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80

第80章 外用好还是内服好?

——父母用药提示之四

虽然老年人在患病后不应该讳疾忌医,但是也不能随意用药。不能不管病大病小,一不舒服就跑药店,靠药物来保健益寿。尤其是不能随意内服药物。

事实上,各种药物或多或少都有毒副作用。因为药物进入到人体内,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肾实际重量在逐渐减少,在40~80岁之间减少10~20%。40岁以后肾小球的表面积和近端肾小管与容积也减少。肾血流量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5岁老年人的肾血流量约为年轻人的40%~50%。肾小球过滤率自20岁以后,每10年减少6%。特别是50~60岁之间下降较多。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同样也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老年人肌酐清除率也在下降。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的上述变化,直接影响到药物在肾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血液中药物浓度升高,清除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延长,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因此,经常随意服用药物会加重肝肾等器官的负担,这对老年人是不适宜的。

那么老年人患病后,不吃药不打针,如何才能治疗疾病呢?我们提倡先外用,后内服。不但要做到外病尽量外治,而且要探索内病也能外治的路子。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局部外涂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物理疗法、药浴疗法、熏蒸疗法、针灸疗法等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供你给父母治疗时选用。

1.药物局部外涂疗法。就是将药物直接涂于病患处。常用的剂型有软膏、露剂、酊醑剂、溶剂、涂膜、硬膏等。可用于治疗皮肤病、跌打损伤、脚气病、牙龈炎等。

2.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中就有:“按摩勿释”的论述。推拿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经上施行的各种手法,以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可通络活经、消肿、散淤、止痛、解除疲劳等。可用于腹痛、腰腿痛、落枕、头痛、头晕、肩周炎、牙痛、防治便秘等。

3.物理疗法。也叫理疗。就是用物理方法作用于人体,进行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液氮冷冻、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光化学疗法、超声波、红外线、磁疗、石蜡疗法和矿泉浴疗法等等。可防治皮肤病、风湿、跌打扭伤等症。

4.药浴疗法。把相关的药物和鲜花、牛奶等放入水中,加温后用药水浸淋局部或全部皮肤,有药浴、花浴、奶浴等,可防治腰腿痛、脚气病和皮肤病等。

5.熏蒸疗法。把药物放入容器中加热,用产生的蒸气对患病部位进行熏蒸。可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等。

6.针灸疗法。针灸就是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通过作用于经络腧穴系统而产生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针刺有干针、水针、火针等针法,另外还有刀针。针灸能调节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络,促进机体代谢能力,祛病强身健体,可用于神经性疾病、牙痛等疾病的防治。

另外,还有日光疗法、月光疗法、药物热敷等外用方法,对防治某些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内病外用药,治疗不服药,有病先采用外治的方法,然后再选择内服药物。老年人在治病防病方面,应特别关注此道。当然也要因人因病而异,该吃药打针的病,就要听大夫的,不要过分强调外用而贻误治疗。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

——哈吉·伊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