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户外生存手册
11242400000207

第207章 野生动物的寻找

1.掌握规律:多数哺乳动物在早晚活动,白天只有猛兽烈禽奔走,大型草食性动物整天觅食,小型动物频繁进食、活动,人们可以设置陷阱捕捉猎物。

2.留心踪迹:清晨,要留心观察地面上的动物踪迹。如果露水或蜘蛛网被碰掉或破坏,说明动物离去的时间在几小时之内;有些动物(比如兔子)活动半径不大,如果发现足迹,表明它们就在附近;有些动物会在灌木丛中打开通道,通道大小表明它的体型大小。

3.观察食痕:例如,鹿类动物在夏季啃过的树皮成长条形,在冬季啃过的树皮有垂直牙痕或疤痕;兔类动物啃过的树皮,其边痕较为光滑;羊类啃食树皮,留下歪斜的牙痕;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多位于树茎底部;如果发现地面上有散落的树木屑,树上可能有松鼠穴,但同时又发现有坚果或松子散落树下,表明可能是鸟类干的;在地面上一堆空果壳附近,可能有啮齿类动物的地洞。

4.辨别排泄物:哺乳类动物的粪便有强烈遗臭;植食类动物(牛、鹿、兔)粪便略圆如马粪状,此类鸟粪体积较小,新鲜鸟粪为液态;肉食类动物(猎、狐狸)粪便为长条形,此类鸟粪为丸状,会有未完全消化的小动物残渣;松散的鸟粪表明在一定范围有水源;地面上鸟粪富集,表明周围会有鸟巢。

5.留意土堆:野兔会翻拱大块地面;较大动物经过,估计会有明显潮湿碎土,松鼠掏挖植物根茎会留下地表小面积扒痕等。

小提示 捕食动物注意什么

在野外,不要食用显示出病态的哺乳动物,不要食用动物肝脏等。对于任何动物,最好丢弃所有的表皮和内脏,哪怕是你熟悉的鸡鸭鱼猪等,因为不少动物的部分内脏都带有细菌和毒素,生病的动物往往也是内脏发生病变,另外表皮比较脏,难以清理,所以在野外,就不要想着像烧烤店那样,什么鸡心,鸭胗,羊腰子就统统不要想了。

除外,还要分清不同年龄动物的肉质。一般来说,动物越幼小,瘦肉越多,肉质越嫩;越老,脂肪越多,肉质粗糙;成年雌性动物的肉质最好,味道鲜美、肉多骨少。

在保存动物肉时,可以用盐渍,也可以切成肉片,挂在阳光下风干或是在火上熏烤熟。食用时,最好用火做熟,不到迫不得已不要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