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百善孝为先(高中卷)
11236800000010

第10章 心的到达

在山那一边,

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

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

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

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

每次读到这些话时,我就想起了家,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思念。

我在离山很远的这头,家在离这儿很远的那头,这中间有赤裸的黄土高原,有峰回路转的丘陵沟壑,有广阔荒芜的旷野,还有那混浊蜿蜒的黄河。

家,家是什么?

有位作家说过:“家,是我们心爱的地方。家,双脚可以离开,心却不能。”这样的诠释再贴切不过了。我们最心爱的地方有最爱我们的人——父母。有时候,发现自己真的很脆弱,把心倒挂起来,也抑制不住对家的思念。也许是我一直没有真正长大的缘故。

听到那首熟悉的歌《有你陪着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好像这首歌是为我思念母亲而唱,歌词像是我内心的告白。“心里有你陪着我,就不怕寂寞,这是最真实的我……我没有忘记过,一路是你陪着我”。蓦然回首,我已走过十八个春秋。这一路怎能没有父母陪伴?

风雨中的爱

雨下得很大,雨声很急促,雨滴打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打在教室的玻璃窗上,打在翠绿的树叶上,打在我浅蓝色的雨伞上。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打在我的心里。一场湿漉漉的雨让我不禁想起那个故事。

那也是个雨天,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乞丐用在街边乞讨来的钱买了一束万寿菊,在暴风雨中捧着万寿菊走向墓地,放在母亲的墓碑前。他的心中有如此神圣的天空,令我欷不已。相形之下,我呢?我们呢?有几人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给予从来都是无私的,然而子女回报给父母的却是那么的有限。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作为人有时候反而忘却了这个道理。那个在风雨中捧着菊花艰难前行的小乞丐让我汗颜。

我们曾经无数次地为母亲高歌,赞美母爱的博大,其实它更需要我们用一些小小的行动作为回报。因为爱是行动,是给予。

心的到达

午后,没有一丝凉风,有些闷热。我随手拿起一本《读者》消磨时间。电话响了,那头传来你熟悉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关怀:课程紧不紧,晚上不要熬得太晚,身体一定要搞好,心情要放轻松……我总是插不上嘴向你问安,你好像也从来不给我这个机会。我笑把它当做你的电话习惯,是你习惯于关心,是我习惯于被关心。住校的日子让我学会了珍惜关爱,离开你的庇护才知道自己的自立能力有多强。

因为你很忙,没有固定的双休日,于是我给家里打电话时总是找不到你,还好可以发短信,我的烦闷也就随之蒸发。

很多次在我想给你打电话时,你总是提前行动,比我抢先一步,你笑着说那是因为我从小干什么事性子慢,什么时候都赶不上你的急性子。其实,是你想我了,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的意境双脚不能到达,眼睛不能到达,但心能到达。

回家

天气好极了,碧空澄澈如洗,绿色的生命在骄阳下熠熠生辉。转眼六月已经来临,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回家的感觉。

回家

总有一种感动

面对父母的关怀

浓浓的亲情使我热泪盈眶

回家

总心存内疚

面对辛苦的父母

我想起做儿女的责任

回家

父母期望的眼神

让我忘掉所有杂念

重新找回那份信念

去努力,去跋涉

回家的那条路在我脑海里开始延伸,远处的山起伏着,一路延伸,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回到家,你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柔的光,那是我期待已久的眼神。我挑起碗中的面让散发的热气遮挡住自己的目光,我的心在那一刻彻底释然。

家的感觉真好,不等享受完,就又该返校了。曾经也努力将学校当做家一样,可那里少了那份家的熟悉和自由。

于是回家又一次变成了怀念,没有忧伤,只有无限的依恋。平静的黄昏,我的回忆模糊在那一片宁静的夕阳里。

无私的给予

最明快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芳草绿,莫过于倾听年轮的呼吸。每逢这一刻,总感到时间飞逝的急促。伴着夏天的烈日,高考临近了,中考也随之而来。我知道,你的心有多沉,姐姐的高考,弟弟的中考,一时间我看到岁月在你的两鬓抹上灰白色。我更清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古以来从未变过。

生活的重担,抚养儿女的重担,在你们的额头、眼角刻下沧桑。这沧桑让我明白了你们的给予的无私。

你们给予儿女的不因岁月流逝而减少,你们的心就像一本存折,打开后才知道那儿有多少对儿女的爱,这是日落日出积累沉淀的永恒。

你们给予儿女的不只是简单的生活、健康的身体,还有生存的原则、生活的信念、人生的自信……

你们给予儿女的是深谷的白云,是林间的清风,我没有忘记你们,我把你们放在我心底最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