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学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沟通技巧
11232300000097

第97章 设法找到共同点

在与陌生人初次交谈时要主动寻找话题,这样才能在交谈中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要寻找能让双方产生共鸣的话题,“粘”住对方。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社交圈,其实都是以自己为原点,以共同点(年龄、爱好、经历、知识层次等)为半径构成的无数个同心圆,共同点越多,圆与圆之间重叠的面积越大,共同语言也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共同之处包括彼此家乡、熟人、兴趣、爱好等。因此,在与陌生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共同点,并不断地把共同点扩大,对方谈起来才会兴致勃勃,谈话才会深入持久。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呢?(1)察言观色,寻找共同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或多或少都能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共同点。

一个退伍军人在回家探亲的长途汽车上同一个陌生人相遇,两人的位置正好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个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个退伍军人感到这个陌生人的绝活儿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待过吧?”“嗯,待了六七年。”“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交谈起来,后来两人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建立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双方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上的。

当然,通过察言观色发现的事物,还要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2)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打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发现对方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

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个人问另一个人:“在什么地方下车?”“终点,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到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

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挖掘进而产生效应。

(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去朋友家做客,遇到有陌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以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位是县物价局的科长,一位是“县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为这对陌生人作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话题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逐渐变得熟悉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陌生人与其他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个在南海舰队服役的军人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并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另一个顾客也是苏北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也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渗透着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各自买了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交谈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听到对方一句家乡话而形成的结果。

可见细心揣摩陌生人的谈话确实是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并不困难,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双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更深一层的共同点,这样才能如愿以偿。

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同在一位朋友家聚餐,经主人介绍认识后,两个陌生人交谈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双方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有共同点,于是二人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讨论,他们从某些令人发指的事件,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社会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近,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