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鲁旅游志
11229100000041

第41章 六郎寨

从黑驼山绕过松林从山脊北折二里到六郎山,山势南北走向,北峰东侧有一处石垒兵寨遗址,断垣残壁历经风剥雨蚀,久年风化呈乳白色,相传辽宋时代,为抵御契丹对雁门关和宁武关的进犯,杨六郎延昭曾在黑驼山北侧安营筑寨,故称六郎寨。兵寨与青黛色山体迥异,十里可见。登临遥望,眼界辽阔,平朔山川,尽收眼底。

管涔雄秀黑驼山,晴岚雪岭浮云端。丰王金鸾系狼蓑,六郎兵寨销尘烟。

白桦浪腾溶溶月,松涛流霞阵阵寒。雅兴慕名采灵药,胜境登临赛神仙。

六郎寨访古,探寻辽金时期战争历史,研究古战场文化,是黑驼山旅游的一大亮点。

望夫崖从井坪出发经窝窝会村到黄石崖上黑驼山,途经望夫崖。相传这里曾是古驿站,明清时人们结伴走西口,不管是年轻的姑娘送情郎,还是结发妻子送丈夫,习惯在这里话别,殷殷的祝福,切切的期盼,汪汪的泪眼,频频的招手,久久的目送,描绘了一幅幅漫漫西口路,艰辛创业难的生动画面。世界上情爱的火花,人生中事业的选择,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当远行的人们传信回乡,亲人们也都习惯在这里迎接归里,情景所至,爱之所切,上苍也为之感动。久而久之,人们把伫立于风雨中岿然不动的黄土崖作为一种心灵和情感浇铸的化身,称为望夫崖。今天,在见证当年沙场鏖兵,亲历走西口悲欢离合的故道上修筑了坚固平坦的水泥路,在反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折射了一种让人回味不尽的历史文化。

风娘坡黑驼山区通黄石崖、打鹰沟之间,有一面生态植被优美的山坡叫风娘坡。坡上有座风娘庙,供奉着六位为治理风患而献身的女神。在山坡上方有远看像是伏着一条巨龙的石崖,相传是被六女子征服的恶龙化石。由于六女子勇斗恶龙,肆虐的狂风不再为害生民,使这一带风调雨顺,人们因此建祠纪念。民间习俗遇老天久风不雨,到风娘庙祭奠,祈祷风娘唤雨,应验有灵。也有到风娘庙求财、求嗣、求流年好运的,香火不断。静静的山岗,在圮废的庙基高台上,六女子站立者,高1.8米,蹲坐者高1.2米,雕像虽残缺不全,但古朴的风韵依在,体态丰腴,衣着线条流畅,酷似汉唐侍女风格。夕阳晚照,或旭日初升,熠熠生辉的石雕所承载的厚重史实,足以使人感受沧桑世事的风狂雨骤。

风娘坡的传说黑驼山麓六郎寨山脚下有个村庄叫窝窝会,村庄始于明朝初年。村西南三里许有个黄土高坡,叫风娘坡。半坡上有高台为坛,称风神坛。在坛的左侧百米处有庙,称风娘庙。坛坐落在长6米,宽4米的高台之上,南向正对黑驼山郁郁葱葱的主峰,左前方是陡峭的六郎寨山,右侧是高峻的磨刀岭,正前方打鹰沟襟带其间。坡上春日融融,芳草茵茵,冬日白雪皑皑,寒风萧萧。

风娘庙虽庙貌圮毁,但即今在其遗址仍香烟不断。春节后第一个黄道吉日,窝窝会全村民众都要到此地举行“迎喜神”祭祀活动。备牲礼供品,焚香敬纸鸣炮,踢秧歌拜风娘,表示对“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风俗通义·祀典》)的风神的崇敬,同时又对传说中风娘庙坛供奉的六位勇斗风魔,为民除害的烈女表示无限的敬仰和纪念。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随秧歌队在庙前场地随意歌舞或转场,朝喜神所在方向叩拜或祷告,称“踏春迎喜”。还有不论谁家长老亡故,都要到这里叫夜招魂,祭祀亡灵,祈求风娘保佑亡人顺利通过阴曹地府,进入极乐冥界,约定成俗。也有信士间或到此祈愿烧香,以求福星高照,财运亨通,事业发达,消灾避难。因此幻象地生灵,灵在人心间。

风神坛上有六尊风娘石雕,横三竖四仆倒在久年失修荒草杂芜的坛上,斑驳的石苔泛绿呈黄,凄凄中让人浩叹历史变迁的沧桑。所有雕像尽管头已在“文革”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全部被砸掉,不知了去向,身体也被严重毁坏,但从残缺的形体和各具特征的造型,依然可见建坛之初奉祀为神的神采风韵,雕刻工艺精美古朴大方。从遗存各个神像的体态、服饰、雕琢工艺看,石雕很像是唐代侍女装束,丰腴的体态更著汉唐风格,推断应早于辽金时期。

关于风神的传说在(《周礼》)中即有记载,风神初名风伯,说是天上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的箕星。民间称郑玄“风师,箕也。月离于箕,风沙扬,故知风师其也”。东汉蔡邕《独断》也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这是古人通过自然天象和地理气候的结合验证,以星宿为神的说法。亦有称风神为飞廉,怪兽,常兴飓风毁坏农舍,伤害人命,形成自然灾害,此说以动物为神,且为凶神。对其祭祀供奉当为消灾驱难。

唐宋后风伯、飞廉在民间都称作“风姨”或“风后”,以女性形象出现,“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窝窝会风神坛当于这一时期出现,和《唐会要》奉祀风神,要求“诸郡各置一坛”的记载相吻合。初建坛选址于雄伟秀丽的黑驼山麓当是古人的智心慧眼。为什么要雕刻五位女子?从坛正中尚有半截身子且又是最大的石雕推断,这一位应是主神像风娘,其他五位应是伴娘,当初立于风娘两侧。从坛上遗存的绳纹瓦砾辨认,辽金时期风神坛曾进行过修葺。至于坛附近建风娘庙,就是以后的事了。

有了坛和庙,并有了奉祀为神的风娘雕塑,就一定要有动人的神话传说,才足以使其神灵有验、法力无边,这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追求真、善、美朴素思想情感的寄托,于是就逐渐演绎出“风娘斗恶魔”的美丽神话。

传说很早以前,在黑驼山十二连峰间隐藏着非龙非蛇、非鹿非马的怪兽,出没无常,兴妖作怪。每当它出现,不是狂风大作,便是暴雨成灾。一日怪兽又在风起狂飚后懒洋洋地躺在打鹰沟畔的山岗。此时,有窝窝会六女子相伴进山砍柴,一阵昏天黑地的骤风把她们卷上山岭,定睛一看,见造虐的风怪正栖在那里。姊妹们一商议,在岭上把砍柴刀磨得锋利锃亮,一齐奔向恶魔。受伤的风怪见势不妙,又使出魔法向地吸气两口,夹着飞沙走石把六姑娘也吞进腹里。不怕死的姑娘们在其肚里挥刀,坚持把风怪斩杀。之后风怪便化作附近一段光怪陆离的山崖,六位姑娘便化作六位石人。为纪念这六位姑娘为民除害的凛然壮举,姑娘们磨刀的地方就叫作磨刀岭,斩杀风怪的山岗称为风娘坡,坡上建坛誉之风神坛,把六个姑娘的石人化身奉祀为风神,至今顶礼膜拜。

消除风患后的黑驼山麓风调雨顺,岁盈丰稔,群山竞秀,物华天宝。尤其是风神坛前有一小块低洼的积水潭,潭水清澈,蕴日月天光之精华,含朝晖夕阴之瑞气,一碧如洗,久不干涸。每当酷暑炎日,潭水即将蒸发殆尽之时,往往酥雨又至,潭水依旧昊天盈月,滟潋拂风荡涤尘埃,拜为神水。因此,风神坛上拜风水,风娘庙里求吉利,唯善厚德驱邪癖,一缕清风一涟漪。

龙圣宫巍峨的黑驼山东山脚下有座寺庙叫龙圣宫。庙宇仿中国古庙建筑风格,殿宇歇山顶琉璃溢彩,飞檐走兽,惟妙惟肖,穿廊夹扇,朱漆琳琅,古色古香,十分清雅秀丽。庙宇坐北朝南,视野开阔,东瞰朔州盆地,西倚黑驼山麓,南瞻雁门雄关,北衔塞上明珠井坪,占地3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龙圣宫。通过松柏掩映的甬道,拾级而上,即为龙圣宫正门,东西角建钟鼓楼,穿堂两侧塑哼哈二将,威风凛凛,壁画灿然,风伯兴法,云神致雨。跨穿廊进入庙院,东西厢房相对,为僧侣起居处。按道教顶级规格命名的琉璃殿雄踞正北高台,龙母塑像凝目沉思,慈祥端庄,手持笏板,俢坐禅床。袅袅香烟中殿宇呈现出一种衍泽惠民的神圣气氛。

第二部分是三神庙,在龙圣宫东侧,和龙圣宫比肩并立,互为呼应,张弛有度,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群。庙内按地方风俗供祀着财神、窑神和山神。

第三部分是紧邻庙宇西北侧的观音亭。该亭高28.8米,四柱八角式莲花台基高10米,内塑观世音佛高9.8米,为朔州地区最大的观音塑像。整个庙宇依势修建,红墙灰瓦,汉白玉栏杆回环,错落有致,在黑驼山映衬下煌煌大观,登山朝庙,心旷神怡。

党家庙位于黑驼山东麓,庙内供奉送子观音,远近闻名,因地处党家沟村南,叫党家庙。庙坐西向东,背靠巍巍的黑驼山,遍地榛莽,四时黛色参天,早辉夕阴,气象万千。庙前侧深沟有清泉甘洌,据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修葺碑记,称圣泉寺。概创庙之始即寺以泉名,泉因寺胜。在圮废的旧址上,有三株树冠硕大的榆树,老干粗大皴皱,老根交错,盘虬卧龙,树枝上终年系满了前来许愿生子的红布条,形成一道灵动的风景。旧址上一通通仆地的断碑残碣苔痕斑驳,漫漶的文字,诉说着这里过往的辉煌,在新落成的观音殿映衬下,愈显一种古庙的沧桑。

据党家沟黑龙王庙残碑考证溯源,该庙早在唐麟德二年(665年)即已创建。到明朝中叶,随着当地和转籍人口日益增多,祭祀香火也日盛。相传庙宇几经修葺增建,因代远年深,风雨飘摇,殿宇毁塌,残废不堪。到清末叶,同治间继修后,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僧人觉恒倡导下,周围数庄乡贤望族乐善好施,捐资再修后古刹宏观大雅,崇山中清幽灿然。为了繁衍人口,人们多来此求子祈愿,许愿的善男信女根据所求子女性别捏个泥人,上香摆供,十分灵验,于是人们虔称观音菩萨为子孙奶奶。有道是:状元花魁奶奶送,人间佳话代代传。历清代康乾盛世,每年四月初八觐庙许愿求子嗣,遂成风俗。

由于“观音有色听世音,佛法无量传祖道”,慈悲群生,救难万世,感德能仁,有求必应,于是由求嗣逐渐扩大到求财祈寿、护法消灾、辟邪灭障等广大范围。民国十一年(1922年)附近十八村共同倡议重修庙宇,山门围墙、厢庑配殿、佛堂经楼、观音宝坛焕然,并勘界勒石,窑神、山神、土地神诸神也荟萃一庙。人们除十分感念观音“抱来天上麒麟子,送与人间积善家”的同时,也把高香烧进发财发福、延年益寿、护矿护村护道场的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