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户外生存手册
11242400000291

第291章 出血热

在野外活动,要预防的是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有以下特点:一是发热,二是出血及发疹,三是低血压休克。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所致,死亡率相当高。研究证实,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罪魁祸首是鼠类,尤以出没于山野丛林的野鼠为多,故该病的流行区多在与山丘、田野相邻的地区。流行季节从每年的五、六月份或十、十一月提前到春季或初秋,因而对春游踏青的人们构成威胁。

人体是如何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呢?据专家调查,大多是在野外活动时,因接触了野鼠排泄的粪便污染物而感染上病毒。尤其令人害怕的是,人体吸入了混有病毒的空气,也有可能会患病,尽管这种途径的患病概率比较低。

小提示 出血热的预防

在野外活动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戴手套,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千万不可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或睡觉;也不要在草坪上晾衣服、毛巾或手绢;回营时,一定要先清扫掉衣服上的尘土再进屋,然后洗澡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