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119

第119章 什么是“啃老族”?

所谓“啃老族”,指的就是那些利用各种手段、借口、名义让父母承担经济或体力的额外付出的成年子女们。

啃老族的表现形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曰“蹭老”。有的子女结婚成家后,吃住还在父母家中,却少交或不交生活费。有的子女虽然不与父母住在一起,却在看望父母的名义下,经常带着全家到父母家中白吃白喝。有的子女利用父母的“隔代情”,孩子的一切费用,都靠父母。甚至外出旅游一趟,还要变着法子让父母为孙子的机票、车票等买单。

二曰“吃老”。有的子女长大成人后,考不上大学中专,又久久不愿走进社会。在找工作上挑三拣四,体力活嫌太累,脏活不愿干,农村不愿去。于是整天呆在家里,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报刊曾报道过兰州市一名青年,在家里整天上网打游戏,抱着家里电话和女朋友长聊达数小时。母亲心疼话费太多,稍加干涉竟遭儿子毒打。有的子女自己不努力,却在家里与父母吵闹,竟然说出“父母没本事,给他连个工作都安排不了”之类的恶言恶语。有的子女虽然大学已经毕业,可还是呆在家里靠父母养活,原因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就业条件过高:私营企业不愿去,基层不愿去,专业不对口不愿去,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进,结果却每次招考屡屡落榜,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变成了“留守子女”。

三曰“用老”。将父母作为劳动力使用。年迈的父母要给子女做饭、看孩子、甚至洗衣服,完全变成了一个家庭佣人。城市里分开另过的子女,每次来看望父母,既不准备安排饭菜,也不收拾残羹剩汤。吃过饭后扬长而去,父母又得为招呼子女后忙活半天。农村中甚至还发生过让老母扮作稻草人,驱赶田里雀鸟的非人道的事情。有的子女还与父母争住房,他们认为,给子女购买住房是做父母的责任,而从不体贴面对如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房价,父母是何等无能为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父母在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子女一概称之为“啃老”。这里的关键是要看父母对子女的帮助付出,是出于自觉自愿,还是逼迫无奈。父母亲帮助子女原本无可厚非,但子女若一味地做“啃老族”,那就不足为取了。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