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05

第5章 学习的基本要求:勤奋刻苦

俗语有曰:梅花香自苦寒来。芳香是由苦涩中孕育出的,就像珍珠是蚌的痛苦的结晶,彩虹是暴风雨的产物一样。只有饱经风霜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芳香,平庸的人只知一味赞叹,丝毫没有觉察这芳香之下、硕果之中所包含的苦涩和艰辛。学习也是这样,只有经历一番磨难,你认真刻苦地付出了,才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学习的基本态度之一。

生活实景:

圣人孟子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必须经历勤奋刻苦的磨练。那么对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的孩子们,要让他们学习好、成长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从小就应该树立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退归田园隐居后,有不少读书少年向他求教。一天,他家里来了位少年,大约十来岁,这少年行礼之后非常诚恳地说:“小辈非常敬仰先生的知识,有心向先生讨教读书妙法,望先生指教。”

陶渊明一听这话便皱了眉头,他想责备少年幼稚可笑,在做学问时竟然想找捷径。转念一想:少年是虚心讨教的,对晚辈应当循循善诱嘛!于是他严肃地说:“年轻人,常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你可理解其中的含义?”

少年听后似懂非懂,不很明白。于是,陶渊明拉着他走到一块稻田边,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聚精会神地瞧一瞧,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眼睛都酸了,那禾苗却仍然和原来一样不见长高。他失望地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呀!”

陶渊明又把少年带到溪边的大磨石前问道:“你看看那块石头,那磨损的马鞍一样的凹面,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想一想,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耐心地启发诱导说:“要你看禾苗,是想让你知道,虽然眼睛观察不到,但禾苗的确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的。如同我们做学问,知识的增长也是来自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自己没有察觉到。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见成效。所以人们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少年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这磨损的刀石是年复一年地磨损才成马鞍形的,不是一天之功。先生,我说的是不是?”

陶渊明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道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中断,所学的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忘掉。”

少年一下子豁然开朗,叩首拜谢道:“多谢先生,小辈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从此再不妄想学习妙法了。”

陶渊明高兴地对少年说:“我给你题个词吧。”挥起大笔写道: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少年恭恭敬敬地接过字幅,一直把它当做对自己勤学苦练的告诫。

细节感言:

如今,很多老师经常给学生讲:要刻苦学习,要抓紧每天每秒的时间,要向1分钟要成绩,要学古人“头悬梁、锥刺骨”,要学某某同学怎么学习……等等。每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型学科考试结束后,部分同学看了自己的成绩,劲头就没有以前那么足了。班主任老师找其谈心,他们的回答是:“我费那么大的劲,才只有一点点进步,有时成绩还下降了,你说,我何苦要那么刻苦学习呢?”

现在的许多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失去坚忍的精神,缺少了内心的磨砺,人们变得浮躁,一边追逐幸福一边又叫嚷着痛苦。那一颗颗失去了忍耐、沉静的心,让我们再也感觉不到那诱人的芬芳。

学生们应该认真地面对每一次挑战和磨难,即便在严寒后黑暗中仍然坚定地迈着向前的步伐。也许你仍觉寒冬里那诱人的芬芳是那么高不可攀,通往前方的路上有太多的黑暗让你觉得孤单。你需要的只是一点坚持,用高尚的灵魂、崇高的理想与孤独无助的自己对话吧,这样就会带给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