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健脾温肾。
“组成”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义分析”
本证多属阳气暴虚,阴寒独盛,残阳欲脱之候,回阳宜急。生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以复脾肾之阳。附子生用,取其破阴回阳之力更强,依次顿服,使药力集中,回阳效果迅速。二药相须为用,使回阳救逆,温中安寒的作用大增,同时生附子的走窜之性随干姜内敛,直入内脏,扶其弱阳,而成其回阳救急、力挽狂澜之功。
“方歌”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
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历代论述”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干姜附子汤,救太阳坏病转属少阴者,由于下后复汗,一误再误,而亡其阳,致阴躁而见于昼日,是阳亡在顷刻矣。当急用生干姜助生附子,纯用辛热走窜,透入阴经,比四逆之势力尤峻,复涣散其阳,若犹豫未决,必致阳亡而后已。”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此即四逆减去甘寒之甘草,为回阳重剂。若加增药味,反牵制其雄悍之力,必致迂缓无功矣。干姜辛以润燥散烦,和表里之误伤;附子热以温中固表,调阴阳于既济,阳回即可用平补之药。盖阳既安堵,即宜休养其阴,切勿误用辛热太过之药,转化他患也,审之慎之。”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昼日烦躁不得眠者,昼为阳,阳虚外越故上烦下躁而不得眠也。夜而安静者,夜为阴,阴气内存故安静而不呕渴也。无表证者,无太阳表热之证也。脉沉微则生阳之气不升。身无大热则表阳之气外微。故主干姜附子汤,生附启下焦之生阳,干姜温外微之阳热。”
“现代研究”
本方系四逆汤去甘草而成,功能急救回阳。方中生附子、干姜大辛大热,破阴回阳。因病情变化急剧,阴寒特甚,阳气欲脱,故不用甘草之缓恋,以免牵制姜、附回阳之力。本方有单刀直入之势,可使将散的阳气很快回复。浓煎一次顿服,俾药力集中,收效更速。《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误下误汗后的阳气大虚、阴寒独盛之证。后世又用于治疗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等虚寒之证。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休克、虚脱、胃肠炎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病案分析”
患者,男,8个月,因腹泻伴高热5天。入院后给予液体疗法、解热对症治疗,10小时热退,24小时泻下次数有数十次减为4~5次,48小时泻下物以水样转为稀便。住院第4天出现肠道出血,每天日3~5次不等,每次便血约10ml,色鲜红无瘀血块,无黏液,经对症治疗无效,住院第6天,出现贫血面容,遂转院治疗。在院输血2次,并给予液体疗法,3天后出血停止,腹泻好转,但仍为稀便,住11天带药出院。出院后1周来,患儿一直烦躁不安,睡眠明显减少,夜间最多睡2~3天,白天不能入睡,经服鲁米那、安定无效,故要求中医治疗。见患儿面色白,眼眶凹陷,啼哭无泪,口唇干燥,舌干,色白无苔,全身皮肤干燥,指纹隐约难辨,脉沉而微细,脉沉主里,微为阳虚,细为血亏,急服干姜附子汤:干姜3g,附子3g。水煎2次分服。翌晨家长诉:一剂患儿精神好转,稀便正常。效不更方,再服一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