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08

第8章 上课时回答问题要主动

上课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问题,其意义远远不在于问题答案本身的对错与否,它更是集中学习精力、活跃学习思维、锻炼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态度。

回答对了是一种自我肯定,回答错了是一种自我纠正。如果学习的过程中,这种积极意义上的“自我肯定”与“自我纠正”能够始终贯穿,那么,我们的学习,一定会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主见”、“遇到挫折时的心态”、“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一个善于面对问题的人,无论何时,“问题”在他的面前都会因为他的坦然、从容、睿智而遁形。假如,“问题”是一座横在前面的山,对于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人来说,他所面临的是挑战,是攀登的乐趣,而不是阻碍。一个常常在“问题”堆里打滚、与问题成了“老友”的人,他在“问题”面前,会更理智的判断“问题”的难易程度,从而迅速作出击败“问题”的决策。而这一切优秀品质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从学生时代的课堂举手这一步做起。

生活实景:

2002年春天,北京市举行节水杯少年儿童诗歌比赛,吴华峰以《盼望环保的春天》为题,用澎湃的激情,优美的诗句,赢得了三等奖;

2002年11月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绿色行动我参与”中学生双语讲演比赛,吴华峰积极参加,刻苦练习,终于以9.64分的优异成绩在众多的选手中荣获第一名;

2003年2月北京市举行中学生口头作文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有10名同学进入决赛,吴华峰名列其中,他抽签的题目是《我与现代科技》,经过10分钟的准备,他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连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都称赞他:心态平稳,少年老成。他以470分的好成绩位列第三,荣获二等奖。

谈起吴华峰,教他语文的武尚明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同学各科均衡发展,知识面广,每次考试在全年级520多名同学中他没低于前8名。他的特点就是学习非常主动,上课回答问题积极。”

吴华峰上课特爱举手发言,积极主动。老师提问,他举手回答问题;同学发言后,他举手发表补充意见,表述不同看法;老师讲完课,他举手置疑,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他思维活跃,表达准确,大家还挺爱听。他笑着说明:“这样至少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有利学习。”

的确如此,由于吴华峰学习态度主动,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才有了以后的这些荣誉。

细节感言:

作为学生,应该在班上养成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的习惯,这个很重要。无论回答的问题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了,就会有收获。

我们都知道,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以培养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情况很大程度反映了学生的听讲及思维情况,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当老师或家长提出问题时,一个有思想的孩子总能积极地去思考,从而认识问题也会比较深刻,并善于将其思想表达出来,而且在和别人交流后能理解的更透彻、更完善。若一个孩子不善于表达他的思想,他的思维速度会逐渐减慢,变得迟钝,最终会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可以开阔人的思路,使思路变的更加有条理;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使思维变的更加敏锐,学习才能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