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世界看到你
11223600000077

第77章 “黑色记录”与“成功档案”

这是一群黑暗中的人们,情形甚至比“百无一用”、“熬不出头”的我和你还糟——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他曾被要求退学。

牛顿读小学时的成绩一团糟。

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时,常遭到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好,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

丘吉尔小学六年级遭留级,而他的前半生也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直到他62岁以前。

达尔文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李昂?尤里斯高中时3次补考。

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有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意愿。

巴斯德读大学时,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迈克?福布斯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无缘成为校报的编辑成员。

伍迪?艾伦,在纽约大学与纽约市立学院的电影制作科目不及格,英文也不及格。

艾里森从小就有“坏男孩”之称,曾被耶鲁大学开除。

十一个人。十一份黑色记录。

他们是一群站在人生巅峰的人,他们的光芒让我们炫目——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创建者。

牛顿: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创建了微积分学和经典力学。

彼得?丹尼尔:发迹后,他买下了当初常打架的街道,并出版了一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丘吉尔:英国政治家、战略家,两任英国首相。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李昂?尤里斯:畅销书作家。其代表作为《出埃及记》。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战争与和平》是其创作的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迈克?福布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杂志——《福布斯》(FORBES)总编辑。

伍迪?艾伦: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家、制作人以及导演。

艾里森:“甲骨文”CEO。一度名列世界第四大富翁。

十一个人。十一份成功档案。

许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不能成功?

缺陷、庸凡、压抑、挫折甚至遭受歧视——犹如黎明前的黑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过门。不同的是,有的人把黑暗当成了主旋律哼个不停,所以一生都生活在漫无边际的暗夜里;而有的人却能穿越黑暗迎接光明,让明天的光亮给今夜的黑暗一记响亮的耳光!

有勇气和力量修正自己人生履历的人,才是生命长河中最后也是最大的赢家。

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

一家大型公司招聘人力资源部部长,角逐到最后一轮,题目则只有一道——

“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对于这样一句话,你会怎么去断句?比如: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

10分钟后,答卷纷呈。

“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这是大多数人的解读。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竞争,是弱肉强食。电影《天下无贼》昭告天下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人们对“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的人”充满了不屑和嘲讽,似乎每一个公民都是“人力资源部部长”;如今社会,“人才”两个字最容易入人眼,也最容易被人挂在嘴边。“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可以算得上人们很正面的内心世界,有这优点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们往往比较崇尚同职竞争,比较讲究绩效挂钩,同时也比较刚愎自用和自命不凡。因为忽视了“人”的存在,他们的内心最缺少的是对他人的人文关怀;因为没注意“人”在“才”前,他们常常会忘记一个事实:就像人品好的“才”,其创造力令人称奇一样,人品差的“才”的破坏力也会跟他的“才能”大小成正比。

也有人断成:“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一个“人”字独自占先,其余,一堆字像蚂蚁一般跟随其后。对比之下,人的尊严和意志,人的肉体和精神,人的本质和依托……无比丰富的“人”的内涵全由一撇一捺支撑着,凛然而又醒目。对句子作出这种理解的人,往往是宽厚之人,是注重自然之人,是看重人的本质之人。他们看到的不是事情的一表一物,而是事情的内里和全部。这种人待人,一般会先从“人”字出发,表现出“善”和“柔”的一面;这种人做事,一般会显得从容而坚韧,言行间流露出令常人叹服的风骨和道义,展现的又是其“刚”和“硬”的另一面,以“人”为本,用“人”发“力”,可以说是他们对生活和世象的全部理解。

“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这是举例之外的第三种理解。一定会有人觉得,把做“人”放在首位,又不忽视“才”的创造价值,这样的人考虑问题或许会很全面,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人身上一定去不掉八股文式的平庸和废话。生活中的他们,一定圆滑而毫无棱角。他们身上倒是有一点值得肯定:在答题时不在现成的举例中找答案,这有理由让人相信他们在工作中会更富有创新能力。

三种答案三种解读,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人格素养和人生境界,但这都不是公司认为最贴切的答案。在公布贴切的答案之前,我给大家说说另一个关于考题的故事——某中学初三语文习题集里有一道阅读选择题:文中讲到当记者问居里夫人“你只有一克镭吗”时,居里夫人回答:“我?啊,我一点也没有。”她话里的意思是以下A、B、C、D中的哪一个?A、这一克镭是属于人类科学事业的;B、是属于法国的;C、是属于实验室的;D、是属于比埃尔·居里和我的。据说,一位家长找了单位的5位文学硕士和两位老者作答,其中5人答A,2人答B。显然,他们都“想多了”,这道题正确的答案却是C。

公司认为最贴切的断句是:只要在“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后面加个句号就行了。小小一个圆点轻轻落在后面,既不张扬,也无偏好;既不歪曲,也不浅读;既不专断,也不主观……不主观臆断,不先入为主,客观公正地看待眼前人和手中事,这才是公司真正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