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11247900000025

第25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1)

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出生在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南梁战将。虽然也是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帅,不过至死也没有改变南北朝对峙的格局。但是,他的存在对于南朝来说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使得南朝在与北朝的对抗中一度处于上风,萧梁政权也因此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稳定时期。

武帝书僮陈庆之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跟随梁武帝萧衍,从身份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书僮一类。萧衍喜欢下棋,每次下总是不忍释手,而且通宵达旦地不睡觉,几近痴迷。其它的侍从或者陪练什么的早就耐不住睡了,只有陈庆之一招呼就来,从而使得萧衍免去了一个人打谱的无聊,于是萧衍对他的这位少年侍从也就格外赏识。(南朝的将军有开府的权利,府中所养的小童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门客,培养了等其长大后作为自己的幕僚,陈庆之和萧衍应该就是这种关系)

公元502年,萧衍定都建康,任命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为主书,主书的职责主要是掌管一些文书,而依照陈庆之当时的身份,这个职务所作的应该是作为萧衍身边的近臣执行传达赦命一类的任务。陈庆之在任上尽量将所得的俸禄资财全分给一些将士,始终等待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但他毕竟是个出身于寒门的庶族,这在用人只注重门阀豪族的南北朝,要出头是很困难的。尽管萧衍在用人方面讲究唯才是举,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潮流和风气以及贵族门阀的阻扰,这一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贯彻,而因此陈庆之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二十三年!

萧梁普通六年,也就是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请求归降,于是萧衍便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和胡龙牙、成景俊率领一部分军队去接应元法僧。这次可以称得上陈庆之生平第一次领军,作为这位名将的初阵,41岁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次任务倒是相当轻松,或许梁武帝想通过一个轻松的差事让陈庆之上手。

初战告捷令人感到稍许欣慰的是,这位后期对佛学痴迷得一塌糊涂的"痴人皇帝"能在那时发现陈庆之的领军天赋,并且在南北朝这种门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年代破格启用陈庆之这种出身于寒门的庶人,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或许正如毛泽东在二十五史批注中所说的那样,早期的梁武帝的确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不过后期的他却有点"运去英雄不自由"罢了。

在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接应寝返任务后,陈庆之又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领大约两千人护送豫章王萧综进入已经接收了的徐州进行驻守。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萧梁未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这块地盘,运气不可谓不好。不过北魏方面却不会就此而善罢甘休。他们马上派出了以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两位皇室宗亲为首的将近两万军队在陟一带驻扎,来阻止前来接收徐州的梁军。

头一次出战就是在绝对的劣势下进行的,两千对两万,如果是常人的话或许根本就应该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不过对于陈庆之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一生中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中的一次练兵罢了。安丰王元延明为了阻止梁军继续前进,派遣部将丘大千(这个人像当有趣,他和陈庆之似乎很有缘分,后文还要提到他)筑起营垒,切断梁军前进的路线。可是这个营垒在陈庆之的攻击下很快就覆没了。史书上对这一段记载很简略,只是说陈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从字面上解释也就是,逼近敌人的营垒,只一通战鼓便将敌人完全击溃了。当年曹刿指挥长勺之战,齐人擂了三通鼓,终究还是大败而归。单凭字面意义我们无法领略陈庆之当时的风采,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一下了。不过作为梁军名义上豫章王萧综这个人却很成问题,他的问题在于他老是怀疑自己的是萧宝卷的儿子,如果是别人的儿子也就算了。可问题恰恰在于这个萧宝卷别号东昏侯,是南齐的末代皇帝,萧衍反齐建梁头一个杀的就是这个萧宝卷。而那么现在这个萧综怀疑自己是前朝的皇太子,问题就大得一塌糊涂了。而梁武帝本人在人事任命上也很成问题,他居然派这么一个不牢靠的人去接受军事重镇,是任人唯亲的思想在作怪?可惜的是他把人家当作亲人,人家却未必领他这个情。

这个萧综想来想去觉得不对劲(当然也有可能是北魏方面派了谍报人员不断来策反的结果)看看离北魏军对那么近,反正那边已经有个萧宝寅(萧宝卷的弟弟,也即可能是萧综的叔叔),自己干脆也去投诚算了。他倒也非常想得开,当晚扔下军队自个儿投奔北魏去了。主帅投敌了,军中自然大乱,军士全都溃散而逃。陈庆之不得不连夜斩关整兵退却,才使得一部分军队得以保存。白捡来的徐州自然又落回了北魏的手中。

善克令终

次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让陈庆之假节(就是最高代理的意思),并且负责全部军事行动。北魏的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筑城两座来抵御梁军的攻击。那时所筑的城类似于一种要塞或者说是堡垒,这种堡垒只需少量的土石和木材,建成后不是很大,但是非常牢固,作为防守方的据点用来阻挠进攻一方的前进,就像是通常所说的鹿呰。

陈庆之到达后便展开了进攻,无法想象他展开的攻势有何等猛烈,我们所能得知的是当时作为守备方的豫州刺史李宪根本无法承受陈庆之所部的进攻,最终不得不举白旗投降(早知今日,何必筑城啊),陈庆之随即占领了寿阳城。这一战,梁总共得到了寿春地区大约五十二个城镇,豫州大部分归入南朝的统治区,陈庆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他也因此被赐封为关中侯(爵位较低的一种)。

梁大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7年,粱将曹仲宗攻伐涡阳(今安徽蒙县)。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离开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当时作为曹仲宗副手的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但失利的话,则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而且引用了一通兵法上所谓的以逸待劳的道理,来劝陈庆之不要出击。但陈庆之却不这样认为,他非常自信的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离开我们的距离又比较远,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去攻击他们,等他们尚未和大队人马齐集,我们趁机挫挫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他们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击败。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夜里必定不敢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当时的领军曹仲宗和韦放都不置可否。

于是陈庆之便独自与他当时直属的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连夜一举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当时北魏援军士气大跌,人人震恐,援军部队停滞不前。值此良机,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大部队一起连夜将部队开至涡阳城下,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

这场围攻涡阳的战役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将近大半年),期间大大小小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的士气已经衰竭,而北魏的援军援兵一再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不断威胁着梁军的补给线。曹仲宗和韦放等唯恐腹背受敌,于是就计划撤军。陈庆之得知后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大家当初一同来到这个地方,经历了大约一年时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粮草和金钱。但是大部分军队都没有斗志,都只是在谋划退缩以便求全,这怎么是想要立下功名报效国家,相聚在一起讨伐敌人的表现呢!我曾听说兵法上,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不畏惧死亡,就有获得生存和胜利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然后共同讨伐敌人!如今你们商议班师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等人于是便只能依从陈庆之的计划,由他率领作战。

北魏的援军部队在交战期间用皮绳将横木围成营寨,并在营垒前设下鹿角和拦马桩,依此为样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纸片(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一口气就攻陷了其中的四个,涡阳城的守将王纬为陈庆之的勇毅所折服,请求归降。而剩下的九座城池仍然兵力雄厚,防卫森严。于是陈庆之就将其俘虏的首级列在阵前,擂起战鼓奋力进攻,许是被阵前的首级吓破了胆,或是陈庆之所部攻击太过猛烈,剩下的九座城池中的魏军随即崩溃而至一败涂地。这一仗打下来,车甲狼藉,尸横遍野,根据当时史书的记载“涡水咽流",即淮河的一部分支流为之阻塞。

梁高祖萧衍对陈庆之的这次指挥大加赞赏,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飞乘朔风

这时候,北魏的本土发生了大乱,西有萧宝寅占据长安妄图恢复南齐的霸业,在河北北镇流民葛荣拥师号称百万,而北魏招来的用于镇压叛乱的尔朱荣更是发动了河阴之变,将北魏皇室中屠杀了将近两千人,并且擅自另立新帝,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元氏宗族人人自危,纷纷起兵造反投向南梁。

公元528年,北魏的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自己率领一部分部队来向萧衍投诚,并请求萧衍帮助其成为北魏的皇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认为这是一个向魏土拓境的大好时机,于是便欣然同意了。再一次地,陈庆之以假节的身份、受任为飚勇将军(还是属于二流的杂号将军),送元颢北上洛阳。照理说这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是梁武帝仅仅让陈庆之所部七千人孤军北上,并未在别处派军加以协助,这不由得令人怀疑起梁武帝的真正用意,很有可能梁武帝并不愿花费太多精力浪费在这个北魏的流亡贵族身上,只是想派陈庆之率领少部分军队敷衍一下,不过梁武帝这次的无心之举却在无意中促成了陈庆之个人生平足以不朽的武勋。

元颢于涣水边迫不及待地即位称帝,授予陈庆之使节、任命他为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不过这些都没什么用,因为他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光干皇帝而已。军队从铚县出发,随即就攻克了荥城,进逼睢阳城下。守城的魏将丘大千(呵呵,又见面了,前面输的还不够吗)有着将近七万人马,在上次被陈庆之一举击溃后,他似乎并不领取教训,这一次他仗着十倍于对方的兵力,筑起九座营垒阻挡陈庆之前进的步伐。进攻,不断地进攻,从早上到下午大约四点的时候,陈庆之已经攻陷了三座营垒。服了,真的服了,这或许就是当时丘大千内心的真实写照。丘大千随即率部众向陈庆之投降。北魏的七万军队一日之间就覆没了。

随后不久,北魏的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羽林军即皇室的近卫队将近二万人来阻击陈庆之的部队。他将自己的部队进入考城驻扎。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城的四面为河水包围,城内守备严固。很像三国时的军事重镇合肥。陈庆之命令属下在水面修造浮垒,随后借助浮垒,乘筏顺流而下,一举就攻陷了这个水上城堡,并且还生擒了敌方主将元晖业,这一战获得战车七千八百辆。此后陈庆之继续挥师北上,不屈不挠的指向洛阳,沿路不少城池看见他的旗帜就请求归降。元颢充分认识到了陈庆之的能力,随即晋升陈庆之为卫将军(这是仅次于大将军以下的高级军衔了)、徐州刺史、武都公。与此同时当然,虽然内乱不止,但是负责平乱的尔朱荣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骑兵指挥家,在他的指挥下,北魏的军队先后击败了长安的萧宝寅和各地的反乱将领,而他本人更是以七千精骑大败葛荣,一时也是风光无限。于是,自然而然地北魏的军队开始将眼光集中到这支仅有数千军力,却要执意入洛的部队身上。

这时陈庆之的部队在荣阳受阻。当时荣阳集结了北魏方面的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所率领的羽林军和驻扎军队的混合编队将近七万人。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更令人头疼的是荣阳城异常险固,陈庆之屡次进攻都未能攻陷。而与此同时,奉尔朱荣的命令魏将元天穆率领大军截断了陈庆之的后路,并且派遣他麾下的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胡骑(即散居在关外的少数民族骑兵部队,这种部队以劫掠为生,战斗力极强)五千人,骑兵将领鲁安率领夏州步骑混合军九千余人,来支援杨昱;又让右仆射尔朱世隆(尔朱荣的弟弟)、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领一万骑兵,占据虎牢关使得陈庆之无路可退。

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一前一后对陈庆之形成夹击之势,旗鼓相望,声震百里。当此之时荥阳城还没有攻陷,四面又全是敌人的精卒,换作任何人恐怕都是只有等死的份了,而一直跟随陈庆之出生入死的常胜军们也头一次感到了死亡的逼近,军队上下布满了绝望不安的气氛。陈庆之见到这种情况就向军士们大声说:“我们从出发至今,攻陷城池侵略土地,实在已经不少了;你们一路上所歼灭的敌军中有的是他人的父亲,有的是他人的兄长弟弟,这又是无法计算的。元天穆所集结的部队,都把我们当作仇敌。我们才有七千人,敌人却有将近众三十余万,今日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考虑如何求生了。我想和敌人的骑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决高下,必须等他们还没到来之际,攻克眼前这座城垒,大家不要再犹豫惶恐,那样只能是自取灭亡啊!”于是他亲自擂鼓攻城,一通战鼓下来,士卒奋勇登城,来自东阳的勇士宋景休、和义兴的鱼天愍首先登上城楼,随即攻陷了荣阳城。

不多久外围的北魏援军就集结包围了荣阳城,令人惊讶的是陈庆之并没有选择固守,而是出乎魏军意料地率领三千骑兵背城迎战魏军。当年韩信背水一战,名扬天下,而今天陈庆之以三千对二十万,实在令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一场怎样的旷世对决!伟大的骑兵指挥家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也只是面对一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汉尼拔当时的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还远胜于对方。而陈庆之所在的时代是一个“北人善骑,南人善舟”的时代,北魏的军队是由游牧民族鲜卑族组成的,骑兵的战力自然颇为可观,而南方则利用淮河长江上舟船便利的条件与北军抗衡,而在同样是骑兵也要弱于北方。因此要说到陆地上的正面作战,一向还是都是北魏稳占上风。更何况这一次决战两军在数量上有着十倍的差距。

但是经过陈庆之的全新解释,“南人不善骑”的讥言成为了一个过去式,这场野战使得北魏的骑兵神话一下子破灭了。是役,陈庆之以三千骑兵大破元天穆麾下将近十五万军队,此外加上将近三万人的骑兵队,骑兵将领鲁安在战阵上就乞求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仅以单骑逃生。战役结束,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此后陈庆之继续进赴虎牢,尔朱世隆这位后世造成了北魏分离的豪族在听到陈庆之来了,吓得根本不敢与之交战就弃关逃走了。

洛阳之行

北魏皇帝元子攸惧怕陈庆之的到来,弃洛阳奔并州。留下的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领文武百官百僚,封了府库,奉迎元颢入洛阳宫,并且改元大赦。至此,陈庆之的入洛之行算是大功告成。而这离上一次桓温入洛已经相隔近两百年了。元颢知恩图报,弄了一打高官爵位授予陈庆之,其中包括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文武两道都有了,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并且增邑万户,可惜也不知这个邑是在哪里。

不过北魏有不少军队方面却根本不承认这个政权,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败军之将,苦头还没吃够啊)、王老生、李叔仁又率领将近四万人,攻陷了大梁城,并且王老生和元天穆各领兵二万,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占据了虎牢关。并且让刁宣、刁双两人率领部队进入入梁、宋一带作战。陈庆之得知后马上从洛阳出击,几乎没费多大劲,战斗几乎是摧枯拉朽一般,大多数敌将还没怎么交战就迫于陈庆之的威名都投降了。

元天穆则又一次很没面子的只剩下十余骑向北渡河逃走。或许梁武帝也没想到陈庆之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于是再次亲自手书诏书对其进行了嘉赏。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陈庆之和他的部下全都身披白袍,因为一路上所向披靡,于是洛阳便有童谣说:“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意思是不管你是怎样的名将都没法出手,不管你手下有多少军队也不得不避开这支身披白袍的部队。

的确,就像《梁史》上记载的那样,从铚县出发到达洛阳,十四个月那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战,奇迹般的全部获得胜利,并且在三日内陷落要塞虎牢关,进入洛阳,他那只仅仅七千人的“白袍队”几乎还没有损伤,这是自东晋以来任何发动北伐的人都无法创造的伟业!《梁史》的作者给于他的评价是“所向无前”四个字。而毛主席在批阅二十五史时,看到这一段,写下这么一行字“读来令人神往”,可见评价之高。

因为魏主元子攸只是一个人逃走,宫内的侍卫和嫔妃都没有带走,和平常一样。已然身登九五的元颢,未免得意忘形,于是成天荒于酒色,每天大宴作乐,不理朝政。并且暗地里和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又是他们两个)商量,准备背叛对于梁武帝的允诺,原先答应的宾贡之礼一概不予以执行;但同时又考虑到局势还不稳定,还要借助陈庆之的军力,于是表面上符合陈庆之而内怀异心,言语之间颇多尖刻。

陈庆之见元颢这番表现,他也心知肚明,暗自策划该如何应付。于是他对元颢说:“如今我们远道而来,没有平定的地方还很多,如果被人家知道我们的虚实,就很麻烦了,居安思危,我们应该早作打算。最好尽早禀告武帝,另外派遣精兵前来协助我们;并且通告各州,如果有南人经过当地,须加以护送。”元颢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想按照陈庆之的话去做欲从之,元延明却对他说:“陈庆之兵不过数千人,已经所向无前,难以节制了;如今还要增加他的部队,他怎么还能再为我们所用呢?到时候大权在他手中,我们都要听他的,北魏的宗社,要在你手里毁咯!”元颢因此开始怀疑猜忌陈庆之,渐渐疏远他。因为考虑到陈庆之会密奏武帝,就抢先上表梁武帝说道:“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只有尔朱荣还在跋扈,我和庆之自己能够应付将他拿下。如今州郡刚刚纳入领下,正须要安抚,不宜再增加士兵,以免惊动百姓。”于是梁武帝就命令本来准备驰援的各路军队都停在边界地区。

这时候在洛阳城中南梁的军队加上原先收编的宫内的近卫军不足一万人,而此时北魏的尔朱荣已经在洛阳周围集结了超过三十万大军。陈庆之的副手马佛念私下对陈庆之说:“将军立下高过魏主和梁帝的大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可见将军已经遭到了猜忌怀疑,这是何等危险的事啊!况且废立昏军另立明君,或帮助君主解决困苦疑难的,很少有的到善终的。如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不如杀了元颢占据洛阳,这可是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这番话很像当年彭通游说韩信自立为王,那样颇具诱惑力。我们不知道当时的陈庆之听了这番话后是否动过心,不过史书上记载陈庆之是个“个性祗慎”的人,也就是他的性格偏于内向温和,说白了就是个野心与才能不成比例的家伙,自然而然马佛念的这番好意只能被陈庆之“心领”了。因为元颢先前曾任命陈庆之为徐州刺史,陈庆之经过考虑为了避开元颢的牵制及加害,就坚持请求要前往徐州赴任。元颢听到陈庆之坚决要走,心里也着实没底,就是拖着不给陈庆之办手续放人。并且对陈庆之说:“当初主上(即梁武帝)把洛阳的防卫重任全权委托给你,你却突然说要离开前往徐州,有人说你不会是急于贪图富贵,而不为国家考虑,主上的敕明海在我手里,你这样做恐怕将来会受到主上的责难啊!”因为元颢的话说得很绝,陈庆之也就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了。

这时北魏的最终统帅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荣长史高欢(也就是后来东魏的大将军)率领鲜卑族、芮芮族,号称百万之众。挟持了躲在并州的原魏主元子攸前来攻打洛阳的元颢。元颢占据洛阳将近六十五天,原先所攻陷的城池,听说尔朱荣亲自来攻,一时之间纷纷反叛。

陈庆之为了减轻洛阳方面的压力,主动渡过黄河去守要塞北中郎城,尔朱荣兵临城下,双方展开激战。史书上对这次交战记得极为简略,只说“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我原先以为,三天里面有一仗陈庆之被打得死伤惨重。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不对,因为史书后面一句是“荣将退”,弄了半天敢情还是尔朱荣要主动退兵,那么死伤惨重的竟然应该是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尔朱荣。推敲下来,重新翻译了一下才发现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三天里,陈庆之和尔朱荣打了十一仗,尔朱荣的军队死伤惨重”。七千对三十万,居然还是三十万的一方死伤惨重,并且要主动退军,真不知这仗是怎么打的!

这时有个叫刘助的人,善观天文,劝尔朱荣不要退兵,他说:“我看天象,不出十天,河南就能平定了。”这当然是瞎掰了,估计这个刘助也是尔朱荣招来徕作宣传工作的,古人都比较迷信,相信这种畿言,其用途当然是为了挽回败给陈庆之的不良影响。尔朱荣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陈庆之这里吃了大亏,他马上改变策略,不再与陈庆之作正面接触。他制作了许多木筏,渡过黄河,直接抄袭元颢的本阵。这元颢沉迷于酒色惯了,哪是尔朱荣大军的对手,一战即溃,他自己也在逃往临颍的路上被抓获,而洛阳随后就失陷了。尔朱荣这一招和俄奥突袭巴黎逼迫拿破仑退位一样,都是避实击虚的优秀战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洛阳回不去了,沿路的城池又大多反叛,陈庆之带着他剩下的部队,不得不选择退回南梁的本土。尔朱荣当然不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亲自率领大军追击陈庆之。就在陈庆之渡河的时候,山洪暴发,陈庆之那身经百战的军队一下子死散无数。能够傲视百万雄师的部队,在大自然的威力前还是显得那样的渺小。陈庆之因为亲自负责殿后,没有被洪水冲走,但后面尔朱荣紧逼而来,是在已经无路可退了。幸运的是陈庆之在当地僧人的帮助下剃度装扮成僧人,抄近道到达豫州,豫州人程道雍对于南梁的军队还是相当的报有好感,毕竟都是汉人,在他的帮助下陈庆之被暗地里送出汝阴回到了建康。

回到建康后,后悔没有派军支援陈庆之的梁武帝,对于陈庆之全军覆没这一境况并未给与责难(后悔的应该是梁武帝啊),并且仍然加封其为右卫将军(至此陈庆之终于跨入南梁一级武将的行列),并赐爵永兴县侯,享有一千五百户的封邑。

不多久后,陈庆之更被委以都督之职,负责沿淮河一带的防务工作、并接任北兖州刺史,这意味着陈庆之成为了萧梁北方军事的最高负责人。而他的神话也还在继续着……

“建康之花”

这时正好有一个法号僧强的和尚自称为皇帝,当地的土豪蔡伯龙起兵响应他。这个僧强据说很懂得一些幻术,而且口才甚好,很会“妖言惑众”,他们募集了将近三万人(民众的愚昧并不以时代未阻隔),居然攻陷了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逃走,钟离太守单希宝被他们杀害,梁武帝就命令陈庆之去讨伐他们。因为这起叛乱影响颇大,所以梁武帝亲临白下城,为陈庆之饯行,并对他说:“江、淮一代闹事的贼兵十分厉害,他们的锋芒令人难以阻挡,你要运用计谋去战胜他们,不要轻易决战。”陈庆之领命出发。当然了,梁武帝的这番话也不无道理,毕竟萧衍年轻时也是个出色的将领,但陈庆之是谁啊,他简直就是靠决战吃饭成名的,对付三万麻木的民众还要用计的话,北魏那边的尔朱荣知道了要吐血的。也就是短短数天,蔡伯龙、僧强的首级就被送到了建康。

梁大通二年,即公元530年,陈庆之被任命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的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这简直包括了梁朝边境线上所有的军事职衔了。陈庆之刚刚接手到重镇义阳镇赴任,就率兵包围了悬瓠。在溱水一带大败北魏的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史云宝,又在楚城击败了前来增援的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

这几仗下来,打得北魏元气大伤。随后几年一点动静都不敢有。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了水运补给,在周围的郡县实行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开田六千余顷。使得两年以后,各州的粮食储备都大大充实了。

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北魏派遣大将侯景率领七万人进犯楚州,楚州刺史桓和被杀害,侯景继续进军淮上,并且写了封信劝陈庆之投降。这时陈庆之手下不足一万人,梁武帝怕陈庆之不敌,就命令湘潭侯、右卫将军夏侯夔等去支援陈庆之。很显然,梁武帝和侯景又一次都低估了陈庆之。援军刚刚开到黎浆县,陈庆之已经把侯景打得大败。那时正值冬天,侯景原本准备长期作战还带了许多辎重,结果一败涂地,什么都没拿,孤身一人逃回北魏。陈庆之自然把那些战利品全都收下。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赈给灾民,使得大部分灾民都有的吃。豫州的百姓以李升为首等八百多人上表朝廷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也特别批准了。

梁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他被追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并给与鼓吹一部(九锡的一种)。谥号武侯,这对于他而言的确是当之无愧的称号。

千载余音

陈庆之的后半生极富传奇色彩,虽然从战略的角度讲,他的存在并未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但是和他同时代的将领,在军事上几乎很难达到他这样的成就。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奇谋诡计的踪影,也没有兵法奥义的体现;他更不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史书上说他是“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箭术不好,没有臂力。而这样的人,却率领着一支"所向无前"的白袍战队横扫了整个河洛大地,这不由得触动了我们的好奇心。

陈庆之之所以能创造出“入洛”的奇迹有以下一些原因组成:史书上评价他“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也就是说陈庆之和部下的关系相当好,善于安抚他们,使得每个战士都愿意为他以死效命。其次,陈庆之“入洛”的时候正赶上北魏大乱,各地发生的叛乱不下数十起。在清河郡(今山东淄博)有相当活跃的起义军;清河郡东有个叫房项的自称为大都督;而同样在山东还有个叫刘钧的人自称大行台;有趣的是河南有个叫赵显德的农民也自称都督。国内的混乱局面使得,北魏本土内大部分驻防军队惶恐不安,战斗力降至最低点,士气低落,大部分军队稍微受到陈庆之的猛攻就降的降,散的散了。其三,就是陈庆之在指挥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控制能力,他的存在使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他在各次战斗中能够将部队的损伤减到最低程度。

陈庆之并不是个幸运的人,出生于寒门的他,展现才能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晚期的梁武帝已经完全丧失了北上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了。

在《亚细亚大事典》上有这么一段话:“梁时代的政治中由寒门到达显贵的人并不多,然而陈庆之确是这些极少数人中的一个……”。陈庆之以自己不屈的毅力和不凡的才能缔造了一个不是神话的神话。

檀道济

檀道济(?~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南北朝时期宋朝著名将领。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143年)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北伐后秦

檀道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自幼父母双亡,檀道济便侍奉哥哥和姐姐,为此受到人们称道。元兴三年(404年),檀道济便随两个兄长投奔了刘裕,随其讨桓玄入建康(参见刘裕击桓玄之战)。檀道济参刘裕建武军事,转征西。讨平鲁山,俘桓振,任辅国参军、南阳太守,后又封吴兴县五等侯。

义熙六年(410年)八月,檀道济升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率军镇压卢循起义,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此后,檀道济不断迁升,先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因前后战功被封为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又为临淮太守,梁国内史,冠军将军等职。

义熙十一年(415年),檀道济还参加了平定荆州(治江陵,今属湖北)刺史司马休之的作战。

当时羌族贵族姚苌建立起来的后秦,历来威胁东晋。刘裕在攻灭南燕和益州割据势力后,谋伐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正月,后秦国王姚兴派兵攻东晋雍州(治今湖北襄阳),被雍州刺史赵伦之击败。为晋提供了北伐的借口。二月,后秦国主姚兴病死,太子姚泓即位,兄弟争位相杀,关中骚乱。四月,西秦主乞伏炽磐侵犯秦边。六月,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北)匈奴部落聚众叛乱。同时,夏国赫连勃勃乘机起兵扰秦边境。后秦因此内外交困,国力大减。

八月,刘裕乘机兴师伐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以其长子刘义符和亲信刘穆之等留守建康(今南京),亲率大军,兵分五路征讨后秦。檀道济和龙骧将军王镇恶率步兵为前锋,自淮、肥一带向许昌、洛阳(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东北)方向进攻;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趋石门(今河南荥阳北),自汴水入河水(今黄河);直指洛阳;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部由襄阳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策应洛前锋主力,从南面进攻洛阳;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部由襄阳趋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南),牵制关中的后秦军;冀州刺史王仲德统领前锋诸军,经泗水开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入河水(今黄河)。

九月,檀道济和王镇恶进入后秦境,连战告捷。秦将王苟生献漆丘(今河南商丘东北)降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今河南沈立)降檀道济。其它要点屯守兵力,亦望风降附。檀道济又破新蔡(今属河南),执杀太守董遵,进克中原重镇许昌,擒获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

十月,檀道济与王镇恶会师成皋(今荥阳西北)。后秦阳城、荥阳(今荥阳东北)二城皆降。镇守洛阳的后秦征南将军姚洸求救于长安。后秦主姚泓派越骑校尉阎生率骑兵3000人,武卫将军姚益男率步兵1万前往助守。同时遣并州牧姚懿自蒲坂(今山西水济西南)进屯陕津(即茅津,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黄河上)为后援。不久,成皋、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守军相继降晋。檀道济与王镇恶、沈林子等长驱而进。石无讳退还洛阳,赵玄战死。檀道济进逼洛阳,姚洸出降,俘秦军4000余人。有人提议将俘虏杀死以为“京观”,檀道济不同意,说:“伐罪吊民,正在今日”(《宋书·檀道济列传》),将其全部释放。于是羌人感悦,归者甚众。檀道济的此举,为刘裕进关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秦援军阎生、姚益男等得知洛阳失陷,不敢往援,晋军占领洛阳。

守卫京城

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刘裕留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亲率水军自彭城西进。刘裕原令前锋诸军到达洛阳后,等待后续大军会合再前进;但王镇恶见后秦内乱,潼关空虚,便机断而行,于二月乘胜进击渑池(今河南洛宁西),遣毛德祖攻蠡吾城(今河南洛宁西北)、引兵疾趋潼关。檀道济和沈林子则从陕县(今属河南)以北渡黄河,攻拔襄邑堡(今山西平陵境),再攻秦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不克,转攻匈奴堡(今山西临汾一带),为姚成都所败。蒲阪城坚兵多,一时难下。沈林子便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不可猝拔,攻之伤众,守之引日。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不如与镇恶合势并力,以争潼关。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溃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檀道济遂挥师南下,与王镇恶会师,并力攻打潼关。

三月,檀道济和沈林子夺取潼关,乘胜追击。秦鲁公姚绍引兵出战,檀道济和沈林子督军奋战,大败之,斩获以千数。姚绍退屯定城(今潼关西),据险拒守。后秦军先后两次派兵断晋军粮道,封锁水路,均被沈林子部所败。

四月,姚绍再一次遣长史姚洽、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2000进趋黄河以北九原(今山西新绛北),设立河防,以断绝檀道济和王镇恶的粮援,但被沈林子击破,将士被杀殆尽。姚绍闻姚洽败死,发病身亡。东平公姚瓒代姚绍行使兵权,引兵攻袭沈林子,被沈林子击败。刘裕抵达洛阳。

八月,王镇恶引水军自黄河进入渭水,直逼长安。二十三日,王镇恶军到达渭桥,弃舟上岸,攻姚丕,大破之。姚泓与姚瓒引兵来救,遇姚丕部败退,自相践踏,不战而溃。姚泓单骑还宫,王镇恶自平朔门(长安北门)攻入长安,姚泓出降,后秦灭亡。

长安(今陕西西安)平定后,檀道济被任命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后又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以檀道济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守卫京城。又以佐命之功,改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

永初三年(422年)三月,又奉命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监淮南诸军。五月,刘裕病死,年仅17岁的少帝刘义符即位。檀道济与徐羡之、傅亮、谢晦四人同为顾命大臣。

九月,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乘刘裕病卒之机,命司空、晋兵大将军奚斤督宋兵将军周几、吴兵将军公孙表率兵攻宋(参见北魏攻宋河南之战)。至十二月,宋黄河防线崩溃,泰山、高平、金乡等郡(均在今山东境)均为魏军所得。叔孙建部东入青州(治陈阳城,今山东青州),宋青州刺史竺夔遣使告急。宋廷加檀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同往救。

景平元年(423年)三月,檀道济至彭城(今江苏徐州),时司、青二州皆告急,而檀道济所部兵少,不足分救,由于青州道近,且竺夔兵弱,遂与王仲德兼行先救。四月,魏军东阳城,久攻不下。时天气炎热,魏军多患疾疫,又闻檀道济等将至,叔孙建等遂烧营及器械退往滑台。檀道济至东阳,因粮尽不能追。

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接着应立的是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由于徐羡之等人与刘义真有旧怨,便于元嘉元年(424年)正月要废掉庐陵王刘义真。因檀道济威名素著,宫省所服,且手握重兵,便于四月召檀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檀道济至建康,徐羡之等将此事告诉檀道济。檀道济不同意这样做,屡次建议不可如此,但并未采纳。徐羡之等利用刘义真与少帝原有的嫌隙,列其“潜怀异图”之罪,废为庶人。因恐将来遭到报复,又先后派人将义符兄弟杀死。

随后,徐羡之等暗中策划想废除少帝刘义符,在事发当晚,檀道济到领军府和谢晦过夜。谢晦因心情紧张,整夜未眠,而道济倒下便睡,谢晦因此对他十分佩服。

迁江州刺史

少帝被废后,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刘义隆八月至建康,即帝位,史称宋文帝。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檀道济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时谢晦已出任荆州刺史,拥有重兵。刘义隆虽不能容忍权臣杀主行为,但仍不露声色,只在暗中积蓄力量。到元嘉三年(424年)正月,宋文帝见讨伐时机已经成熟,即令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杀少帝和庐陵王的罪行,捕杀徐羡之、傅亮及谢晦之子谢世休、弟谢嚼等。

宋文帝知道,檀道济是目前仅存的北府兵名将,要想打败谢晦,则非他不可。但此举却遭到王华等大臣的反对,宋文帝说:“道济止于胁从,本非创谋。杀害之事,又所不关。吾抚而使之,必将无虑”(《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

不久,檀道济至建康。第二天宋文帝杀徐羡之和傅亮。同日,宋文帝问策于檀道济,檀道济说:“臣昔与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以讨之,可未陈而擒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

闰正月初六,宋文帝率大军亲征,命到彦之、檀道济先后出发,率舟师溯长江西上;雍州刺史刘粹率领龙骧将军沈敞之、南阳太守沈道兴等自陆路西进。谢晦得知宋文帝率军亲征,遂命其弟谢遁带领1万士卒留守江陵,自率舟师2万人,令长史庾登之总参军事,自江陵出发抗击宋廷军。谢晦还上表宋文帝盛赞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并以诛侍中王县首、王华和司空王弘为名,举兵以清君侧。

二月,谢晦到达江口(今湖南岳阳北,洞庭湖入长江处)。庾登之进据巴陵(今岳阳),得悉到彦之部已抵达彭城洲(即彭城矶,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畏而不敢进。适逢连日大雨,庾登之不发一令,每天只呆在船中。谢晦促其进兵,登之以水战不如天晴时火攻有利为借口,尽量拖延战期。时过半月,天已放晴,庾登之不得已派出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宋军将领萧欣怯懦无能,弃洲而逃。宋廷军众部将主张退屯夏口(今武汉市武昌),等待后继大军。到彦之担心遭至谴责,仍坚持屯守隐圻(在彭城洲东北),并派人敦促檀道济部前来会师。不久,檀道济率领后续部众抵达,宋廷军士气又振作起来。

谢晦获悉孔延秀首战告捷,随即再向宋文帝上表,先夸耀其旗开得胜,继而提出若干条件,说若能照准,便勒众旋师。表文刚送走,即闻檀道济已和到彦之会师,将渡江前来,惶恐不知所措,原以为檀道济是同谋,必难单独赦免,而今不仅被赦无罪,还统军前来,又素知檀道济善于领兵打仗,因而越觉害怕。谢晦出外远眺,见迎面战舰不多,心中又轻视起来,但也没有马上进击。至夜,东风大起,檀道济部所有大小船只扬起风帆,汇集一起,首尾相接,不计其数。

二月十九日,檀道济等进至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列舰进击,谢晦军大乱,四处奔散。谢晦乘夜逃奔江陵。此时,宋雍州刺史刘粹率步骑已进至沙桥(在江陵西),欲袭江陵,被谢晦部将周超率兵击退。周超见谢晦全军溃败,当夜,弃军驾小舟投降到彦之。谢晦见部众散尽,城已难守,只得带领弟、侄等七骑出城北逃。至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被擒,后斩于建康。

五月,檀道济被调离京口,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增封千户。由此也可看出朝廷对他的疑忌。

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后,即谋划收复北魏于宋永初三年(422年)夺去的河南诸军事重镇。遂于宋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乘北魏刚与北方柔然交战、黄河以南屯兵减少之机,以右将军到彦之领兵5万,统率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的舟师入黄河;又使骁骑将军段宏率精骑8000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

十一月,宋文帝为增加攻魏兵力,加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上。到彦之在滑台附近,得悉洛阳、虎牢等城失守,诸军相继奔散,吓得即欲焚舟南逃。王仲德认为,北魏军离此尚有千里之远,滑台驻有强兵,不应舍舟而去。到彦之遂引兵自清水入济水,至历城(今济南),仍恐被魏军追及,下令焚舟弃甲,步趋彭城(今江苏徐州)。

元嘉八年(431年)正月,檀道济等自清水往救滑台,至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勇冲击,大破魏军。转战至高梁亭(今东平县境),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二月,檀道济等进至济上,20余日间与魏军交战30次,多获胜利。至历城,魏将叔孙建一面督军正面迎击,一面纵轻骑绕出其后,焚烧粮草,致使宋军乏食,不能再进。安颉、司马楚之等得专力攻滑台,魏太武帝拓跋焘复使楚兵将军王慧龙往助。宋守将朱惰之坚守数月,粮尽,滑台被魏军攻破,惰之及东郡太守申谟被擒。

檀道济军粮尽,只得自历城南还。宋军降魏之人皆以实情告之,魏军获悉,随即追击。此时宋军恐惧,即将溃败。檀道济为迷惑魏军,令士卒于夜间“唱筹量沙”,以仅有的少量谷米覆盖沙上。清晨,魏军见之,误以为宋军粮食尚足,将投降全部杀掉。时檀道济兵少,魏军势盛,檀道济又命军士皆披甲,自己着白服乘舆,引兵缓缓出城。魏军恐有伏兵,不敢追逼,檀道济全军得以安返。此战,檀道济虽没有攻下河南,但在魏军的围困下,全军而还,威名大振。魏非常怕他,画下他的像用来驱鬼。

枉杀檀江州

元嘉九年(432年)三月,檀道济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

檀道济在前朝既已立下功勋,威名甚重,左右的心腹也都身经百战,而他的儿子又都很有才气。所以朝廷对他有疑惧之心。时有人指点着他说:“安知非司马仲达也”(《南史·檀道济列传》)。

宋文帝身体一向不好,卧病在床多年,多次几欲死去,领军刘湛把握朝政。刘湛担心檀道济和他不和,加上彭城王刘义康也担心文帝死后,檀道济无人可管。元嘉十三年(436年)二月,文帝病危,正值魏军南伐,刘义康便叫文帝说召檀道济进朝。其夫人向氏对他说:“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南史·檀道济列传》)。等他入朝,皇帝已对他疏远了。不久,要将檀道济派回,檀道济已到河岸,船还未发,便听到一种类似鹪鸟悲鸣之声。正值文帝病情恶化,刘义康假作诏书召入祖道,撤其官职。

三月己未(即436年4月9日),下诏书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招诱剽猾,逋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迹。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余无所问”(《宋书·檀道济列传》)。

同日,檀道济被杀。与其一起遇难的还有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混、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中檀尊等八人,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将其子檀夷、檀邕、檀演和檀道济的心腹,司空参军薛肜、高进之,二人作战勇猛,时人将其比做张飞、关羽。只有檀邕之子因年幼才被赦免。

檀道济被收捕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片刻间便饮光一斛酒,脱帻投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宋书·檀道济列传》)!意思是说你这是在自己毁坏长城啊!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南史·檀道济列传》)。檀道济死的那一天,京城地震,还生长出许多白毛。

魏人闻檀道济死,都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南史·檀道济列传》)。从此连年伐宋,大有饮马长江之志。文帝自毁万里长城,只时国难思良将,问殷景仁:“谁可继道济?”殷景仁回答:“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文帝:“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南史·檀道济列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的大军打到江北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宋文帝在建康的石头城上了望远处,很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胡骑横行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