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悟语
11235400000036

第36章 女娲补天

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古代神话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共工与颛顼争做皇帝,两人谁也不肯退让,致使天塌地陷,日月无光,天下苍生受苦。女娲氏挺身而出,炼出五色之石,终于将塌下来的天补好。

“女娲补天”的美丽神话流传了几千年。如果有人提出,现在我们的人格也已到了非“补”不可的时候,人们一定会笑话这是杞人忧天,痴人说梦。可不幸的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完善人格形象是一切正直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当意识到记仇怨恨是小人之举,宽容大度是高尚人格时,人们必然会在这一目标感召下作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捐弃前嫌,往往与个人面子自尊有关,他们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这口气出不来,难以和解。尤其是受伤害较重的一方更是如此。对于当事人来说,应加强思想修养,反思一下自己所追求的人格目标,那时狭隘意识就会让位给宽容。更何况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就不必总是把往事记在心里。如果采取高姿态,主动化解矛盾,就能优化自我形象,甚至能有效地感化对方,引起对方心灵的震撼和良心发现,从而带来积极的人际关系成果,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可是女方的父亲嫌男青年文化低,家里穷,就是不同意,而且出言不逊,羞辱他。然而,这对恋人爱得很深,不顾反对,决意结合。结婚后,岳父不许他们进门,从此关系决裂,几年间互不来往。后来,岳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的思想有些松动,可又不好意思向晚辈低头。还是女婿想得开,觉得这样僵下去也不好。他想,人都可能犯错,自己不能苛求老人,考虑到老人的面子,他决定捐弃前嫌,主动言和。于是,在岳父七十大寿时,他托人送去寿糕和生日贺卡。接到礼物后,岳父一改固执态度,将计就计,约他们回家。不久,老人中风偏瘫,女婿请假赶到医院日夜守护,为老人端屎接尿,把老人感动得直落泪。岳父说:“以前是我老糊涂,对不住你们。”女婿说:“快别这么说,我们是晚辈,孝敬您老是应该的。”就这样一家人又大团圆了,并且赢得了外界的好评,都夸这个青年做得对,姿态高。事实证明,如何处理前嫌是对人们人格品性的一种考验,在高尚的人格目标的激励下,人们的言行往往也会高尚起来。

从实际情况看,人们对往事耿耿于怀,还与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有些人遇事时头脑发热,主观偏激,出言不逊,把矛头指向对方;事过之后依然怨愤难平,总感到对方对不住自己,心理不平衡,自然难以走到一起。如果这些人头脑冷静一些,变一变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当时发生问题的客观条件、对方的处境去考虑,就会变得客观一些,并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进而原谅对方的过失,产生和解的愿望。比如在“文革”中有一位领导错误地整过一个干部,这个干部心里憋着一口气。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当权者下了台,这个干部又成了领导。开始时他想以眼还眼,报复对方,出一口气,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说,当时他整人,犯那样的错误是时代造成的,如果我在那个年代当权,恐怕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不能把账完全记到他头上。正因为他这样理智地想问题,才较好地处理了过去的矛盾,他主动与对方谈心,交换看法,化解了积怨,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并未影响工作。你看,他这样变换角度看人看事,就有效地平衡了自己的心理,消除了心头的怨气,作出了正确选择。

看来,想拥有高贵的人格,就必须有女娲补天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