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11233000000021

第21章 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你真笨。”给孩子播下“笨”种,就很容易结出“傻”瓜。所以,奉劝天下做父母的,请不要再说孩子“笨”了,因为骂孩子“笨”是对孩子的心灵的摧残。长此以往,孩子受父母的暗示,可能会真的变“笨”了。

——一位曾经说过孩子笨的母亲

每位父母都知道自信对孩子的重要性,却又在无意识中消磨孩子的自信,塑造孩子自卑的心理。比如,不少父母一生气就对孩子说:“你真是个笨蛋。”我曾经也干了这样的蠢事。后来我知道:再笨的孩子也有聪明的地方,再聪明的孩子也有笨的时候。说孩子笨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周末,我带儿子欢欢去一个新开的儿童游乐场玩。欢欢玩得非常高兴,表现也很不错。中午休息的时候,欢欢不小心把水弄到了裤子上,我让他把裤子脱下来摊开放到太阳底下的草草坪上晒干。我说了几次,欢欢都不知道怎么放,总是把裤子随便丢到草坪上,这样裤子就缩成一团。

我一时气急,竟然连续说了两次:“你真蠢!”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好在欢欢还不太明白我的意思,但是看到我生气的表情,他也很泄气。不过仍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看我怎么教他,认真听我说明。

随后,我陪欢欢玩一个转盘游戏。我见欢欢玩得特别开心,就尝试着去玩,可是我没有玩过这种游戏,不知道怎样才能使椅子转起来,就随口问了一句:“这个怎么转呢?”欢欢非常聪明,他一下子就教会了我。

看到我顺利地转起来,欢欢高兴地直拍手。而我却没那么高兴。因为我想起刚才说欢欢“蠢”,其实欢欢很聪明,只不过我刚才缺乏耐心,才说了那句不该说的话。我在心底真的想给欢欢道歉,但我知道欢欢还不太明白。所以,我当时下定决心,今后再也不会说他笨或蠢了。

可能是因为我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者不了解未满4岁的孩子能做什么,所以当我看到孩子笨手笨脚时,情急之下那些不该说的话就会脱口而出。由此,我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父母经常不假思索地对孩子说:“你脑子笨。”类似的话还有“你是榆木脑袋”,“你是猪脑子”,“你简直是傻子,谁都比你聪明”等等。父母的心情能够理解,往往是因为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所以感到生气才说出那样的气话。当然,也不否认有的父母确实认为孩子的脑子不灵,所以才发泄一种不满。

科学研究表示,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经过努力能跟上班的,智力都属于正常,根本不存在笨的问题。如果父母经常说孩子蠢,说孩子笨,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我太笨”的心理定势,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会影响孩子思考的积极性。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相信自己笨,眼神便会失去光彩,言行举止也会随之“笨”起来。在课堂上,老师如果出一道题目,说:“同学们,这道题目有点难,大家好好想想。”这时相信自己笨的孩子马上会放弃思考,他会想:“这道题目我不会,我笨呀!”如此一来,孩子就不用脑思考,那么真的可能变得越来越笨。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个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如果父母经常说孩子蠢,那么就会强化孩子“自以为愚笨”的思想。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书中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巫婆把一位美丽的公主关在高塔上,每天公主只能见到巫婆,而巫婆经常对公主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谁见到都会被吓跑。”渐渐地,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认为自己真的很丑陋,于是害怕被人嘲笑,也就不敢逃走。

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貌美的公主,就把她救出来。这位公主对着镜子看自己,才发现自己非常美丽。

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无意中就充当了 “巫婆”的角色。但是父母自己却不知道,因为他们说孩子笨,是出于一种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比如有时父母在外人面前谦虚地说:“我儿子不行,脑子笨。”有时候父母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你真笨,看林林多聪明。”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被大量的负面暗示淹没,当孩子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于是,这就可能造成孩子在主观心理与客观后果上的恶性循环,越是认为自己笨,就越是看到不好的结果,看到不好的结果,又会反过来让孩子在主观上觉得自己更笨……如果恶性循环,后果可想而知。

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经常用一个词给某人标定,往往会使某人顺从你给予的标定,做出相符的行为,尽管你的标定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合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标定的假身份往往会成为某人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在幼儿身上特别明显,因为孩子往往通过别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所以,聪明的父母不该抱怨孩子笨,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虽然你数学成绩不好,但是你写作能力很强,我相信你能行。”“你能学得更好”,“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骄傲”……

教子链接:

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在父母说他笨的时候,会用不太自信的声音捍卫着:“我才不笨呢!”但是,随着父母不断地“播种笨的种子”,孩子渐渐放弃了捍卫自尊,开始相信自己笨了。直到有一天,父母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同学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这就是心理作用的结果。所以,请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要多鼓励孩子,相信孩子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