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发现价值
11242300000082

第82章 安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之道

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以1820.81点收官,与2008年1月2日上证综合指数5272.81点相比,足足下跌了3400多点。这说明2008年的股市中,机构投资者都严重亏损,普通投资者几乎悉数被套。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投资者曾经历过2006年、2007年年收益率超过200%的回报,疯涨的股市让众多投资者欣喜若狂。骤然冷却的股市,令投资者们措手不及,从数倍的回报到本金难保,巨大的心理反差让很多投资者难以接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如过山车般的情况呢?实际上,是由于投资者根本没有领会投资的根本原则。投资的根本原则不是盈利,而是保证本金的安全。

保证本金的安全正是股神巴菲特最为推崇的交易定律。巴菲特曾提出投资要遵循的三条原则:第一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二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三条,记住前两条。这条原则已经成为投资界的金科玉律。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总是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急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由此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巴菲特因此躲过了一次灾难。

被称为中国私募教父,“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的创始人赵丹阳先生也是一位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极少数坚持价值投资的人,他是成功躲过股市泡沫破裂所引发的灾难的少数人之一。

在赵丹阳的投资生涯中,他一直坚信坚守自己的价值理念,将“安全”放在第一位。2005年,看到整个市场一口气从1000点上涨到2007年2月份的3000多点,股指泡沫非常严重,股票的市盈率已经很高。坚定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赵丹阳自称自己已经找不到符合自己价值投资理念的股票了,整个资本市场已经不能让他安心投资了。从3000点开始,赵丹阳就开始减仓,直至清仓。后来股指从3000点一口气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000多点,整个市场又翻倍了。面对市场财富增长的诱惑,赵丹阳旗下基金持有人坐不住了,意见开始滋生,越积越深,甚至对赵丹阳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判断能力产生了不信任。在基金持有人的压力下,赵丹阳依然坚持自己的投资信念。当时他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其他基金包括公募和私募,绝大多数看多,甚至预测未来股指可以上涨到8000点,更有人抛出万点论。别的基金的净值不断增长,而自己的却增长的十分可怜,只有区区的百分之十几。其他的都有60%,个别的创造了翻倍的奇迹。

业绩严重落后于同行,落后于股指,市场走势和自己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背离。这种背离幅度非常之大,达到一倍;背离的时间持续很长,达到一年。身受多重压力,赵丹阳不愧为久经沙场的投资高人,他表现出极大的抗压能力,就是不屈服市场,不屈服于基金持有人对高收益的期望,不屈服与基金排名,就是不加仓,不买入。

市场在疯狂,赵丹阳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事实证明,赵丹阳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当疯狂发展成疯癫,当泡沫破裂,市场又回归到理性之后,股指就完全失去了支撑力量,从6000多点一口气下跌到1600多点,众多基金亏损严重。当初认为赵丹阳踏空的人,这时哑口无言了,当初埋怨赵丹阳赚得这么少的投资者,开始面露内疚之意和敬佩、感激之情。

宁肯踏空,选择清盘,不愿意硬着头皮买入,坚持安全第一。这就是赵丹阳的过人之处。

高明的棋师,首先是一个防守专家。在博弈过程中,布防严密,使对方无懈可击。在此基础上,才发起进攻,伺机吃掉对方的棋子,使原本均衡的攻防力量变为悬殊的对比,从而使对手屈服。股票博弈是一种零和游戏,在这种游戏中,所有的活动被分为两种形式:其中一种行动的推进,是以另一种行动的退后为代价的。这样的游戏,决定了参与者非胜即负的结果。当然,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最终是属于胜利的一方,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达到这种的结果,同棋手一样,投资者首要的不是要进攻,而是先要保住自己的实力,先立足存身,然后才能谈得上赚钱。所以,先保本后赚钱,也就是先保证本金的安全再寻求盈利机会,就成了股市博弈的一项重要的入市原则。那么,投资如何遵循这一原则呢?

1.宁可错过也不犯错

股市中,每天都有股票上涨,即使处于跌势中的市场也是如此。有的投资者缺乏克制力,见涨必追,逢跌抄底,轻率地作出投资决策,其结果往往造大部分资金的损失。

股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二八定律”。“二八定律”主要指的是在一轮行情只有20%的个股的涨幅比较大,80%个股将会随大盘起伏。而80%投资者会和这些涨幅巨大的个股失之交臂,仅20%的投资者与能与这种个股有一面之缘,能够真正买到这种个股的投资者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投资过程中,不要总奢望能够买到涨幅非常大的股票,渴望着能够通过该股获得丰厚的回报,甚至一夜暴富。一夜暴富的故事在股市中不是没有,但少之甚少,甚至可是说这种获利并不能长久,设法保住本金的安全,从追求小利做起,天长日久,你或许也能从股市中获得如巴菲特般的财富。

2.多等一两天

股市投资风险极高,投资者只要保住本金才能在股市中生存。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敢于冒险的投资者也可以放手一搏。如果高位追涨,遇到盘中震荡,股价有摇摇欲坠之感。这时,计算一下持仓成本,对比盘中股价,只要还有小小的赚头,就给予我们等待的资本。假如股价继续下跌,接近成本价,则应赶紧平仓出局,不能有丝毫犹豫。

此时如果股价没有跌到成本价,就要屏气凝神,耐心地等待几天,看股价是否还有拔高的可能。因为有些黑马股的操盘机构在拉升途中通常会作一两天的震仓,以便清洗浮筹,使股价走得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一等再等。如果股价长时间在高位横盘,那么,就可断定该股并不具备黑马股的特征,或者该股还未到真正拉升的时刻。出于保本的原则,及时退出观望是最好的办法,避免高位套牢使本金受损。

3.只有套现的利润才是利润

一个想要捉火鸡的老人,他带着一个有活动门的大火鸡笼子。这个活动门用一个机关撑开,上面绑的细绳可牵到百尺外,由老人控制。他先在笼子外面铺好一些玉米,引诱野火鸡上门,一旦火鸡入内,就可以发现里面有更多的玉米。等到愈来愈多的火鸡被引入笼内,老人只须拉动细绳,笼门即能关闭。不久后,有12只野火鸡跑进笼内,但不一会,有一只火鸡跑了出去,剩下11只在笼内,老人想:“刚才12只时拉绳该多好。”并安慰自己说:“再等1分钟,或许那只跑出去的会再跑进来。”但就在他等待第12只火鸡时,又有两只跑了出去。此时老人埋怨道:“刚才11只就该满足了,”并自言自语地说:“只要再多捉一只,我一定拉绳封门。”可是走掉3只火鸡后,老人还在继续等待,最后只剩下1只火鸡在笼子里,他说:“大不了全部跑光,我也要等到再回来一只才拉绳。”结果,最后的那只火鸡也跑到笼外,去寻找同伴了。老人也只能空手而归。

火鸡的故事意在提醒和教育那些优柔寡断又贪得无厌的人,要及时把看得见的利润装进自己的口袋,永远别期待“火鸡”越来越多,否则就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有的投资者一开始并不是没有赚到钱,而是凭空存在着太多的幻想,看到别的股票一涨再涨,就不能接受和面对自己的股票跑得慢甚至不动的现实,当股价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回落,仍然一等再等,不作出任何实际行动,直到一分钱也没赚并且产生亏损。

适时买卖股票,以及如何去创造利润,永远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但是,及时把看得见的利润装进口袋才是投资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4.勇于止损

华尔街投资大师赖瑞·海特说过:“如果你不下注,你就不会赢;如果你输得精光,你就无法下注。”止损的意义在于控制风险,保住本金的安全。试想一下,如果事先把损失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可以肯定,就算市场如何暴跌,投资者如何盲目追涨,其损失都会远远小于那些没有作出止损计划的投资者。

投资者采用安全第一的入市原则,主要着眼于股票博弈过程中的防守作用,如果十次交易十次平手,就说明你已经能在股票市场上站稳脚跟了,在此基础上,哪怕是再前进一小步,就已经是胜利者了。保住本金,然后才能大赢。

基本面分析要点:

1.所谓的安全第一,就是要保证本金的安全。这是巴菲特最为推崇的投资原则。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投资者需做到以下几点:宁可错过也不犯错、多等一两天、只有套现的利润才是利润、勇于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