩诃率军将其追斩。事后,陈叔宝即位,是为陈后主。

隋朝在消除了突厥的威胁后,加紧进行灭陈准备。时贺若弼镇守广陵。陈叔宝命萧摩诃前去抗御。588年十月,隋军集中水陆军51.8万,分8路攻陈。陈叔宝荒淫骄侈,政治腐败,又疏于防务。为了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南徐州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589年春节,陈叔宝又征萧摩诃还朝。初一,长江下游隋军乘陈欢度元会之际,分路渡江。初四,陈叔宝方察觉事态不利,下诏亲帅陈军拒敌,命萧摩诃等并为都督。陈在建康附近尚有甲士10余万。陈叔宝面对隋军压境,长期作不出应战决策。贺若弼至京口时,萧摩诃便请求出战,但陈叔宝不许。及贺若弼至进钟山,萧摩诃又建议:“贺若弼悬军深入,声援犹远,且其垒堑未坚,人情惶惧,出兵掩袭,必大克之。”陈叔宝又不许,致使建康附近10余万陈军无所作为。二十日,后主突然命陈军出战,并对萧摩诃说:“公可为我一决。”萧摩诃说:“从来行阵,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

陈叔宝多出金帛,颁赏诸军,于是鲁广达列阵白土冈,冈北由任忠及萧摩诃等部依次列阵,萧摩诃军居最北,陈军南北亘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率轻骑登山侦察,遂与所部7总管杨牙、员明等集中甲士8000,列阵以待。时陈叔宝和萧摩诃的妻子私通,所以萧摩诃虽有8000精兵,却并无意作战。只有鲁广达、田瑞奋勇作战。田瑞首先率部进击,被贺若弼军击退。鲁广达等军继进力战,贺若弼军曾被迫4次后退,死273入。贺若弼令施放烟幕,并在其掩蔽下稍事整顿,然后乘陈军胜而骄惰,猛攻陈军薄弱部分孔范军。孔范部一触即溃,其他各部受其影响,亦发生混乱,导致全线溃退,互相践踏,死5000人。萧摩诃无能为力。被员明所俘。当晚,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朝灭亡。萧摩诃被俘后,贺若弼要杀他,把刀压在他的脖子上,但萧摩诃词色不屈,使贺若弼非常佩服,便将其他释放,以礼相待。建康被隋军占领后,贺若弼将后主置于德教殿,令兵卫守。萧摩诃对贺若弼说:“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死无所恨。”贺若弼哀而许之。萧摩诃见到陈叔宝,伏地号泣,并于旧厨取食而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杨坚知道后,感叹道:“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四月,杨坚授萧摩诃开府仪同三司。不久,随汉王杨谅至并州。

604年,萧摩诃随杨谅起兵反对其兄杨广称帝,兵败,与杨谅一起被杀。萧摩诃为人不善言辞,恂恂如长者,临阵对敌,所向无前。随侯安都在京口时,喜欢狩猎,每天都要出去。

周文育

周文育(509年~559年),字景德,本名项猛奴,因年幼失父,为周荟收为养子,故改姓周。新安寿昌(今浙江建德西南)人。陈朝名将。

周文育少时顽劣,能在江河中击水数里,平地跳高五六尺。随周荟侄周弘让学文,他不感兴趣,说:“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周弘让教其骑射,他很高兴。周荟与名将陈庆之关系很好,陈派周荟率500兵慰劳白水蛮。白水蛮密谋要擒捉周荟献北魏,但被周荟察觉,周荟和周文育力战。时白水蛮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周文育冲锋陷阵,勇冠军中。周荟战死,周文育驰马夺其尸,白水蛮见其勇,不敢相逼。晚上,白水蛮各自退回,周文育则身中九创。周文育伤愈后,便请求回去安葬周荟,陈庆之很赞赏周文育,重赏了他。不久,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奏朝廷要周文育和自己同行。周文育征俚獠累战有功,任南海令。卢安兴死后,周文育辅佐其子卢子雄。公元541年,卢子雄遭告发意图造反,被迫自尽,周文育和杜僧明于542年起事,攻广州。二人分据东西,一日之中,众至数万。陈霸先率精兵3000来救援,二人战败被俘。陈霸先见二人骁勇过人,又非主谋,便将他们释放,继续让他们在军中任职。

公元550年六月,陈霸先发兵征讨叛将侯景,周文育与杜僧明为前军,攻克兰裕,又援助欧阳頠,皆有功。陈霸先破蔡路养于南野,周文育被蔡路养所围,四面数重,矢石雨下,周文育的马也被射死。周文育右手搏战,左手解下马鞍,冲出包围,与杜僧明会合,二人再战,大败敌军。是月,高州刺史李迁仕反叛,派其将杜平虏率军进逼南康,被周文育击败。李迁仕调精兵攻周文育,其锋甚锐,士兵皆惮之。周文育与其战李迁仕稍退,双方相持不下,恰好陈霸先带兵来援助周文育,破李迁仕水军,李迁仕军溃散逃走。周文育又与侯安都、杜僧明等多次与李迁仕交战,终擒之。陈霸先从南康出发,派周文育带5000人开通江路。周文育击败侯景部将王伯丑,占领豫章。陈霸先又命周文育和杜僧明为前锋,平南陵、鹊头诸城。到姑孰后,周文育与侯景将侯子鉴交战,大破侯军。

公元555年九月,陈霸先决定举兵袭王僧辩,召周文育、侯安都、陆徐度、杜稜四将相谋。当晚,陈霸先诸军皆发,而外人皆以为是去抵御来犯的北齐军。陈霸先得以顺利地灭掉王僧辩。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周文育等率兵征讨。556年三月,因北齐背约攻梁,被诏还。五月,周文育驻方山,阻击北齐军。北齐军夜至方山,徐嗣徽列舟舰切断周文育退路。周文育鼓噪而发,徐嗣徽等不能制。天亮后,周文育反攻,徐嗣徽部下猛将鲍砰独乘小船殿后抵挡,周文育也乘快船与其近战,跳入鲍砰的船中,将其斩杀,并牵其船而还。徐嗣徽军大骇,只得留船芜湖,改由陆路进攻。北齐军自方山进到倪塘,游骑至台城,建康震骇。陈霸先拒徐嗣徽等于白城,恰好周文育也赶到,与其会合。战前,忽起大风,陈霸先说:“兵不逆风。”周文育说:“情况紧急,何必拘泥于古法!”说罢抽槊上马突入敌营,力杀数十人,众军相随。时风向也转变,杀伤敌军数百人,侯安都也出兵配合,突破了阵地,生擒齐将乞伏无劳。六月,北齐军移营至莫府山,周文育跟随而至,与其相对。是月,北齐军大败,萧轨等将46人被俘,伤亡溺死者大半。建康保卫战,周文育战功最大。

公元557年二月,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新吴洞主余孝顷等响应,周文育和侯安都率兵征讨,五月,平定叛乱。六月,周文育和侯安都率军2万会师于武昌,征讨王琳。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为陈武帝。不久,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也由豫章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大败于王琳军。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周铁虎辞气不屈被杀,王琳将周文育等用长锁拴在一起,放到蹋下,让其所亲近的宦官王子晋看守。

八月,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三人向王子晋许以厚赂,王子晋便于黑夜假装钓鱼,将三人载上岸,三人藏在深草中,逃到建康。回京后,三到朝中请罪,陈武帝赦免三人,复其官爵。十月,周文育率军征讨余孝顷之弟孝余劢、及子余公扬等。公元559年五月,周文育等共讨余公扬,熊昙朗引兵会之,众有万人。周文育遣吴明彻率水军,配给周迪运粮,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余公扬诈降,想乘机抓周文育,但被周文育觉察,将其囚送建康。于是舍舟步行,进据三陂。王琳遣其将曹庆率2000人以救余孝劢,曹庆分遣主帅常众爱与文育相拒,自率部攻周迪及吴明彻,周迪等败绩,周文育退据金口。熊昙朗见陈军失利,便想谋害周文育,投降敌军。周文育监军孙白象觉察此事,建议周文育先下手除掉熊昙朗,但周文育却说:“不可,我旧兵少,客军多,若取昙朗,人人惊惧,亡立至矣,不如推心以抚之。”

周迪自兵败后便不知去向,初九,周迪给周文育写来一封信,周文育见信大喜,便前往熊营给熊昙朗看,熊昙朗趁机杀死周文育,并兼并其众。陈霸先闻讯后,即日举哀。

当初陈霸先曾与诸位将帅设宴饮酒,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在坐,各称功伐,武帝说:“你们都是良将,但都有短处。杜僧明有大志而少见识,对手下过于亲近而对上级过于傲慢,以功劳自大而不注意自己的短处。周文育交不择人,对人过于推心置腹而缺少防备。侯安都傲慢轻佻,任意而为。这些都不是保身之道。”后来果然一一应验。

韦叡

韦叡(442年~520年),字怀文,史称韦虎,京兆杜陵(今陕西蓝田附近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韦叡的祖父韦玄,不愿为官,隐居在长安南山。刘裕北伐后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时,曾让韦玄为太尉掾征,但被韦玄拒绝。韦叡的伯父韦祖征,宋末为光禄勋。韦叡的父亲韦祖归,为宁远长史。

韦叡对继母十分孝敬,因此受到乡里人的称赞。伯父韦祖征为郡守,常带韦叡去办理公事,视之如子。时韦叡内兄王登、姨弟杜恽在当地都颇有盛名,韦祖征一次问韦叡:“汝自谓何如憕、恽?”韦叡谦虚不敢回答,韦祖征说:“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梁书·韦叡列传》)。韦叡的外兄杜幼文为梁州刺史,要韦叡和他同去。梁州当时十分富饶,到那里做官的人多因为贪财而被免职,而韦叡虽年纪很小,却以清廉闻名。

宋永光元年(465年),袁顗为雍州刺史,见韦叡不同凡人,便引为主簿。袁顗到雍州后与邓琬起兵反叛,韦叡遂请求到义成郡,因而没有受到诛连。后又为晋平王左常侍,迁司空桂阳王行参军,随齐司空柳世隆守郢城,拒荆州刺史沈攸之。沈攸之被平定后,韦叡迁前军中兵参军。

此时,萧道成已代宋称齐,韦叡后又为广德令,累迁齐兴太守、本州别驾、长水校尉、右军将军。南齐末年,战乱不断,韦叡不愿远离家乡,便求任上庸太守,加建威将军。永元元年至二年(499年~450年),齐国太尉陈显达和护军将军崔慧景相继叛齐,屡逼京城,以至人心惶惶。时有人问计于韦叡,韦叡说:“陈虽旧将,非命世才;崔颇更事,懦而不武。其取赤族也,宜哉!天下真人,殆兴于吾州矣”(《梁书·韦叡列传》)。于是派他的两个儿子和萧衍结交。

萧衍起兵后,韦叡率郡人伐竹为筏,带2000人和200匹马日夜兼程投奔萧衍,萧衍见韦叡到来非常高兴,手按桌角说:“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梁书·韦叡列传》)。萧衍多用韦叡建议,顺利攻取了郢城。中兴元年(501年)八月。萧衍将率大军继续向前,但无良将留守郢城,考虑良久,对韦叡说:“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梁书·韦叡列传》)?于是任命韦叡为江夏太守,驻守郢州。

郢城原拒守的人有十几万,因疾病死了十之七八,皆积尸于床下,生者则睡在床上,每间屋子都堆满了尸体。韦叡上任后,便下令把死去的人全都掩埋,得病的人也派遣回家,郢城遂安。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称帝建梁,任命韦叡为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二年(503年),改封永昌,户邑如先。萧衍立太子后,迁韦叡为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天监三年(504年),魏军来攻,韦叡率州兵将其击退。

天监四年(505年)十月,梁武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天监五年(506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昌义之败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军10万迎击梁军。五月,南梁太守右卫率张惠绍攻徐州(治彭城,今属江苏),进抵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昌义之复攻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拔之。

是月,韦叡派长史王超等进攻北魏小岘(今安徽含山北),未克。韦叡亲自巡行围栅(参见合肥之战),魏军数百人忽出城外列阵。韦叡欲发动进攻,部将都不赞成,认为:“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韦叡则认为:“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梁书·韦叡列传》)。但部将仍犹豫不决,韦叡遂出示符节说:“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叡之法,不可犯也”(《梁书·韦叡列传》)。于是进兵,梁军殊死作战,大败魏军,占领小岘,继之乘胜围攻合肥。

因梁右军司马胡景略等久攻不克,韦叡在观察地形后说:“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即此是也”(《梁书·韦叡列传》)。遂令在淝水上游构筑堤坝,使水位上涨,疏通水路。不久,梁水军陆续抵达战区。面对梁军的进攻,魏军在合肥东西构筑两座小城抵御。韦叡领兵先攻此二城。不料魏将杨灵胤率5万人马攻来。梁军皆惧,欲奏请增兵。韦叡笑着指出:“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且吾求济师,彼亦征众,犹如吴益巴丘,蜀增白帝耳。‘师克在和不在众’,古之义也”(《梁书·韦叡列传》)。于是下令与魏军死战,终于击退了杨灵胤。韦叡急派军主王怀静等部署在淝水两岸筑城,保护堤坝,以待魏军。魏军攻破梁军所筑新城,城中千余人皆被斩俘,并乘胜攻击梁军堤坝,兵势甚盛。军监潘灵枯劝韦叡退还巢湖,各位将领也建议退保三叉,韦叡大怒,说:“宁有此邪!将军死绥,有前无却”(《梁书·韦叡列传》)。于是把令旗插在堤下,表示决不退兵。

韦叡身体向来衰弱多病,每次带兵作战都不能骑马,只是板车上,督厉众军。魏军来凿堤,韦叡领兵奋力搏斗,击退魏军,乘势在堤上构筑营垒,加强防护;同时起用主力战舰,舰与合肥城墙同高,四面包围合肥。魏军计穷,城中人皆哭。韦叡建成攻城器具后,堰水又满,魏救兵已不起作用,便号令军士大举攻城。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射死。梁军乘势发起总攻,拔合肥,俘斩魏军万余人,获牛羊万计,绢满十间屋,悉充军赏。

在攻合肥前,胡景略与前军赵祖悦发生了矛盾,两人互相忌恨,一次两人发生口角,胡景略一气之下竟然咬破了牙齿,鲜血直流。韦叡知道此事后,想到将帅不和,会导致患祸,于是便把胡景略请来,摆下宴席,亲自把盏,劝说胡景略道:“且愿两武勿复私斗”(《南史·韦叡列传》)。所以在这次作战中,两人没有互相斗气,战斗便进行得特别顺利。

合肥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城邑攻坚战的著名战例,梁军在韦叡果断指挥下,奋勇攻击,一举攻占合肥,取得了此次北伐的最大胜利。时萧宏统大军北伐,因畏惧魏军而不敢前,齐将吕僧珍亦如此。魏军知其懦怯,遗巾帼以辱之,并歌之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

韦叡常常是在白天接待客人,夜晚钻研兵书,三更就起来掌灯工作,直到天亮。抚慰兵士,无微不至,所以当时有识之士都纷纷来投奔他,凡是所来之人,都受到他的热情接待。

攻克合肥后,武帝下诏班师,此时韦叡正带军进入东陵准备和魏军作战,离甓城只有二十里。韦叡担心魏军得到齐军撤退的消息后,会来追击,于是下令辎重先行,自己乘坐小车殿后。时魏人早已被韦叡的威名所震服,所以虽见齐军撤退也不敢出兵,韦叡遂全军而还。

天监六年(507年)九月,北魏宣武帝元恪欲灭南梁。命中山王元英率军南攻(参见钟离之战),攻克马头(位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远。梁武帝萧衍为抵御魏军,派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兵进屯钟离。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率众围攻钟离,号称百万,连城四十余座。十一月,梁帝诏右卫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20万救钟离,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待众军集齐后并进。

天监七年(508年)正月,昌义之督率梁军将士奋力抗击,多次击退魏军进攻。二月,曹景宗都20万军至邵阳洲,便停军筑垒相守,不敢向行。梁武帝大怒,派韦叡带兵与之会合,受其节度。并赐给他龙环御刀,说“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南史·韦叡列传》)。韦叡自合肥取直道而行,无论是途经大泽还是山涧,都不减慢行军速度。时梁军畏魏兵军兵盛,多劝韦叡慢些行军,韦叡说:“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魏人已堕吾腹中,卿曹勿忧也”(《梁书·韦叡列传》)。十天便进至邵阳。当初,曹景宗出兵时,梁武帝便对曹景宗说:“韦叡,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梁书·韦叡列传》)。曹景宗见到韦叡后,果然很是谦让。武帝听说这种情况后很,满意地说:“二将和,师必济矣”(《梁书·韦叡列传》)。

韦叡到来后,于夜间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20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营已建成,元英见后大惊,以杖击地说:“是何神也”(《梁书·韦叡列传》)!曹景宗等器甲精新,魏军见后,士气渐消。曹景宗又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始知援军到达,勇气倍增。魏将杨大眼勇冠军中,率万余骑来战,所向皆靡。韦叡结车为阵,杨大眼聚骑围之,韦叡以强弩2000一起发射,洞甲穿中,杀伤魏军甚众。杨大眼右臂中箭退走。翌日清晨,元英又率众出战,韦叡乘坐白色木车,手持白角如意指挥众军,一日数合,元英甚惮其强,乃退。入夜,魏军复来攻城,飞矢雨集。韦叡子韦黯请求到城下去躲避一下,韦叡不许。时军中惊乱,韦叡于城上厉声呵斥,乃定。曹景宗另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击退来攻的魏军。梁武帝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叡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韦叡下令准备好大战船,让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作好战斗准备。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叡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皆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斩杀各10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叫道:“更生!更生”(《梁书·韦叡列传》)!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钟离之战,梁军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并根据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坚守疲敌,适时反击,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魏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歼敌25万,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梁武帝派中书郎周舍在淮水慰劳军土,韦叡把这次作战所获集聚于军门,周舍见后,对他说:“君此获复与熊耳山等”(《梁书·韦叡列传》)。韦叡因功增封七百户,进爵为侯,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是年,韦叡迁左卫将军,不久又为安西长史、南郡太守,秩中二千石。

天监八年(509年)正月,司州刺史马仙琕北伐还军,为魏军所蹑,三关扰动不安,梁武帝下诏令韦叡督众军去支援。韦叡到了安陆,便下令增筑城二丈多,又开挖大堑,筑高楼。众人颇讥笑其胆怯,韦叡说:“不然,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梁书·韦叡列传》)。这时,元英急追马仙琕,想报钏离之战的耻辱,闻韦叡来援,便退兵而回武帝这才下诏罢军。

天监九年(510年),迁信武将军、江州刺史。天监十年(511年),征员外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寻加通直散骑常侍。天监十三年(514年),迁智武将军、丹阳尹,以公事免。不久,起为中护军。天监十四年(515年),为平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当初,韦叡在乡里起兵时援助武帝时,朋友阴双光哭着劝阻他,此时,笑着对他说:“若从公言,乞食于路矣”(《梁书·韦叡列传》)。于是送给他十头耕牛。韦叡对于从前故人都毫不慢待,乡里人都很尊敬他。

天监十七年(518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他在朝中谦虚谨慎,从不表现出居功自傲的神态,武帝对他十分尊重。韦叡性情慈爱,抚养孤兄子胜过自己亲生子,把官府所得俸禄和赏赐,都发散给亲戚故人,家无余财。为护军将军后,韦叡在家中无事,倾慕万石、陆贾之为人,便把两人画在墙上自己玩味。那时韦叡年纪已高,但闲暇日子仍然给诸子上功课,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三子韦棱特别喜欢经史,人都称他博学多识,韦叡常常坐在那里让韦棱说书,他对韦棱所作的讲解启示,仍然是韦棱无法达到的。武帝当时十分信佛,于是当时全国都受到影响,韦叡却不做理会,他位居大臣,不愿违心地随波逐流,所作所为一如往日。

当时,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特别敬重韦叡,同宴御筵,也谦逊恭让。

韦叡一向具有旷世之度,他作官以爱惠为本,所居职位必有政绩。他爱惜士兵,“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南史·韦叡列传》)。他平时只穿儒者衣服,临阵交锋,常常是缓服乘车,手持竹如意指挥进上,为梁朝最著名的将领,无人能及。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十分感激韦叡,请曹景宗和韦叡会面,设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二人相赌,以报二人之恩。曹景宗掷得雉,韦叡掷得卢,他赶紧取一子反之,说:“异事”,于是作塞。战后,曹景宗与诸将争先告捷,只有韦睿独居后,他平时行事多是如此,世人尤以此贤之。

普通元年(520年)夏,韦叡迁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因病未拜。八月二十三日(520年9月20日),韦叡于家中去世,遗言要薄葬。武帝闻后,哭得十分伤心,赐钱十万,布二百匹,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取给于官,遣中书舍人监护。赠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严”。

薛安都

薛安都(410年~468年),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世代为地方豪强,薛姓仅在汾阴就有三千家。年少就以勇猛闻名,身长七尺八寸,弓马娴熟。受北魏朝廷命令,助秦州刺史北贺汨击灭反叛的胡人白龙子,受封雍、秦二州都统。

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进攻柔然,薛安都与族人薛永宗乘机起兵叛变,薛永宗扎营在汾曲,薛安都袭取弘农。拓跋焘亲自率军击灭薛永宗,灭其族,薛安都知道众寡不敌,率众投奔刘宋。

入宋后,薛安都向宋文帝刘义隆请缨,转战河陕一带,取弘农,不胜而还。公元450年,宋军分东西两路北伐,薛安都任扬武将军,在西路任前锋,随柳元景进军关、陕。薛安都连破卢氏、弘农,在弘农等柳元景的后续部队抵达后,立即率众急趋陕城。魏军凭险固守,宋军屡攻不下。魏洛州刺吏张是连提率军2万来救陕城,薛安都等与之战于城南。魏军突骑冲击,宋军难于抵挡。薛安都脱盔解甲,战马去鞍,只穿绛袖两裆衫,跃马横矛,单骑突阵。张是连提令军卒放箭,薛安都持矛四面旋舞,箭都被挡回,反而伤了不少魏兵。宋军乘势反击,将魏军击退。次日,两军再战,薛安都对奋武将军鲁方平说:“强敌在前,坚城在后。不拼命怕不行了。我与君相约一起出战。君不进,我斩君;我不进,君斩我!”于是薛安都居左,鲁方平居右,突击魏军,恰逢援军又到,宋军士气大振,薛安都挥矛冲阵,杀伤甚众,矛折断后换矛再冲,魏军大溃,张是连提被斩,宋军攻克了陕城。

公元452年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刺杀。宋文帝刘义隆乘机北伐。薛安都随柳元景进据洪关。后来进攻碻磝的宋军败退,薛安都又随随元景撤退。然后又征讨西阳五水蛮人。

公元453年,宋太子刘劭刺杀了宋文帝刘义隆,薛安都率军与柳元景随刘骏讨伐刘劭。五月四日,他率所部骑兵为前锋,直杀入刘劭的殿庭。刘劭党羽尚有数百人,见状一下子奔散。

薛安都的从弟薛道生犯了罪,被秣陵县令庾淑之处以鞭刑。薛安都大怒,骑马率数十人,都执着槊,准备去杀淑之,被柳元景劝阻。454年二月,刘义宣、鲁爽、臧质起兵反叛,薛安都和沈庆之奉命率兵进攻鲁爽,两军相遇于小岘,薛安都远远望见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斩下鲁爽之首。鲁爽是将门之子,当时的猛将,人称“万人敌”。薛安都单骑斩之而返,当时人都说关羽斩颜良也不过如此。接着他又率兵协助王玄谟击败叛军。

公元465年九月,宋前废帝刘子业以薛安都为徐州刺史,镇守彭城。十二月,刘子业被杀,刘彧即位,即宋明帝。天下州郡不服,拥立晋安王刘子勋,纷纷起兵对抗刘彧,薛安都也起兵响应。次年,沈攸之攻杀刘子勋,各州郡又纷纷归顺刘彧。薛安都上表谢罪,可是刘彧仍派沈攸之等率军进逼彭城。薛安都畏惧,不得已投奔北魏,受到隆重接待,被封为镇南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北魏军马上南下,大败宋军,占据徐、兖、青、冀四州。

薛安都归北魏后颇受礼遇,获赐极其豪华的宅第,子侄和部下也多获封赏,但是他渐生悔意,郁闷成疾,不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