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11235700000046

第46章 我们都是“爱吾所爱”

柳萍说,作为一个秦腔演员,能把作品带给喜欢秦腔的观众是她最感幸福的事。

宁夏南部山区是柳萍和她的同事们演出最密集的地区。仅2009年,她和剧团的同事们在那里的演出就超过百场。“每次在西海固演出时,我都能看到人山人海的场面,近处的房子上站着人,远处的山顶上也是人。作为一个演员,看到有人为你喝彩、有人和你一起悲喜时,我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作为名演员,作为银川秦剧团的业务副团长,再到团长,柳萍的质朴本色依然没有改变。在南部山区演出时,遇到条件较艰苦时,柳萍照样和其他演员一样睡在学校的桌子上或者破庙的地铺上。柳萍说,住在学校时,随便拉几张桌子就是床,躺在桌子上时还能透过破损的房顶看到天上的星星。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送戏下乡,柳萍并不觉得有心理落差,她说自己就是从南部山区走出来的。

历经苦寒,“梅花”傲然开放。

如今,那代表着最高戏剧水平的梅花奖盘静静地陈列在柳萍家的柜子里。盛誉之下,她仍是一颗平常心。她说:“千万不能做昙花一现的角色,唯有不知满足,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内心柔软的柳萍自始至终是个很清醒的人。在她的日记本上,有这么一段文字——

记得曾经有戏迷看完戏后问我,为何你在舞台上的演出与别人的有所不同?我想这便是我这些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找出的舞台支撑。戏曲表演艺术上讲究与主体的动机、信念、情感、经验、审美、个性等主观感受的密切相关,但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客观性、可测性和创造过程的普遍性规律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我记得有人说过,戏曲艺术创造,尤其是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处理上,所借助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主要是靠演员人体文化的力量在舞台表现上发挥威势。所以能够塑造好一个人物,演员本身的内心首先必须是充实丰富的,不单可以运用自己的主观情感,同时又能够支配好作品抑或表演的本身客观性。

你自身的性子和角色合不合,也是演戏的一个关节。如想做到这点,就需要演员将自身理解与演出程式融会贯通。其实所谓我的“与众不同”,应该就是多了些许我的体会而已。

排练的间隙,我偶尔会拿一张椅子放在舞台的角落,看着那些小演员们来来回回的练习。脑海中时常浮现的是飞檐拱顶,朱阁回廊,青苔碧瓦,吐纳之间总有几分岁月悠悠,世事惘惘地意味。觉得只要手微微抬起,就可以触到水青砖、老松柏、或是石缝问的杂草、斑驳的院墙。都透着阵阵古意。但回过神来还是偌大的舞台,但是心却是辽旷舒怡。这就是秦腔之美,它总是能够把你引领进一种美轮美奂的境界里,惹人沉醉。

如果说秦腔摄人心魄的美让众多演员难以割舍,那么“知音”便是我演出的动力。这里的知音是指那些热爱秦腔戏迷们。我能够得到梅花奖,其实也是和这些年来戏迷的支持分不开。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更多演出的动力,也因为他们对我们表演的肯定和期望,促使我们要求自己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将美好的秦腔诠释给他们,同样他们给予新的力量于我们。我们在秦腔的世界里共同寻找乐趣,提高素养。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爱吾所爱”,这样便是最大的幸福。每每想起自己能够如此幸运的邂逅秦腔,遇见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内心便有一种无比幸福的感受油然而生。梅花奖是对我事业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的勉励,督促我仍然要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