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世界看到你
11223600000006

第6章 成功的“童话”

在电视节目中听过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趣事:

早在1984年,郑渊洁就小有名气了,他同时在给16家报刊写童话连载。

一天,一家杂志的编辑偷偷告诉郑渊洁,说杂志在刊登了他的连载后,发行量一下子上升了10万册。郑渊洁当时特别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文章带动了杂志的发行,稿费却和别的作者一样呢?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杂志的主编,希望提高稿费。对这个看似正常的要求,主编却不答应。一番针锋相对的争执后,主编的一句话,差点没把郑渊洁噎死:“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你的作品带来了杂志的发行量上升?”

的确,一本杂志的作者有几十个,凭什么说杂志发行量的陡增是他郑渊洁的功劳呢?必要和充分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除非整本杂志上只发他一个人的作品。于是,为了证明自己,郑渊洁决定办一本由自己一个人写的杂志。他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1985年5月,全国第一本每期都只有一个作者的月刊《童话大王》在郑渊洁的手里诞生了。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从创刊那天开始,他一口气写了20多年,将近2000多万字,把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这些童话形象一个个植入了无数人的心中。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童话大王》一直盛销不衰,20多年的累计印数超过了一亿册,平均每一期的印数超过了40万册,堪称出版界的一个奇迹。

记者问郑渊洁:“是什么力量让你做出如此壮举?”

郑渊洁的回答更是石破天惊:“无知者,事竟成。我只读过小学4年级,根本不知道杂志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上过大学中文系,我就一定会知道期刊的定义:由多位作家或作者撰写的不同体裁的作品构成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如果我知道了期刊的定义,就绝不敢去想一个人写一本杂志的荒唐事,这样,也就不可能有《童话大王》和我的童话人生。”

“无知者,事竟成。”——它道出的是:不要让你知道的东西缠住你前行的脚步。有时候,循规蹈矩,反而难成方圆。如果你脑子里条条框框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拆除那些围困和束缚的樊篱,从“异想”中寻找“天开”的光亮!

漂亮只是因为化了妆

宋祖英先后创作和演唱了一千多首歌曲,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和美国华盛顿肯尼迪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三座艺术殿堂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到2009年春节,这位“民歌皇后”已连续19年亮相春节晚会。没有人会想到,在人们对这位光芒四射的“东方美人”大唱赞词的时候,她却对她的追随者说:“你们看到的光芒只是舞台上的灯光反射到我身上的,舞台上的漂亮是化妆出来的。”

1966年6月,宋祖英出生在湖南省古丈县岩头寨乡只有3户人家的苗家寨。10岁以前,她都生活在外婆家。10岁以后,她才回到父母身边。她的父亲是一个裁缝,因为身体不好,挣的钱全都用来治病了。上初中以后,宋祖英的家境更加困窘。由于父亲生病,下面还有弟弟和妹妹,全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个人操劳。初二那年,为了6元钱的学费,母亲借遍了方圆的村子也没借到,最后是从当时在村里搞勘探的地质队一位技术员那里借到几元钱。

1987年,宋祖英初中毕业。也是这一年,长期患肺结核的父亲去世了。所以,当古丈县剧团招收演员时,宋祖英是强忍着悲痛唱完一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的。考官对宋祖英说:“你的声音不错,但不够激情。”当时,她以为没戏了,走出大门就止不住泪水直流。好在一个月后,宋祖英意外收到了剧团的录取通知书。在古丈县剧团,她学跳舞,学唱歌,学乐理知识,还参加排演一些小节目和歌剧片断。刻苦的磨炼,给宋祖英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很快,她就进了土家族瑶族歌剧团。不到一年,宋祖英又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刚来到北京,她甚至连市内电话都不知道怎么打——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小背篓》记录着宋祖英的童年生活和她对妈妈的无限感激。因为这首歌,她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一举成名——她用一颗感恩的心,通过歌声给自己灰暗的童年和妈妈一生的辛劳做了最美的修饰!

宋祖英的弟弟是个聋哑人,她对弟弟特别好,把他接到自己家读书。而她照料弟弟的样子,所有的人都觉得她像妈妈。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创作一首写姐弟情的歌曲呢?”宋祖英说:“我想过了,弟弟已经残疾了,我怕告诉他外界的太多事情会刺激他,就这样让他安安静静地过下去吧。”——她用一颗善良的心,通过言行对弟弟的尊严和自己生活底色的凝重做了最好的掩藏。

“漂亮只是因为化了妆”——这是明星的坦诚,也是生活的实话。其实,同为肉身,明星身上也有不为人知的灰斑;皓月生辉,光环背后也有拂之不去的暗影。宋祖英之所以能艺压群芳让全世界瞩目,是因为当人们把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写在脸上、困在心头的时候,她却把所有的艰难和心酸踩在脚底、藏到了身后,而把最甜的笑脸最美的歌声最好的自己,展现在了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