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1233100000051

第51章 细节50增强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

肖伯纳曾说过:“自我控制力是最强者的一种本能。”它是一个人意志和毅力的一种锻炼,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完满结合。是高尚的道德境界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自我控制能正确地摆正自己应有的位置,有效地优化它们的结构方式,能调动自身各种积极因素,并把这种积极因素推向一个极佳的状态。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但自控能力的大小有别,自我控制力强的人思维敏锐、视野开阔,分辩是非能力强。能在纵横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一种极佳精神状态——坚定的信心,振奋的情绪,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讲求实效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逐步成长,就是一个逐步地从“他控”到“自控”的过程。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心理素质正处于易被塑造而未定型的阶段,其思想和行为明显地表现出不稳定性,最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可塑性极大。从现实角度看,我们的孩子正生活在一个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中,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接触面广。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家庭德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力的起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又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作为独生子,家庭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多数家庭教育存在着一种片面地追求知识记忆及积累,忽视对孩子的生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误区。所以,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我控制力在子女成才问题上的重要性,家庭德育教育应侧重于对孩子进行自我控制方面教育,必须懂得从小培养他们的意志凝聚力。

自我控制教育是使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教育,自我控制力是一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由4个方面组成: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

自制力主要表现为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性的能力,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基本成份。

自觉性主要表现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对禁止体验的认识和与看护人期望相一致的动机及相应的行为上。

坚持性表现为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坚持性是幼儿自控结构中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的内部含义与意志特征有明显关系。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控能力。它在幼儿自控结构中居于高层次地位,对于幼儿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人格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1.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而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幼儿对游戏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正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 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控制的策略

虽然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但由于幼儿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我控制时间短,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的技巧和策略。

3. 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

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拜克伯尔等人指出,限制控制下的儿童大多有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限制,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

4. 教师、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行为主义学家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认为榜样在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阿特伍德等人的研究也证明榜样模仿是儿童自控行为的决定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注意当中。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幼儿的言行,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家庭教育历史悠久,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它比之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情感、环境、时间诸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将给今天的家庭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用“唯有读书高”的历史惯性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只单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这种偏见的、狭隘的近功主义家庭教育观点,缺乏应付未来挑战的一种紧迫感,造成了我们的下一代在心灵上的严重扭曲。而把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最重要的精华教育——自我控制教育放在一边,这是当前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个亟待纠正的问题。

第一章 别样韵味,培养女孩的修养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