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32

第32章 发作时,先让自己保持冷静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屡错屡犯或犯了比较大的错时,一些父母可能会一时冲动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其实是试图用错误去纠正错误,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孩子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的父母甚至会因为冲动而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克制好冲动的情绪,让自己保持冷静。

—— 一位曾经因为冲动而斥责孩子的父亲

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孩子顶嘴。其实也不能说是顶嘴,只不过是孩子对父母也批评的异议,或是孩子的想法被父母误解了,孩子才会见缝插针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有的父母会很生气,认为孩子故意顶嘴,于是火气越来越大,结果孩子遭了殃,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也泡了汤。

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后来我想明白了,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做出公正的评判,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而且批评过程中,当你想发火时,一定要克制好情绪,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来批评教育孩子,否则便达不到批评的目的。

欢欢捧着书坐在那里出神,我发现他并没有翻动书页,而只是装样子。因此非常生气,于是叫道:“欢欢,你这个小混蛋,你在看书吗?”

“我在看书……”欢欢被我粗暴的叫声吓了一跳,本能地撒了一个谎。

这让我更加生气,我提高嗓门,大声吼道:“胡说,你竟然敢骗我,不认真看书,还学会了撒谎。你知道看书时走神是不对的吗?”

“我没有撒谎……”欢欢用苍白的语言为自己辩护。

“你想什么?快说,让你看书你却胡思乱想,太不像话了。”

“我在想学这些东西做什么用?”欢欢鼓足勇气说出了想法,但这句话彻底引爆了我,心想:没出息的孩子,叫你学习你不好好学,还反过来问学习做什么用,我不教训你一下,你是不会学乖的。于是给了欢欢一记耳光,并说:“你简直太不像话了,叫你学习你就好好学,哪有那么多疑问……”

“可是,我不懂……”欢欢委屈地哭了起来。

“有什么不懂的?我叫你学你就学,我叫你学还有错吗?”我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妻子出现了,她把欢欢叫回房间,然后对我说:“孩子不认真看书,正好是教育他的好机会,你对他大吼大叫,还动手打他,教育效果会怎么样呢?”说完后,妻子去安慰儿子了,只有我在客厅里傻傻发呆,深深反省……

半个小时后我醒悟了,我意识到刚才的做法浪费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更糟糕的是我给儿子留下了恶劣的印象。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讨好父亲。我突然惭愧起来,意识到一个孩子之所以变得自私、凶恶、虚伪、懦弱,全都来源于我那种低劣的教育。其实,我那样做根本谈不上教育。

生活中,有的父母就和我犯了一样的错,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带着愤怒的情绪,大声斥责孩子。孩子慑于父母的权威,心里不服,嘴上又不敢说。这样的批评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容易使父母丧失威信,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

批评孩子时,并不是嗓门越大收到的效果越好,声调的高低和收到的教育效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对孩子大喊大叫会使孩子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父母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孩子的脾气不是很好,看到父母对他大吼大叫也可能发脾气,结果一次普通的批评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甚至变成负数。

批评孩子时,父母首先要冷静下来,要端正心态,既要当好孩子的家长,又要当好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听众。在平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误的同时,还应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要使孩子产生亲切感、平等感、信任感,孩子才会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愿意接受父母的劝导教诲。这样孩子才会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教子链接: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语气、表情和目光无足轻重,只要好心就足够了。要知道,粗暴的批评态度是孩子不愿意看到的,粗劣的批评是难以被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的。不妨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这样有助于保持融洽的亲子关系,也容易达到批评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父母批评孩子之前,最好先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