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古城平鲁,因地极冲要,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山西巡抚郭镗、总兵范瑾、太监汪直、陈政始题奏设卫,宪宗皇帝准奏命下,指挥王升受命筑城。城池土建工程及城墙夯筑于当年完成。因卫城肇建伊始,设施尚不完备,所以治所与行都司大同同城。当时为防范蒙古部落的侵扰,沿九边设置卫所以便利指挥调遣,驻重兵防守。按明初定制,“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明史·官职》)。平鲁卫领井坪守御千户所,统卫城、迎恩、败虎、阻虎四堡,为大同西路。弘治十一年(1498年)平鲁卫守备关祥、指挥燕瑛砖包东西城垣。隆庆六年(1572年)参将袁世杰、赵宗璧砖包南北两面。万历三年(1575年)告竣。《朔平府志》载,平鲁卫城墙垣“周六里三分,高连女墙三丈六尺,门三,东东作,西西成,南南讹,各建楼于其上,外各为月城。东月城内有草场为牧马地。”北城“倚山为固,后建敌台,角楼四,腰铺十五。”城池俨然西路军事指挥署府,功能齐全,壁垒坚固,威严不可侵犯。弘治十三年(1500年)蒙族部落火筛连续发兵犯境后,正德元年(1506年)、八年(1513年)蒙族达延汗先后南犯,从嘉靖六年(1572年)到三十年(1551年)蒙古部落首领,抢劫掳掠,以致民族间战争不断,关系紧张。因此,嘉靖中(1544—1545年)徙治老军营(平鲁城),再筑城垣,建月门,修角楼,城内街道重整为四大街、八小巷。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南关外筑土墙、坝门。城内署衙、兵营、边库、寺坛、祠庙和沿街商铺字号星罗棋布,四大街、八小巷整齐壮观,靖边雄城名副其实,对蒙古部落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从那时起,奠定了这所边塞卫城地处前敌的军事历史地位,为后来人寻觅那段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岁月,回味边塞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故事,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留下了时间、空间多元结合的历史真实。而正是这种定格的历史真实,为这座边塞卫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推移和古城旅游资源开发,凤凰焕彩,古城生辉。平鲁卫给世人展现了一个大山历史名城形象,彰显历史军事文化与古城社会文明的魅力。
古城平鲁相距区府井坪40公里,群山相夹的109国道直通,交通便利。古城四周青山合抱,东连魁星山,西界北岳山,南傍骆驼山,北依王化山。为典型的山地自然气候,一年四季景色秀丽宜人。城内古中陵水纵贯城池,自南向北蜿蜒出城。整个城郭借自然地势,形如凤凰展翅,故称凤凰城。古城相距长城20公里,平面呈方形,边长约750米,东、北二墙基本完整,并存留少量包砖和石料,东、西、南门瓮城较为完整,城内明代的街道布局和少部分古建筑依然保留原样,在西大街中陵水畔保存有明代建筑“文佛阁”遗址,阁楼深邃的洞础,刻石保存完好。在东五道街保存有明代“参将署”二层砖木楼一座、精美砖雕壁一座。古城早在清朝鼎盛的康乾时期,城垣雄伟,雉堞规整,街巷齐整,市井繁华,庙宇辉煌,气象恢宏。共有寺庙、楼阁、厅坛、坊表60座,尤以北城北固山寺庙建筑群著称,是平鲁古寺庙建筑之最。旧时即为塞上名城,迁客骚人,官吏商旅,兵学士绅,凡边塞之行,都慕名游历观赏,题赋词章,脍炙人口。
平鲁历史文化的魅力
一、城内庙宇楼阁坊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城东南有三王庙、奎星庙、东岳庙、观音阁、岳庙;城西南有安福寺、北岳行宫、风云雷雨坛,三门牌坊中间坊额题:“中外雄镇”,两边坊额分别题:“锁钥封疆”、“薰风时来”。有纪念明代大同总兵刘汉的“云中良将坊”、纪念明代昌平总兵计辅的“畿辅元戎坊”。城南有南城门楼、社稷坛、弥陀殿、禹王庙、药师庙、释王庙、三义庙、桑树园;城东有东城门楼,城西有西城门楼、关帝庙和兵备道坊;西五道街有五道庙,东三道街有大戏台;城中心街东南西北有四座牌楼,分别按方位题“东护神京”、“西瞻汾秀”、“南通全晋”、“北镇天山”,尝为壮观之景。东街有文庙,庙前立文庙坊,上题“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老爷庙、县署大堂和佑文坊、纪念明代武进士萧铗的武进士坊;西街有老爷庙;城西北有财神庙、邑厉坛;北城钟楼街有城隍庙、财神庙、土地祠;城东北有圣母庙、接官厅。
二、城内军事遗址:古城平鲁明置卫前就设老军营,屯军驻防,兵甲云集。除城墙及其敌楼墩台外,城西南有草料场;东六道街有参将署;北城有操场、赛马场,城东有中军守备署、军仓、校军场、点将台。
三、古城历史考察观光遗存:北固山历为平鲁人文自然相结合的一大景观。因其得天独厚的形势和在九边之重的地理影响,统治者为彰显其德治仁政的力量,文治武功渐臻合一。雍正三年置县后,推八景之举,“固山巍焕”、“石碧龙迹”、“奎星映照”、“恒岳峙屏”四景俱出古城凤凰,雍正进士平鲁县博,儒学教授王旸分别有题诗。知县王杜诗赞《固山连云》:“突兀挺奇峰,云气暗日夕。疑有列仙居,欲往迷咫尺。”
北固山千佛洞为山寺盛景,驰名塞上。王杜题诗《灵崖千佛》:“古佛静如石,森森坐深洞。稽首闻妙香,迦陵时一哢。”
四、极边晋商发祥地:古城平鲁卫早在明代洪武初朝廷出于靖边需要,即驻屯重兵。为解决边防给养,无论民或商凡为充裕边储之举,都受官府保护。同时太祖皇帝于“洪武三年(1370年)以边军屯田不足,召商输边而与之盐,富商大贾悉自出财力募民垦田塞下,故边储不匮”(《明史·兵志》)。实行“开中盐法”,极大地刺激了平鲁本土商民和关内晋商储边的积极性。平鲁卫除驻军外,最多的人群是本地和外地“中盐”做买卖的商人。因此成了众多通过白兰口和七墩口出口北上内蒙贸易商人的中转站,为后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清朝定鼎,拓疆千里,圣朝恩威,剑甲常闲,平鲁卫做为县署重地,商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古城大街字号门店相接,略无阙处,“官之复商者不乏其人”。以商贾大院和著名商号为代表,先后出现了杨家大院、黑家大院、计家大院、郑家大院、庞家大院和四庆隆、真永兴、光裕厚、德和店、荣升厚、中和堂等。许多商人在此捐资修庙筑殿兴学,以致北固山和整个城内庙宇星罗棋布,烂然辉煌。县学明伦堂、敬一亭、固山书院声名遐迩。一定意义上讲,是这座古城成就了诸多在这里贸易发迹的商人,也是众多商人为这座边塞古城注入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了魅力。
世间有门千千万,光景迥异万万千。豪门森森深几许,寒门凄凄风和雨。
空门了觉由是悟,玄门幻境彩虹飞。惟有卫城煌煌门,严疆锁钥壮国威。
胜迹遗存北固山历为平鲁人文自然相结合的一大景观。因其得天独厚的形势和在九边之重的地理影响,统治者为彰显其德治仁政的力量,文治武功渐臻合一。雍正三年置县后,推八景之举,“固山巍焕”、“石碧龙迹”、“奎星映照”、“恒岳峙屏”四景俱出古城凤凰,雍正进士平鲁县博,儒学教授王旸分别有题诗。奎星山在古城东南,日迎第一缕朝霞。王杜触景生情,题诗《东岳迎晖》:
天鸡一声晓,初日照扶桑,苍苍东岳秀,万象含晴光。
又为北岳行宫题诗:
神宫倚崔嵬,日色灿金碧,绛节拥云车,飒沓风雨夕。
军事遗址古城平鲁明置卫前就设老军营,屯军驻防,兵甲云集。除城墙及其敌楼墩台外,城西南有草料场,东五道街有参将署,北城有操场、赛马场,城东有中军守备署、军仓、校军场、点将台。
楼阁坊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城东南有三王庙、奎星庙、东岳庙、观音阁、岳庙;城西南有安福寺、北岳行宫、风云雷雨坛、三门牌坊中间坊额题:“中外雄镇”,两边坊额分别题:“锁钥封疆”、“薰风时来”。有纪念明代大同总兵刘汉的“云中良将坊”、纪念明代昌平总兵计辅的“畿辅元戎坊”。城南有南城门楼、社稷坛、弥陀殿、禹王庙、药师庙、释王庙、三义庙、桑树园;城东有东城门楼,城西有西城门楼、关帝庙和兵备道坊;西五道街有五道庙,东三道街有大戏台;城中心街东南西北有四座牌楼,分别按方位题“东护神京”、“西瞻汾秀”、“南通全晋”、“北镇天山”,尝为壮观之景。东街有文庙,庙前立文庙坊,上题“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老爷庙、县署大堂和佑文坊、纪念明代武进士萧铗的武进士坊;西街有老爷庙;城西北有财神庙、邑厉坛;北城钟楼街有城隍庙、财神庙、土地祠;城东北有圣母庙、接官厅。
古城开发凤凰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围绕北固山寺庙复建和创新展开。平鲁区委、区政府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老区古城品位出发,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着力边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2007年9月12日,决定投资1.8亿元大规模重新修建北固山景区,其中寺庙复建投资6000万元,包括城墙修复、西城门复原、古城大街整治、新建中陵街等,景区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2008年8月28日工程奠基全面开工。千佛洞、孔庙、城隍庙等第一批复建庙宇重新在北固山半山腰原址上展现新姿。古城山色涵静照,凤凰展翅绕灵台。圮废久年的北固山岁逢盛世升平,以此为开端,百废待兴,一派欣欣向荣。顶部后柁檐上观景台按古代巡视敌楼修建,雄伟壮观。登台放眼,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观天观地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四面苍山如海,朝晖夕映,气象万千;俯首皆拾古城遗韵,市井怡然,浪里白烟。拾阶而上,佛光普照,琼楼玉宇尽臻天人合一之妙,绝顶祈福,神思凌空浑然圣贤古哲之风。君行千里赏北固,一定会让你怡然自得,自在闲云,流连忘返。
复建的北固山按千佛洞、显圣顶、聚仙岩三大块设计进行,集佛、儒、道于一山。顶峰道观建真武阁,真武大帝塑像踏龟舞蛇。由于山势挺拔,368级汉白玉雕栏石阶自下而上直达道观先天八卦景点。每登一步,抬头一望,置身如在三千界,举首还多在上人,目标始终就在眼前。八卦图形用天然黑白大理石镶嵌,乾坤坎离巽兑艮震无限轮回。演绎“清静无为”、“少和寡欲”、“慈俭仁爱”真谛,教人忠孝诚谦、去恶复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道观东阙建关帝殿、吕祖殿、三官殿,西阙建护法殿、财神殿、药王殿。正门牌楼北极星辉耀,凌虚南天。复建后的千佛洞、真武殿为北固山庙宇之最,瑰丽壮观的庙宇殿堂在满山松柏的映衬下,流光溢彩,浮岚生烟。晨钟歌佛聚百鸟,暮鼓颂经引凤凰。月中香桂薰楼台,中陵流水弄瑶琴。边塞古城,名山名刹浑然一体。
凤凰展翅凤凰城筑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是大同西路军事重地平鲁卫的所在地,坐落于三山拱抱之中。筑城之始,川原相度,因酷似展翅翱翔的凤凰而得名。城池北部紧偎北固山,北城墙将该山南半部分圈于城内,北半部分作为阻敌之天然屏障,并在山顶筑敌台一座,所谓“依山为固”。
东城墙自东城门迤南随山势斜走向上,最后收于奎星山半山坡,筑角台并建楼于其上。西城墙自西城门随小南山走势逐渐升高,收于山,筑敌台建角楼。两山对称相望,状如鹏翼,凭坚固的城墙互为依托。南城墙则处于双山夹峙当中,开南门并筑月城,月城外又筑关城一座。
站在城南2公里的北岳山上眺望古城,借势倾斜向上的东西城墙宛若一双凤凰的翅膀,南关城则是凤凰的头部,南关门东西两侧精工凿砌两眼对称的古井恰似“凤眼”。古城形制活脱脱一只南翔的凤凰,因此几百年来,一直伴随平鲁古城的另一个别称便是“凤凰城”。
置身北固山上,环顾连城对出的青山,俯瞰城池浪里白烟,悠然乘凤吹箫,驾祥云在天阙。
钟楼街新貌北固山南麓迤东为钟楼街,因旧时在街中心建钟楼阁,上悬合金铸大钟声闻四达而得名。街道同东城门相接,全部为新建的清一色仿古建筑。凤凰城镇政府大院紧依北固山麓的景区广场,完全仿照清代县衙格局兴建,四合院大门为过厅、外建小广场,内连天井院,正对过厅建琉璃照壁。照壁用田黄石精工雕琢凤凰展翅翱翔形象。背面刻凤凰城记。所有的房屋建筑全部青砖垒砌,青瓦覆顶,古色古香,庄严气派。特别是登上北固山观赏,脊瓦连波,巷陌涌浪,山水相恋,直奔眼底。大院往东,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牌楼,上嵌“凤凰村”匾额,彩漆焕彩,丹书流火,灿然夺目。周围全部是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形成了极具特点的仿古一条街,再现了清代隆兴时期民恬物熙,商铺林立的古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