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
11234400000039

第39章 哪些因素可能诱发食欲不振?

①血糖因素 食欲来自空腹感。血糖的利用率降低时会产生空腹感,利用率升高时则空腹感消失。

人体的组织细胞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而监视血糖利用状况的中枢在脑部,若脑部感觉到血糖的利用率降低,则食欲中枢会发生作用而引起空腹感。有时餐后过了一段时间,由于血糖降低也会引起空腹感,当然胃里空虚时就会收缩,也会引起空腹感。

②B族维生素缺乏的因素 食欲是直接反应出生理性的要求。可是,有时候身体虽然需要摄取食物,却仍会发生食欲不振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不正确的饮食生活所致。从动物的实验可知,若供应营养不均的饲料时,容易使动物产生食欲减退的现象。

人体内进行养分代谢作用,发挥此一重要功能的是矿物质、维生素、酵素等微量成分。所以一旦微量成分的补给不足时,就会影响代谢作用,此时当成原料的养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就会随之减少。

进一步而言,维生素B1是葡萄糖代谢上不可缺少的,尤其对于健全神经系统机能更不可缺少。一旦供应不足,则胃肠和心脏的作用就会迟钝,且心情也变得忧郁,看起来整个人无精打采。泛酸属于水溶维生素B群的一种。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上,有关物质构成的要素之一即泛酸。所以缺乏泛酸时会促进老化。现代人容易摄取到白色精制的加工食品,而此类加工食品均缺乏微量成分,在人体内更容易引起维生素B群的不足。

③疲劳或紧张 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使胃消化功能减弱。产生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下降。

④酗酒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感受味觉的味蕾,也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雾对胃黏膜有危害,吸烟会引起慢性胃炎。

⑤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如肝病、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不足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