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22

第22章 为什么要注意了解父母日常生活的能力?

随着年岁的增大,父母在生理和心理诸多方面会相继出现一些反应。但是许多粗心的子女,都常常忽视了父母身上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果问:你父母身体状态怎么样?他们会回答:还行。你如果再进一步问:与两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这就不是每个子女都能回答上来的问题了。

父母进入老年后,身体的变化是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只是许多父母不善言语或不愿意说出来罢了。这时候,子女就要做一个有心人。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观察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掌握父母身体变化的脉络,以便及时提供恰当的帮助。

了解日常生活功能,是测定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评估老年人健康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日常生活功能测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日常体力活动能力。如穿衣、吃饭、沐浴及外出行走等基本功能。这是老年人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的主要反应。测定的目的主要是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长期护理。

2.日常功能活动。如上街购物、打电话、烹调、服药等方面。主要是反映老年人操持家务的能力。日常功能活动的能力是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

日常体力活动正常,并不能保证老年人有独立生活能力,决定老年人能否独立生活的是日常功能活动。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和缺失,在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老年人总是操持家务独立生活能力下降或缺失在先,日常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或缺失在后。如果前一种情况出现,需要家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如果后一种情况出现,那就需要家人进行长期的陪护了。

对父母照顾和护理时机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主要是看实际需求,做到“雪中送炭”。过早介入,有时会给父母的精神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个性要强的父母,觉得自己还没老就不中用了。进入过晚,弄不好就难免给父母日常生活带来困难,甚至发生意外事件。要力争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没有父母夸孝顺,没有孩子夸干净。

——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