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106

第106章 年龄小就不能孝敬父母吗?

——孝亲误区之一

常听到大人教育小孩时说,好好学习,等到将来长大了,能挣钱了,好好孝敬你爸爸妈妈。听这话好像年龄小就不能孝敬父母,只有到长大成人了,不用父母养育了,那时才能开始孝敬父母。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孝敬父母,既要看孝行,更要看孝心。衡量一个人对父母孝与不孝,不能单单只看给父母多少金钱财物,也不能只把赡养父母当作唯一的内容,而重要的是要看对父母是否真正地爱。俗话说:“三岁看老”。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应该不存在年龄的限制。我国古代孝子故事中就不乏少年孝亲的记载。譬如《二十四孝图·拾葚供亲》记载:东汉时的蔡顺,父亲过世早,他从小就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有一年遇到灾荒,家里缺少食物,年少的蔡顺就去摘拾桑葚用以充饥。在采摘的过程中,他把桑葚分别放进不同的容器里。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分开装呢?蔡顺回答说:“那边黑甜的给母亲吃,这边红涩的给自己吃”。虽然年纪小小,他的孝行使人们深受感动,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现在我们仍然有幸能听到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

少年孝亲的故事不仅古代有,现代也是不胜枚举。被评为2007年“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著名笑星黄宏,为了妈妈背椰子的故事也很感人。黄宏13岁离开家,到沈阳军区当文艺兵。有一次演出途中经过海南岛,头回看见椰子。从小在东北长大的黄宏,觉得很稀奇。心想这可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带回家让父母尝尝。黄宏从海南背着几个大椰子,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两个月后,硬是把这沉甸甸的东西背回了家。母亲看着椰子,心疼得摸着儿子的小肩膀,眼里直冒泪花。黄宏的孝语是:“人人都应该去享受亲情,孝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010年春天,12岁的江苏男孩邵帅,为挽救身患白血病妈妈的生命,勇敢地捐出自己骨髓的事迹传遍八方,被誉为“少年孝子”。邵帅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患病后他主动休学,在家里照着菜谱学做饭,一日三餐送到妈妈的病床前。他说,我是妈妈生的,我要救妈妈!手术成功后,邵帅自豪地说:“以前我身上流着妈妈的血,现在妈妈的身上流着我的血。”

只要有孝心,不在年龄小。子女不论大小,只要心里有父母,处处替父母着想,体贴父母,关心父母,这也是孝敬父母。孝不分大小,重在有心。小孩子只要从懂事起,好好学习,听老师话,不让父母为自己太操心,也是一种孝心。如果能在思想上积极进步,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力争成为一名好学生,为父母争光,那就更是对父母的孝敬了。

子女小时候,使父母成了傻瓜,长大后又使父母成了疯子。

——英国记者赫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