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26

第26章 为什么不要为父母的衰老而沮丧?

曾经叱咤风云的父母,如今竟不离双拐、一步一挪,甚至坐上了轮椅;曾经才华横溢的父母,如今竟耳聋眼花,思维混乱,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

看到这一切,哪一个子女不倍感伤情?

想到将来,哪一个子女不觉得凄凉?

但是作为子女,在这父母最需要我们的关节眼上,千万不要因父母的衰老沮丧。小时候,父母是全家的脊梁,而现在你是父母的脊梁。要抬起头,挺起胸,理智清醒乐观地看待这人间的生老病死,给父母做一堵遮风挡雨的墙。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人的个体也逃脱不了这无情的规律。人的衰老是自然现象,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子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及时守候在他们的身边。现代医疗科技,确实可以减少病魔带来的疼痛,甚至可以有限度地延长人的生命,但是却做不到让人长生不老。

不要把衰老死亡看得过于恐怖,应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提高生者的生活(生存)质量上。

衰老在一个人的身上从出现到完成,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而老年人对于衰老,在心理上也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譬如头发由黑变白,要经过几根白发、些许花白到满头银发几个阶段。人们对自我的确认,也是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对于父母的衰老,子女不应点破,不应提醒,而更多的需要鼓励。不要轻易说:“爸爸老了”这一类话,而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譬如对拄拐行动不便的父母,子女可以这样鼓励他:“您比某某强多了,他和您年龄差不多,已经卧床不起,现在都下不了地了。”

其实大部分神志清醒的老年人,对于自己身体的衰老是心知肚明的。一想到自己年轻的过去,一想到自己昔日的辉煌,他们也是无限感慨。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这时候作为子女应该从精神上鼓励父母,使他们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而不能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情绪低落。要知道父母这时候需要的是鼓励和加油,而不是同情和怜悯。

人到晚年感情和心理上本来就比较脆弱,子女为父母衰老而表现出的沮丧,必然会对老人情感产生杀伤力。因此,子女就更不能在父母本不轻松的心中雪上加霜。

人不是为现实而生存,而是为未来而活着,更是为梦想而坚持。精神的力量有时候是很强大的。子女要以浓浓的孝心,乐观的心态,搀扶着年迈的父母愉快地走完他们人生最后的路程。要让父母忘记病痛,忘记忧愁,忘记衰老,让父母对未来充满信心,让父母多一点快乐!

雄鹰的老年胜于麻雀的青春。

——希腊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