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大人是这样炼成的
11232500000017

第17章 制订目标要合理,要注意循序渐进

这里有一个关于两个目标的故事:一个年轻人,有一个很大的志向,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磁壁。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汽车工业巨头福特遇到了这个年轻人,看他有大志向,对他很是欣赏,所以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一问却把福特吓了一跳,原来这个年轻人的目标是赚1000亿美元,超过了福特现有财产的100倍。

福特门这个年轻人:“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是我觉得那样才算成功。”福特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那么多的财富,会威胁整个世界的,我看你还是考虑清楚吧。”福特觉得年轻人的目标太不现实了。劝了年轻人后就离开了。在这以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年轻人。一天他突然又遇到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10万美元,还差10万。福特听后微微一笑开始帮助他。年轻人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他就是美国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伊。伊利诺伊的两个目标让我们意识到:过高的目标有时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有,那只是一种幻想;而靠努力奋斗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树立的正确目标。同学们在定目标时需要量力而行,懂得放弃不可行的目标,如果你定的目标是每天背5000个单词,这样不现实的目标一定要放弃。

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都是浪费时间。如周末的时间,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间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大家都知道,吃饭时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一口吃饱。制定和完成学习目标也是一样,要一点一滴地做、一点一滴去完成。我们的实验证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只要自觉地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就不仅仅在校期间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走上社会之后也一定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自己的远大理想才能实现。

智慧小故事:

马和驴的故事

唐太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彼此是最好的朋友。平时马在外面以拉车为生,而驴则在磨坊以拉磨为业。贞观三年,唐僧受观音菩萨点化来到长安城磨坊里,问马和驴谁愿意跟随一起去西天取经,驴子一听说去西天,就自作聪明的认为去西天就是到极乐世界,那可是个要命的活咧,于是乎吓得在地上打起滚来,这也就是驴打滚的由来。而马却自告奋勇,一马当先跟随玄奘法师前往西天印度求取真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凯旋归,取回了真经,修成了正果。马来到故地看望仍在磨坊里拉磨的好朋友驴子。马对驴子讲述了这次旅途的经历,讲它如何跨过浩瀚无边的沙漠,翻越高耸入云的山峰,穿过惊险刺激的森林,征服危险的妖魔鬼怪,和见识了异域列国的风土人情,听完这些神话般的故事,使驴子目瞪口呆,羡慕万分。并且面带尴尬地说:早知道有那么多的经历和见闻,当初就不该驴打滚的。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取经的时间里,你也一步都没停过,我和你跨过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不同的是,我想改变命运,所以抓住了机会,始终抱着一个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才休得正果。而你却安于现状,想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追求,失去了机会,每天混日子,过一天算两个半天,所以一生只有围着磨盘打转的命,永远难成正果。

驴子听后,悔之当初,遗憾终生。

小贴士:

马和驴最大的不同就是目标不同,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则小故事启迪我们:一定要有目标,而且是符合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