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户外生存手册
11242400000161

第161章 高山地区的气候

跟平地相比,高山上的拟具要显得极端的不稳定,变化急剧。其主要特点:

一是气温低。从海平面开始,每升高1000米,温度则下降大约6℃。有时,地面气温达到30℃,而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温度只有10℃左右。

二是气压低。高山上的气压跟气温刚好成反比,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米,气压降低10毫巴。地面气压为750毫巴时,4000米高山顶约460毫巴。而低气压的现象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是高山病的表征。

三是多露。由于高山上的气候在一日之间的变化无常,无论是在夏季或冬季,经常雾涌至而将整作山陷入一白茫茫的世界里。将四周的能见度突然间降低,使人易于迷季里遭遇大雾,原已低的温度,再加上雾所带来的潮湿空气,使暴露在外的表皮易干。

四是多风。高山上风多,是因为高山上地形起伏相差悬殊,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热及由于热力分配不平均,所以经常产生空气流动的现象。

小提示 怎样应对高山气候

在高山活动,必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尽量早出早归,或早出发,早宿营,避免下午大风带来冻伤等事故。二是在通过高山地区的河流,必须在当地时间正午前通过,以免下午因冰川融水带来的山洪威胁生命安全。三是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大风低温中活动时,千万注意保护手指、脚趾和鼻子,以免过低的风冷相当温度(体感温度)引起冻伤。四是在高山地区,出汗后排泄的汗液要及时清除,不要保存在人体的皮肤上,否则容易带来冻伤。凡经过长途攀登或在极地野外长途行军后,往往会出汗;因此,在停止活动后,要保持内衣、鞋袜、手套内的干燥和清洁,才能避免冻伤。晚上在帐篷内睡觉前,脱下鞋袜,擦干足,再穿上干燥的鸭绒手套,这是防止脚趾冻伤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五是鞋袜不要太紧,要便于脱落;当你落水冻伤被救时,不至于失掉下肢。六是白天必须戴墨镜,以避免冰雪强烈反射和散射光而引起雪盲。当你的眼有疼痛感觉或流泪时,你已经患上雪盲了。雪盲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