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43

第43章 父母会“骗”你吗?

有位老夫妇儿子在国外留学,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已有多年没有回到贫穷的小山村看望父母了。不过儿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打越洋电话回去,和爸爸妈妈说说话,问寒问暖,以表思亲之情。原来每次儿子都要和二老说上好多话。这一段时间来,每次都是父亲接电话,当儿子提出要和妈妈说话时,父亲不是说妈妈去姐姐家了,就是说去山外赶集了。

后来儿子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时才知道,母亲在半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由于担心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没有告诉儿子实情。想到永远再也见不到这个世上最疼爱自己的人了,儿子悲痛欲绝地跪在了母亲的坟前。

一般来说,父母骗孩子,大都是为子女好。譬如否认自身患病,其中原因很可能是害怕治疗花钱,给子女增加负担;否认生活中的困难存在,是不愿意麻烦子女,担心影响子女的工作。譬如在子女面前表现得好像很有钱,其实经济很拮据;在子女面前又说又笑,好像很健康,很精神,子女走后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有病不肯花钱,买来的药一直放着不吃。当子女提出要买药时,总是骗说刚买回的药还没吃呢,以致最后耽误病情。

另外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群中,有些老人虚意掩饰的原因,可能与其心理因素有关。譬如否认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出于对手术的恐惧或是病人自我感觉病情轻微。这可能与老年人反应迟钝、感觉退化有关。造成该发烧的不发烧,该疼痛的反而感觉不明显。

老年人这种对困难、挫折和疾病采取不承认的行为,在老年医学上被称为否认。否认具有一种短期的自慰效果,在短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应激,避免过分地担忧与恐惧。但是不顾事实的长期否认,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作为子女,对父母这种否认事实的行为,应有清醒地认识。不要被父母制造的假象“骗”了你。因此生活中不但要听父母是怎么说的,还要注意父母的实际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不能在照顾父母的事情上耍官僚。像购买药品这一类事情,面对过于节俭的父母,最好不要靠父母自己去购买,以免耽误病情。子女应把这一类事情承担起来,不妨对父母进行监督。同时,从父母的脸色、声音、走路姿势、饭量、睡眠等方面,也可发现父母病情的蛛丝马迹。只要经常和父母在一起,只要心中有父母,做个有心人,发现问题就不难。另外,要劝说父母及时就医,不要讳疾忌医,要相信科学,多听医生的意见,防止因子女的粗心大意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