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11222500000005

第5章 吉普林忠告

——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说过“将成败同等看待”,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果不明白失败是什么,也就不会真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从前有一个渔人,他在整个渔村拥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在自己年老的时候却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渔技都很平庸,没有一个可以继承“渔王”的称号。

于是,他便经常向周围的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总是弄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都这么差呢?我从来没有怠慢过对他们的培育,自从他们懂事起我就开始将捕鱼技术传授给他们。而且都是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我甚至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更容易捕捞到鱼,怎样划船才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网。当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们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就问他:“你一直都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他们没有经历过失败,也就不会得到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经历过失败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渔人听了,似有感悟,于是从那天开始他不再带着自己的儿子出海捕鱼,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出海的时机。开始的时候,儿子总是很失望地回家,因为他们一无所获,时间久了他们的收获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做“渔王”的父亲终于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成功的味道,渔王之所以看到了希望,是因为他终于明白了孩子需要自己体味失败,需要在失败中历练自己的心态。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说过“将成败同等看待”,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果不明白失败是什么,也就不会真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只有经历了失败才会有所收获,这就像蜘蛛结网的故事一样。蜘蛛织网之前先在角落或屋檐下选一个合适的位置,用一根一根的丝线织网,可是要把网织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风总是将丝吹断,蜘蛛就要不断地重新连接,不知道要连接多少次,才能把网织成功。然后是等待“上网”的猎物美餐一顿。

下雨时,它精心编织的网又会被风吹散,被雨淋湿,所以在下雨后,网自然就断了,但无论多少次被破坏,蜘蛛都会把网重新织上。蜘蛛织网与“吉普林忠告”同样说明,只有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成败,才能吃到美味的大餐。

当代社会,“优胜劣汰”的规则在每个人、每个行业中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当失败真正来临时,有的人表现出超强的冷静与自信,有的人则呈现出对失败的忧虑与恐惧,因而阻碍了日后前进的脚步。

人无完人,任何人身上都会存在缺点和不足,挫折和失败也难免会出现在生活中。每当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就想想蜘蛛织网那股韧劲,那种断掉一次织一次、从来不会被挫折所困的精神,就应该知道没有过失败的人生才是不完整的。有了失败但不害怕,不放弃,才是健全的心理。

美国著名电台广播员莎莉·拉菲尔在她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但不会沮丧失望,还因此确立了更远大的目标。这些在外人看来所谓的失败,在她面前却成了通往成功的阶梯,她没有因为“失败”而落魄,而是总结教训继续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迈进。

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美国一家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有人说:失败代表着挫折、逆境,但也是重塑自我的一个过程,它会使强者更强,勇者无惧。比尔·盖茨也曾经说过:“我们都坚信自己的信念,并且对这一行业拥有激情。”这和吉普林忠告一样,告诉我们在每项奇迹的背后,都需要一个伟大的信念来支撑。而这个伟大的信念就是我们将成败同等看待的平和心态。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曾经这样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的确,人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还要多。

人生成功的秘诀只有那些在奋斗中尚未成功的人才知道。我国有句古训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了,就是英雄,就值得人们敬佩,让我们向所有在失败中勇于挣扎的、还没取得成功的人们致敬!也让我们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地去面对那些必然的失败,在品味了失败的苦涩后,重新站起来,继续我们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