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39

第39章 为什么老人怕孤独?

老人们害怕孤独,那是因为他们确实很孤独。

试想一下,当老人们从原来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同事、战友、同学、好友开始进入高龄,他们中就会不断有人去世,老人们先前熟悉的人群就会越来越小。

老人们退休后,虽然不用再去操心单位上的事情,从此逍遥起来。但是,肩上的担子突然放下来后,虽然没有了在单位的压力,同时也就缺少了生活中的集体荣誉感,慢慢的就会由清闲导致失落感。除了领工资去趟单位(现在不少单位职工工资都改发银行卡了),平时很少再去单位转悠,主要是怕影响单位同志的工作。久而久之,和单位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少,就会由“单位人”变为“家中人”。生活圈子就会变小。

除了个别老人的父母长寿外,大部分老人退休前后,父母都相继去世,有的甚至连老伴都去世了。子女们大都工作忙,因此家中常常只有退休的老人自己“形影相吊,茕茕孑立”。

退休老人的生活圈子除了家人,主要是老年群体。如去上老年大学、到公园散步、聊天等等。由于老年人之间有共同语言,因此,大多数老人都乐于和老人为友为伴。由于多病、死亡率高是老年群体的特点,因此老人经常就会得到某某老人中风了、某某老人瘫痪了、某某老人生病住院了、某某老人去世了此类的不好消息。这会给老人心中留下不可低估的消极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老人外出时间会减少,他们很少与人接触,社会交往也就变得越来越少,认识接触新事物、结交新朋友的机会也会变少。

老人由于眼睛耳朵等器官功能不断退化,书报杂志和电视等看得就会越来越少,接触吸收新鲜知识和信息也会变少,与年轻人之间的共同语言也就会越来越少,于是年轻人与老人的交流交往就会变少。

经过风风雨雨数十年的人生之路,就是健康老人的身心也无法与年轻人相比,更不要说那些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由于患病,有的老人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整天处于病痛之中。老年惧怕孤独,尤其在患病时,这种情绪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慰藉、照料、陪伴。

有的老人由于年老无力,心中的愿望靠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望实现,又不愿说出来,怕增加子女的负担,更害怕引起子女的不快。

有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离开自己原来的家,跟着子女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见不到以前的老友和熟人,身边没有朋友,甚至连先前熟悉的乡音都听不到,对新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于是恍若隔世……由于这种种原因,老人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的情绪就会在所难免。对此子女们当细细体味个中辛酸!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孝敬自己的母亲,把她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