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49

第49章 课后复习:巩固知识的良好途径

课后复习是指每次上课之后对所学课程的回顾,它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先复习后做作业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课后复习能够巩固记忆,防止遗忘,能深化当天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熟练化、技能化。能够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弥补缺漏。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生活实景:

王君是2001年某省文科状元,他以660分的高分考入某名牌大学。在他谈到学习的时候,他谈到了课后复习的经验。

他说:“许多学生上完课之后,不大注重马上复习。其实这样就让知识不能够马上巩固下来。”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王君的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其原因就在于他一直非常注重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他首先要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查阅参考教材,多请教老师、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教材的目的,并用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独立地完成作业。

然后他对照课本和所做的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记住的基础知识、基本事实,他都是尽可能通过理解加以记忆。经常与所学习的新知识结合起来,反复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是系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另外,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规定时间。要求自己每堂课之后都要及时地复习。他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假如老师给我们一篇文章,要求我们记忆,并说:‘30天后要测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记忆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也有惰性,当感到时间宽裕时,大脑始终是松懈的,兴奋不起来。我们一面在记忆,心里却在说:‘还早呢,今天记不住还有明天、后天……’”

有些人抱怨,作业那么多,怎么有时间呢?针对这个问题,他谈到了时间安排的问题。他的窍门儿就是没有时间挤时间。另外,即使在手中摸不到课本的时候,例如吃饭的时候、睡前等等零碎的时间,也要好好利用起来,并像放电影一样将学过的知识回忆一遍。

及时复习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府。

细节感言: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就是要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只有做到“学而时习之”,才能很好地巩固、运用知识,也才能“温故而知新”。

研究表明:20分钟后的遗忘率为42%,说明学习刚结束后的短时间遗忘是迅速的。此后遗忘速度减慢。根据上述规律,我们必须要做到课后及时复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特别对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不强的学习材料尤其要这样做。要抢在遗忘“大塌方”之前加固堤坝,加固堤坝比垮了再重修堤坝的代价小的多。

当然,复习后仍会产生遗忘。因此,假如你有一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把这一小时分几次使用比集中一次使用的效果要好。分散复习的时间安排由自己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要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复习时重复的次数越多,间隔的时间就应越长;第二,每次复习的时间逐次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