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最好用温和的口气与孩子平等协商。即使孩子犯错了,父母也不应命令孩子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为那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找不到平等感觉,孩子会很沮丧。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即使你在批评他的时候,他和你也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才会尊重你的批评教育。
——一位不用命令口气跟孩子讲话的母亲
看到孩子把玩具乱扔时,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不能把玩具乱丢,快点把玩具捡起来!”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是不悦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说:“玩具乱丢不是一个好习惯哦,来吧,我们一起收拾玩具吧!”你会发现孩子会笑呵呵地参与进来。这就是商量口气与命令口气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的差别。
由于一直比较关注亲子教育,因此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很少用命令的口气批评孩子。正因为这样,我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和谐,我感到非常幸福。
有一天,女儿丽丽放学回家晚了,看到女儿回来了,我赶忙走到她的身旁,把她的书包取下来。我告诉女儿,“妈妈在窗口看了很多次,盼着你早点回来,谁知道你不但没早点回来,还比往日晚了半小时。”丽丽带着歉意说:“妈妈,对不起啊,我陪同学买东西去了,所以回来晚了,你能原谅我吗?”
我笑了笑,说:“丽丽,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相信你不会惹麻烦,但是妈妈牵挂你,担心你遇到了交通方面的问题或是其他什么事情。以后,如果有事不能按时回家,你最好打电话回来说一下。”
丽丽高兴地亲了一下我一下,说:“妈妈,我知道了。”
类似的事情经常在我与女儿之间上演,虽然多数时候是因为女儿做得不对,但我基本上能温和地与女儿商量,使女儿能感受到我对她人格的尊重,感受到她与妈妈在地位上的平等。这样使得每次批评教育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父母喜欢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喜欢用命令的方式批评孩子。比如,有的父母喜欢摆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说:“作业没做完不准看电视!”“听到没有?叫你睡觉呢!”“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当孩子惟命是从时,父母或许会感觉不错。可是渐渐地,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吃这一套了,他会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命令当做耳旁风。如果父母责骂孩子,孩子很可能会与之对抗。
命令会让父母的教育行动没有回旋的余地。打个比方,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孩子偏偏置若罔闻,只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时也拿孩子没办法。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发现不听父母的话也没什么,那下次他就不听父母的话了。
或者说,当父母发现孩子不理睬自己的命令时,强硬地斥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孩子会就范,但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了坏印象。因为孩子也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如果父母强硬命令孩子做某事,还要骂他,甚至还要打他。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孩子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不会那么喜欢父母了。
如果父母懂得孩子的心理,不命令孩子怎么做,而是对孩子说:“呀,这东西真好玩呀!可是时间不早了,乖孩子要早点去睡觉哦。要不你再玩10分钟,再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孩子乖,又是用征询的口气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了,也许孩子还没玩10分钟,就自觉去睡觉了。而且这样给父母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激得父母为了维护尊严而大动肝火。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认为,要想和孩子沟通,父母需要学会从孩子的观点来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她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好好和孩子说话。”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无数家教事实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姿态来批评教育孩子,不但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只有转变姿态,放弃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感到平等,才会接纳批评。
教子链接:
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支配来支配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退缩的性格,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当然,也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孩子经常与父母顶撞,逆反心理增强,不利于孩子将来与人相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给予自己尊重和平等。这就是说,父母若能放弃命令式的口吻,对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增强孩子的主见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就事论事 上纲上线 唠唠叨叨 允许辩解 搞清原委
批评孩子应把握“尺度”,尽量做到适可而止,宜就事论事,忌上纲上线、唠唠叨叨,同时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这样便于搞清事情原委,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