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攻下瘀血,峻药缓图。
“组成”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筒(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服用方法”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即24人),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方义分析”
抵当丸主治因伤寒有热为表邪未除引起的病症。小腹满,小便利为血蓄下焦。宜仿抵当法,破血逐热,唯其较之上证而言,病重而势缓,故稍变其制,改汤为丸,峻药缓图。
本方与抵当汤的药物组成相同,但方中水蛭、虻虫的剂量减少三分之一,桃仁增加五个。且捣分四丸。抵当汤证与抵当丸证病理相同,但邪结的程度不同,故症状有缓急的不同,用药一用汤剂峻攻,达到破血逐瘀的目的,一用丸药缓治,达到破血逐瘀的目的。汤剂变丸剂图其缓。
“方歌”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冲住不指胱;
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历代论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小便自利者,乃为蓄血,当与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然此无身黄屎黑,又无喜忘、发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与快峻之药也,一可与抵当丸,小可下之也。”
“现代研究”
本方主要用于瘀血所致的腹痛、便秘等症。
“病案分析”
娜某,女,22岁,农民。1984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1984年1月发病,每次起于右少腹,继而全小腹硬满绞痛难忍,甚则大汗淋漓,哭喊打滚,大便时溏时结,便秘期痛发,便溏则缓解。经本院内科诊断为增生型肠结核引起的回肠末端不完全性梗阻,行抗结核治疗乏效。所请中医多用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类,连治10个月之久乏效而求治于余。诊之,除上述见证外,尚有口干喜饮,便秘,察右少腹及脐下硬满拒按,扪之有块,疼痛,固定不移。但神志清,小便自利,月事正常。舌尖红、苔黄腻,脉沉滑有力。证属下焦蓄血。治当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大黄、三棱、莪术、当归尾、川芎各10克,芒硝(分冲)、桂枝、炙甘草各6g,水煎服,3剂后虽腹泻数次,但腹痛又作,诸证不除。余踌躇许久,窃思攻而不除,莫非药轻病重,遂改投抵当丸攻逐蓄血:水蛭、虻虫各6g,大黄、桃仁各10g,共研细末,炼蜜为9丸,每服1丸,日三次,开水送服。药下腹痛异常剧烈,频频泻下黑水便3天,尔后倦息乏力,遂调理休养旬日,诸证皆失,病遂告愈。1985年4月15日因他病来诊,说5个月来腹痛未发。扪之腹柔软,小腹包块和压痛均失。观其面红体胖,与病时判若两人。
按语:本例腹痛异常10月,医皆用活血化瘀行气久治乏效。余初误在辨证粗疏,用桃核承气汤加味不效,后细考其证,扪之小腹硬满绞痛拒按,时发时止,神志尚清,悟出证属伤寒蓄血缓证,非轻剂可疗,故改投抵当丸峻药缓攻竟收全功。余从临证得知,桃核承气汤证与抵当汤丸证虽同属蓄血证,但一浅一深,一轻一重,实同中有异,不容混淆,验之临床,其效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