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鲁旅游志
11229100000042

第42章 人马山

平鲁地处晋北黄土高原,山峦连绵,丘陵遍地,沟壑纵横。西部南北走向的管涔山脉为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分水岭。属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阳春三月,乍暖还寒;莺歌燕舞,桃李夏荣;丽日高照,秋风白云;三九严寒,雪闭山门。年平均气温5.38℃,年平均降水495mm—500mm,年平均无霜期116天。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

境域自然风光以西部山区的管涔山脉和东部山区的洪涛山脉为主要大山景区。中部则是以太平山、棋盘山人工造林为主的生态旅游区。这一方山水,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人文景观,为这块热土增加了深刻内涵。到平鲁大山一游,会使每个游客震撼。山里人淳朴的民风和乡土风情,与北国雄浑的自然风光天人合一,物我相融。不切身体验是不会领略到这里的得天独厚。

一踏上平鲁这块土地,不管你是哪里人,第一印象无疑是山,并感叹这是个崇山峻岭、岗阜环险的山区。出井坪沿连接晋蒙的公路北上30公里,越天门山、瞭高山、青阳岭,在古屯军地郑家营接109国道,约一个时辰可纵贯区境北部。如北上绥蒙呼和浩特或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经凤凰城(平鲁城)、泉子坡跨越外长城口隘——白兰口即进入内蒙古清水河县。即使走马观花,也是一次绝好的甚至是难忘的大山旅游。你会惊异地发现这里的山与其它地方不同。遍地春笋,不仅没有一个一致的走向,且纵横交错,平缓中见突兀。特别是当你登上山顶远望,景象可不一般,苍山如海,涌浪连天;眼前则平阔的草甸犹如肥沃的平野,驱车跑马,有惊无险。信步放眼,极目万里,思接千载。

平鲁的大山、黄土高坡以及浓郁的边塞风情,平鲁的溪泉、湖海以及富饶的煤炭资源,平鲁的山寺胜迹、榛莽丛林、百鸟花卉以及紫霞氤氲的生态园区,构成了别开生面的自然风光旅游和山地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愈来愈成为久居喧嚣的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朴素的山乡生活,感受自然宜人的原生态气息的绝好去处。有道是“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诚邀朋友平鲁来,边塞盛宴为君开。群山海酿温情酒,青峰颔首举金杯。山鲜珍馐百味长,暑酷熏风纳清凉。野游绝胜礼佛路,高香祈愿福寿长。

人马山海拔1834米,植被葳蕤,树木森森。山上巨石嶙峋,千姿百态,奇中毓秀,秀里显奇。驱车从井坪沿井万公路西行,约1小时许到东昌峪,由村东徒步一里到寺儿沟,此处正对东昌春峪壑口,有古寺遗迹,寺内出土多枚新莽政时期的“大布黄千”布币。山泉从峪口涌出,清冽甘甜,为天然优质矿泉。鉴定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传说以前一直被人们呵护为“圣水”。沿山泉溪畔进山,山涧曲径穿人马山北麓松林,约1里许,上山顶北折,即见怪石群,方圆1平方公里的山顶,景致环生,张弛错落,各有千秋。近观一石一景,偃仰反侧,岿然耸立,风雨不动。或人或马,栩栩如生,登临顿悟天造化之神工。远看碧玉连山,浮岚出岫,风起浪涌,万籁有声。人人马马,旌动连营,和山之阴东昌峪古校军场相得益彰,为古战场平添一种发人幽思的怀旧感情。

神龟下山一进入景区,便有神龟下山相迎。千年古龟伸头迈足,背驮石直径3米,重约千钧,张目驰神,稳步走来,异石奇景绝伦。驭神龟百步,天柱峰雄踞眼前,远看如一尊巨兽守望,让人神思飞荡,惊心动魄。近看,巨石高10米,周15米,罅缝中生灌木摇曳,拔地插天,斑斑驳驳,默默无言,瞰群山而小五岳,大有一种“山登极顶我为峰”的气概。

七仙拜寿过天柱峰前行百米,一幢石壁挡在眼前,高约5米,远看宛若一群仙女下凡,在山岚中轻盈地飘动,走近七组巨大的山崖,顿觉身在此中不是客,也作仙人拜寿乐。此时的你体贴石壁,张臂仰颈,屏息闭眼,山不醉人人自醉,不是仙人也成仙。

双峰挂月当你流连在仙人拜寿之中,不觉又见双峰挂月。往东南折不远的地方松涛浮动处,两个等高约20米左右的巨大山峰相拥,中间露着一个缝,阳光射进来,在前边的地上和树上,留下一道嫩绿发白的光影,就已有趣极了,仿佛石动、风动、光动、树动。更主要的是旅游到此,心境无限眼界宽,在自然的动静交织中按捺不住神动心怡。如果能在特定的时令遥看双峰挂月,那简直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是满月,无论中秋还是其它时节,有如蓬莱仙岛捧玉盘,双峰尽绕金丝线。月驻月移仙人界,金碧辉煌一线天。双峰间云霓焕彩,耀眼的光芒如迸出的千把万把金梭银梭。如果月上弦或一弯勾月下弦,挂在双峰,不管横看侧看,还是远观近观,光影之间云神雾仙,就把你拽回奇妙的梦幻童年。

仙人界转过天象台,百步之遥,进入仙人界。该景区以众多怪石,奇石组成,是远眺人马山自然天成战阵列布、人马熙攘的主要景点。有天书碑毅然矗立危岩之上。高6米,宽4米,碑额缺失一块,传说是被天狗啃掉的。神话传说中,天书碑无字碑是镌满字,原是天廷玉皇大帝花园的观赏石景,各路神仙际会,无不在赏景中品评乾坤轮回,考究碑文万古千年的事情,往往是各有精义,流连忘返。悠闲自在惯了的天狗不识字,也不知究竟,愈见仙人附庸风雅,愈不安宁狂躁,于是偷偷地把碑上的字啃掉,还厌恶地啃掉一截碑额。玉帝知道此事,气愤地把天狗逐出天廷,变成人马山上的一块顽石。被损的天书碑也随天狗从天廷花园掷入人马山,并点化天狗恪守这块无字天书碑。因此景点也就有了天狗石懒洋洋地匍匐在那里,有了“天狗看碑”和“天狗认字不端详”的佳话。

将军看山将军看山是人马山风光中罕见的奇石景观。汉将军头像形状的巨石临危崖侧立,活生生一座天然雕像,高7米,宽4米余的将军石临风远瞻神情逼真,瞪着眼,嘴里似乎呼喊着士兵冲锋陷阵,威严不可侵犯。触景情生,游人不仅联想到边徼之地,古战场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悲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史良将幻化石,一身豪气一身胆。

瀚海天象台该巨石景观呈阶梯式组合,第一层和第二层基座石光洁如砥,巨大的石块紧紧钳着天象台,周25米。台呈方柱体,周长15米,高5米,面向乌龙山。登台环望,群山连绵,浪起白烟,方圆百里山川飞来眼底,风云雷电,暴雨骤雪,四时梦笔生花。天象台正对北极,游河汉而捷足先至,摘星辰则妙手可得。亭午夜分,日月天光,尽揽怀中。

天书碑巨石石面锈蚀斑驳陆离,就像是着意打磨过一般,自然美中夹着一种神奇的魅力,如泰山压顶般竖在碑基上,像要随时塌下来。游人到此不免担心,其实不然,风吹雨打,雷霆轰击,惯看往事千年。正是:谁说天书难识辨,我言谶纬自释然。物华天宝载厚德,神灵在心万物端。

惊蛇入草蟾蜍、大蟒惊蛇入草,栉风沐雨,四季奇趣横生,为灵山献瑞。吉祥人马山仙人指路,旅游更胜一筹。

飞来石奇景位于仙人界东侧崖畔,不规则的巨石径约3米,高4.5米,天外飞来,稳稳当当置于崖头半凌空状态的巨石上,四周留出磨盘一样的一圈。站在上边拍照赏景,群山窥边,古塞冲要,无限风光,尽在险峰。

站在仙人界近瞰,东昌春峪、雕窝坟、小总兵墓等景点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其中东昌春峪四时风光旖旎,山中鸣泉汩汩,溪流潺潺,草药芬芳;朝晖夕阴,日月熔金。山村水郭,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十里鸡鸣狗叫,归暮牛羊撒欢。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园恬静优美,处处诗情画意。清知县王杜撰诗咏《东昌春峪》:“岩谷少莺花,春光此地住。愿携素人心,采药忘朝暮。”

天眼石呈椭圆形,巨石高约丈余,上部自然形成酷似眼睛一样的空洞,长约1米,山间雾气不时从洞眼溢出,水气日久天长因洞眼气流作用,使巨石长满铁锈红藓苔,如同深海珊瑚结晶,更有石缝之中生长的棘藤,轻盈地舒筋展叶,袅娜多姿,远远看去,红中滴翠,青里泛绿,美不胜收。万物慧眼俱有神,灵石更显眼神奇。

鹞子眠云鹰坐兔鹰鹞山紧连人马山,海拔1685米,位于下水头乡东北,从黑驼山驱车需约40分钟。从人马山南侧亦可上山,也可从人马山顶直达。山势崚嶒,山崖罅缝多栖息猛禽老鹰、鹞子。春季凌风,鹞子翻身,矫健异常,闪电般扑击逐食山雀,叹为观止;暮秋鹰击长空,或振翅翱翔,或纹丝不动地安眠白云听风,或觅见猎物盘旋跟踪,突然如闪电般地俯冲捕获,为大山增添了灵动绝妙的美景。“快鹰下鞲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鹰坐兔”将大山风景推到极致。在神奇的鹰鹞山旅游让人酣醉,边关月明清似水,难比鹰鹞枕云眠。山鹰盘旋不去,犹如游子魂梦流连。大山的景致能让你童年的梦梦到中年,年轻的思恋珍藏到生命的永远。

雕窝坟雕窝坟亦称总兵墓,位于人马山北麓东昌峪村东一公里处。该地山环水绕,四围青山合抱,为清康熙年间赐封江南广东顺德总兵刘诏之墓。墓地占地2500平方米,墓室封土前方立御赐蛟龙碑额的功德碑。墓地前建青石牌坊,三檐石凿,神兽滴水,并列石阶阔绰。神道两旁仿汉唐石雕石人石马,有很高观赏价值,为平鲁古墓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