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58

第58章 如何留心观察父母生病之初的各种苗头?

人在生病之初,身体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作为子女来说,应该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做个有心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努力捕捉父母身上传递出的各种信号,进而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诊治。不要等到父母亲口告诉你他们病了,到那时可能就有些晚了。因为不少老年人生病后,都是先硬抗着,怕花钱,怕麻烦子女,等到实在撑不住,病情严重了才会告诉子女。

如有以下表现,就可以考虑陪你的父母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

〇疲乏无力,失眠或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眼神滞呆,活动减少,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

〇食欲不振,饭量减少;

〇生活习惯改变,譬如比平日起床晚,减少锻炼时间或突然停止锻炼,或无缘无故放弃看电视等。

〇讲话的声调改变,或低沉或沙哑等;

〇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困难、发热、胸闷;

〇便血、尿血、咯血或痰中带血丝;

〇消瘦或浮肿;

〇便秘或腹泻,或排尿困难;

〇头痛头晕,尤其是不同寻常的剧烈头痛;

〇突然显著的视力障碍;

〇大便颜色异常与习惯改变,譬如大便变黑、变细等;

〇心前区疼痛、上腹部不适;肝区闷胀痛;

〇轻微的吞咽不适;

〇手脚麻木,双手感觉不对称,手脚动作不灵活,甚至讲话含糊不清;

〇头部、双手静止性震颤等。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表现,都是很不正常的病态,有的甚至是好多严重疾病的初期表现。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种思想是很高明的。这就是“预防为主”的思想。未病而治是圣医,初病而治是良医,病入膏肓再去治疗就是庸医了。因此,对于疾病来说,发现诊治的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治疗代价就越小,病人的痛苦就会越少。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希腊哲学家色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