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说过一个“上帝山”的旅游故事。故事说的是有几个好朋友决定登山秋游,但有的想登泰山,有的想登黄山,还有的想登华山,大家争执不下。后来,大家达成一个协议:抛币由上帝决定出发的方向。然后大家从原地出发,在这个方向遇到的第一座山就是目的地。
抛币的最终结果决定了他们向西而行。他们骑着自行车向西走了很长一段路,才看到一个小土包。由于实在无力再往前骑了,大家决定把这个草木荒凉、鸟兽绝踪的小丘当作这次游行的目标。
小土包不大,却陡得出奇,沿途没什么好景色。他们累死累活地爬到山顶,却一点也没有登泰山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壮感,也没有登岳阳楼的那种“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心情。大家很失望,准备下山,无意间发现离他们不远的两块紧依大石块的前面坐着一位老人。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石块前,虔诚得像一个圣徒。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他们走过去与他交谈。他告诉他们一个故事:这两块大石头是由一对相爱的男女变的。男的叫男才,女的叫女貌,他们原来是附近村庄的村民。男才是个老实精干的农民,女貌是一户富家的女婢。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并深深地坠入了情网。女貌的主人布仁大老爷是“为老不尊”的色鬼,早就对女貌垂涎三尺,只是苦于怕老婆才没有太过越轨的行为。后来,他老婆染病死了,他便开始明目张胆地骚扰女貌,得知男才和女貌相好后,便常常借机找茬。最后男才、女貌实在忍无可忍,决定私奔。逃跑的那一天,却不幸被布仁的手下发现了。于是,布仁便带人紧紧追捕。眼看男才、女貌快被抓到的时候,他们脚下的平地突然凸起了一个小土包。小土包越升越高,升成今天这个土丘的时候,布仁老爷和他们的爪牙们再也抓不到男才、女貌了。
布仁老爷不甘心,派人死守住这个小山丘,企图困死男才、女貌。有趣的是,原本光秃秃的山丘上却突然长出了许多粮食和果树,而且还越长越好。相反布仁家的田地却越来越贫瘠,最后无论他怎么努力管理,依然是颗粒无收。从此,家境渐渐败落。没过多久,布仁老爷也沦为乞丐。
布仁老爷沦落后,他的手下也作了鸟兽散。于是,男才和女貌便常常带着多余的粮食和果实下山救助村民。村里人在他们俩的帮助下,也逐渐富了起来。大家为了感谢他们,曾经多次盛情邀请他们回来居住,并选举男才为村长,但他们始终不愿离开这座对他们有恩的山。直到死后,还双双变为相依的石头,守候于山顶。
男才、女貌死后,山上的粮食、果树等也渐渐死亡或消失,到了今天就变成了一座秃山,成了男才、女貌的天然坟墓。为了感谢上帝的指引,他们把这座山称为“上帝山”。
听完这个故事后,这几个好朋友十分感动,认为这是他们登过的最让他们难忘和留恋的山。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诗人汪国真的这首《旅行》,道出了旅游的真谛。旅游是一种约会,追寻的是与风景的相遇。旅游也是一种休闲,与风景相遇,碰撞的是一种幸福的追随。
对于旅游者来说,所有的风景都是一种美丽或传说。广阔星空、无垠原野、耸天碧峰、狂暴风雪、翻腾大海等是一种壮美;迷径花草、曲折溪流、春江夜月、小家碧玉、蛙鼓蝉鸣等是一种优美;桅夹仔和鹤洲山、武松和景岗山、张良和黄石寨、万喜良与悬阳洞等则是一种让人感动和感悟的传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是所有的风景都尽如人意,但“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对于旅游者来说,所有的风景都可以成画成诗,变平淡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