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48

第48章 正话反说,可以欲擒故纵

俗话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当家长刻意要求孩子怎么做时,往往难以如愿以偿;可是当家长不给孩子设限,随孩子自由行动时,却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表现正是自己期望的。其实,这就是教育孩子的奇妙之处。这就是说,教育孩子不妨欲擒故纵,正话反说,给孩子自由,这样往往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位善于使用欲擒故纵法教育孩子的母亲

我一直认为,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不仅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还要努力总结实践的经验。我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孩子普遍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有自己的想法,正面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大人要孩子往东,孩子却想试试往西会怎样;大人要孩子往西,孩子偏要看看向东如何。针对这种现象,我总结了一个教育方法——正话反说,欲擒故纵。

林林玩游戏有点上瘾了,有一天,他对我说:“妈妈,上学没意思,玩游戏才有趣,很快乐。我听同学说,有人为了玩游戏都休学了,他真幸运!”

听到林林这么说,我并没有生气地批评他,而是说:“哦,是吗?你是不是也想休学在家玩游戏呀?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妈妈可以成全你,你想不想试一试呢?不过你要想好啊,尝试是有条件的。”

林林笑着说:“什么条件啊?不就是让我不睡觉,连玩两天吗?那样我岂不是;累坏了,那样根本就不行。”

我说:“哦,那是以前的做法,现在不会那样了,我会制定一个你满意的游戏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林林说:“真的吗?那太好了,你快点告诉我吧!”

我说:“你既然那么羡慕休学玩游戏的人,有吃有喝,还能休息,我也让你这样做。不过你需要符合几点要求,这几点要求你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林林说:“真的吗,快说啊,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要求。”

我说:“要求很简单,就是你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家里玩游戏,累了可以躺在床上休息,饿了可以坐在床上吃,困了就可以倒头便睡,只是从你决定之日起,你不许上学,不许跟小朋友玩,不许参加任何活动,你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玩游戏上。等你到了18岁,我和爸爸就不再担负你的生活费用和游戏费用。我们的监护责任就到此为止,你觉得怎么样呢?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签个协议,然后到公证处做一下公证。”

林林想了一下,说:“我才不干呢!那样的话我长大以后就什么都不会了,我可不想成为一个只会玩游戏,什么都不会做的人。不干不干!”

我故作惊讶地说:“咦?儿子,你为什么不干呢?你不是很想玩游戏吗?为什么又不同意呢?以前妈妈不给你选择的机会,现在给了你啊!你可要好好把握哦!机会难得呢!”

林林说:“这哪是什么机会啊,简直就是在折磨人。我要学习,我要读书。”

我笑了,说:“哈哈哈,看来你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啊。其实妈妈很理解你对游戏的渴望,但整天只知道玩游戏,不知道学习,真的是不行的。现在认真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啊。”

林林又说:“妈妈,可不可以既学习,又玩游戏呢?能不能两者兼顾呢?”

我说:“妈妈最想跟你说的就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学习是给自己的,所以你每天要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可以适当地玩游戏,但不能超过我们规定好的时间,你愿不愿意呢?”

林林说:“我知道了,我愿意那样做。”

就这样,我纠正了林林一心想玩游戏的错误认识,和林林商量了玩与学的规则,彼此信任着。尽管有时候林林有时也会违规,但事后会自知理亏,便不断改正,我知道他在自我教育中逐步成长!

有句话叫:“物极必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当你要求孩子怎么做,而孩子却不从时,不妨试试欲擒故纵的方法,掌握好时间,适当地纵容孩子的某些心理需求。比如,孩子爱睡懒觉,妻子每天早上都要叫孩子起床,你三番五次批评孩子,也不见好转。这时你可以对孩子说:“以后我们不再打扰你睡懒觉了,你什么时候睡足了,什么时候就起来!”

起初孩子听到你这样说,或许会有些高兴,但是转念一想,他就会明白你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他不可能真的随意睡到满意为止。因为那样的话上课就要迟到,就会挨老师的批评,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给大家留下一个“懒虫”的印象。这是孩子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孩子明白了你的意思后,他不但不会像以往那样认为你很烦,还会轻松接受你委婉的批评和建议,甚至会对你心存敬意、心存感激,因为你让他轻轻松松认识到了睡懒觉的危害。与之相反,如果你对孩子唠唠叨叨,批评孩子:“你这个懒虫,就知道睡懒觉,你不怕迟到啊?真是不成样子!”孩子会觉得你很烦,对你的批评非常反感和抵触,这样他就不可能虚心接受批评,认认真真改正坏习惯。

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可总是对孩子耳提面命、唠唠叨叨。有时候,故意给孩子创造一个不利的环境或条件,让孩子自发式的劳逸结合,让孩子知道你在“放纵”他,反而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教子链接: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当他的行为被父母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尤其是当父母制作出禁止的命令却不加任何解释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因此,教育孩子时,不妨使用欲擒故纵的的方法,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多给孩子尝试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却认知,孩子才会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当然,欲擒故纵要掌握好“尺度”,要因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