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23

第23章 为什么说“再健康的老人也是老人”?

再健康的老人也是老人。

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能读到这样几个信息:一是说的衰老的普遍性,即共性。人人都会老,谁也不会例外。二是说的衰老的差异性。人人都会老,但衰老的速度和表现是有差异的。其中,遗传、营养、职业、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等都会影响人的衰老过程。

俗话说:“年岁不饶人”。虽然衰老在人类面前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却是任何人最终难以避免的归宿。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鸿沟。无论是天下无敌的英雄,还是改天换地的伟人,没有人能战胜衰老。

从某种意义上说,衰老也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疾病,即“老病”。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疾病,没有人能逃脱它的魔掌。

整个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人从生理到心理不断退化、老化的过程。从医学的角度看,虽然衰老的现象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实人的衰老从中年就已经开始了。

以上说了这么多,用意其实就一个,就是提醒子女们要把父母当老人看。要知道,不但体弱多病的父母是老人,而且表面上身体健康的父母也是老人。作为子女,不要因为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

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活中的差异是明显的。

眼看着公交车要开了,虽然距离只有十来米或几十米,年轻人一鼓作气就能赶上去,可是老年人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做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爆发力。老年人是难有这样的力量的。

在日常生活中,好像老年人过一天,年轻人也过一天,没有多大区别。但其中滋味就大不一样。年轻人是身强体壮、耳聪目明、充满欢乐的度过一天;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健康的老年人)是腰酸腿痛、耳聋眼花、疾病缠身的度过一天。“活着就好”是老年人的口头禅。为什么呢?因为老年人身上没毛病、没疼痛的很少。平时,老年人不愿把自身的病痛老挂在嘴上,能撑就撑。他们害怕说多了,增加子女的压力,甚至惹人厌烦。

虽然患同样的疾病,年轻人就会好得快一些,而老年人康复起来要慢得多。穿同样的衣服,在同样的环境里,年轻人没事,而老年人有的就可能中暑或受凉;吃同样的饭菜,年轻人觉得挺好,而老年人就可能嫌太冷或太硬,或胃肠不舒服,甚至由此生病。

遇上同样的事,年轻人可能就过去了,而老年人说不定会气出病来,甚至为此一命呜呼。

民间有“待老人如小孩”、“伺候老人如伺候病人”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老人确实像小孩或病人,脆弱、虚弱、经不起风霜,作为子女要懂得父母衰老的道理,体贴衰老给父母身心带来的痛苦,了解衰老给父母生活上带来的不便。遇事多站在父母角度考虑,多些关照,少些埋怨抱怨,像父母拉扯儿时的自己一样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