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你会教孩子吗Ⅲ:习惯与性格是培养出来的
11220700000002

第2章 培养孩子从好习惯开始

§§第一篇 怎样培育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曾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望子成龙的家长:成功教育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1

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箴言

马克思说:“父母的职业是教育孩子。”从道义上讲,科学教育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力争用科学的方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于习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墨子最有名的思想就是“束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的确,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父母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所以说染丝不可不谨慎,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人存放在自身当中的“道德资本”,会使人终生受益。

在一次诺贝尔奖得主的聚会上,记者问一位科学家:“请问,您认为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

这位大科学家所谓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今后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影响其生活方式和成长的道路。习惯是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行为方式,其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便会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了习惯,则无需花费时间考虑,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就能顺利完成一系列活动,既节省精力又能提高功效。

2.养成了习惯,人的动作会更加协调、准确。人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从事某些复杂、难度高的动作。

3.人的动作习惯一旦形成,就会长久地保存下来。换句话说就是,习惯能使人的行为能力得到贮存。当需要时,潜意识马上就会唤醒那些中断了的行为习惯,肢体感官随即也能按定势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恢复过去的某些行为,要比当初学这些行为快得多。

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可以培养的。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就得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入手。

那么,父母应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专家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要求,严格执行

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要求,父母应交代得详细明确,让孩子清楚明白,决不能含含糊糊,使孩子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从何入手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了解清楚明确的基础上,就应严格实施。父母决不能只提要求,在行动上却不加以督促。不严格要求孩子,遇到困难就放任孩子打退堂鼓,非但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惰性,使孩子变得散漫任性。因为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一旦提出,就应严格施行,毫不退让,更不能轻易改变。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2.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要及时鼓励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深有体会地说:“靠一个美好的赞扬我能多活上两个月。”谁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优点和长处的赞赏,天真烂漫的孩子尤其是这样。因此,父母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孩子多加赞赏。

父母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对孩子来说,父母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神态可能都是不小的鼓励。父母鼓励孩子的机会也很多,孩子自己动手叠被、整理衣物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好样的!”;孩子为他人、为社会做了好事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爸妈为你感到自豪!”;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打击却不灰心,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困难是暂时的,爸妈相信,只要你不向困难低头,就一定会成功!”,等等。

3.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的许多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人们都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却是可以肯定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但是孩子年龄小,分辨能力不强,整天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其习惯都会深深地打上父母的烙印。

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所以,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当然,父母也不是完人,但最起码要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要把自己的坏习惯“遗传”给孩子。

4.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每一位年轻父母生下孩子的时候,都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全家人感到莫大的幸福,因为孩子会给家庭带来幸福、欢乐,使家庭生活大放光彩。沉浸在欢乐之中的父母,没有不想把孩子教育好的,然而由于教育方法不得当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这份光彩很快就会消失,代之而来的则是无限的烦恼、痛苦和悲伤,甚至是社会的灾难。

有关数据显示:未成年犯人和普通未成年人之间的差异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未成年犯人父母往往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普通未成年人父母则把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健康、学习功课等。“重智轻德”的错误教育观必然会导致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

从道义上讲,科学教育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克思说:“父母的职业是教育子女。”父母要放下架子,学会尊重孩子;在新知识面前,要和孩子共同学习;从古代、现代的家教典故中学习,从身边的好家教中学习。

作为父母,要自觉学习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特别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矫正不良习惯的能力。

5.防微杜渐,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不能听之任之。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发展到违法犯罪的行为时,就为时已晚了。父母应让孩子明白“勿因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对孩子身上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矫正。

6.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虽然美国有专家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这21天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所用的时间越长孩子的习惯就会越牢固。所以,对于孩子每一个习惯的培养,父母都应做好心理准备,长时间坚持。这对父母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但为了孩子的终生幸福,广大父母要不怕反复,要持之以恒。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可以说,一个好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2

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

父母箴言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使我们家庭富裕、温馨,还能培养孩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

某小学开学伊始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展览。“展品”都是该校学生们丢弃的文具,包括橡皮、小刀、直尺、胶棒、圆珠笔、涂改液等,堆得像小山一样。重要的是,这些文具几乎还都能用。

尚能使用的文具为何无人认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们还没有珍惜自己物品的意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在这一代孩子的铅笔盒里装满了幸福,而这幸福来得太容易。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当年没条件,而现在有条件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学习。于是孩子学习上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买什么。这就导致孩子不拿这些小东西当回事。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使我们家庭富裕、温馨,还能培养孩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设想,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小少爷”或“大小姐”,将来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

关于节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全城最富有的人,许多人就去找他询问致富的方法。富翁说:“假如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九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

富翁笑着说:“致富的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里的十个硬币中,最多只能用掉九个。”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除非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你永远不会积聚财富。一元钱对你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如果一个人能够节俭地利用自己的收入,尽量减小开支,不支付不必要的消费,那么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自给自足。

但不幸的是,这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许多人甘愿艰苦地工作,但是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非常少。那些把辛苦工作赚来的钱立刻就花掉的人,他们的收入没有多久就会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所以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陷入了困境,甚至要破产。这些从来不为将来准备的人不会比一个乞丐过得更富足。

在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上,父母们完全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

我们不妨就以孩子常用的作业本来说。

鹏鹏上五年级了。平时他的作业本未用完就急着换新的。看着一本本未用完的本子,妈妈很心疼,多次提醒他,但收效甚微。

放假前,妈妈让他把未用完的作业本整理一下,清点出来。清点完了,妈妈问:“一共有多少页没用的。”

答:“96页。”

“能订几个本子。”

“每本30页,可以订三本。”

“如果我今天不让你清点,你就把这些当废纸扔了吧?”鹏鹏低下了头。

妈妈又说:“一两张纸,看起来不起眼,但积少成多,不用了,就是浪费。你平时最爱看书,你也知道造纸是多么不容易!但你却毫不心疼地把一本本没用完的本子丢掉,这不是几角钱的问题,这样长期下去,你就会养成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的坏习惯。节俭,可是做人的美德啊!”

节俭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教育,因为节俭就是一种理财观。只是有许多父母刻意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钱”字,生怕过早让孩子接触钱而形成对金钱的错误认识。

而在美国,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从三岁就已经开始;在英国,政府决定在小学就开始设置理财教育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设不同的理财教育内容,让孩子从小就正确地对待金钱和使用金钱,并学会初步的理财知识和技能。

现代消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更新换代,它们不仅吸引着成年人的目光,对喜欢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然而,生活在富裕国家比利时的孩子们,却从八九岁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在比利时,常常能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绝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父母眼中,零花钱是孩子们初学理财的工具,而不是提供单纯的物质享受条件。

翻开比利时孩子们的德育课本,你很难在里面找到专门教育孩子要节俭的话语或经典故事,因为学校和父母们更注重从生活道理上对孩子言传身教。

在比利时,通常从八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父母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花钱的标准不一,但父母们培养孩子节俭意识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不会给孩子额外的“补贴”,他们必须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又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父母借,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钱慢慢偿还。这种办法能让孩子体验到满足消费欲所要付出的代价,从而帮助他们节制消费欲,避免任性消费。

布里吉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其中三个孩子用慢慢攒钱的方法买了手机,目前还有一个孩子正在攒钱,准备在三到五年后买一台电脑;还有一个孩子用向父母借钱的方法买下了自己喜欢的一张游戏碟,但后来三个月的零花钱也被陆续扣掉了。这张碟对孩子来说得来不易,他付出的是三个月没有零花钱的“代价”,学到的却是在消费面前应有的谨慎和思考。

对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节俭意识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生活能力。父母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方面,父母们应谨慎行事。在花钱之前,先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该怎么花。

同样,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应建议他们存一部分,并帮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的消费“目标”。这样,孩子们在买东西前就会再三权衡自己最需要什么,由此学会选择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零花钱标准,尤其应该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不能一味地张口就给,更不该给孩子买大量礼物、品牌服装和时尚用品。因为钱来得太容易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它不仅会造成孩子自命不凡和不合群的性格,还会使他们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建议父母们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含义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和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

2.教孩子学会花钱

孩子的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让孩子养成先认真思考再花钱的习惯,避免盲目消费。让孩子“一日当家”、记收支账,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3.教孩子学会积累

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有计划地使用,适当积累。让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4.教孩子懂得量入为出

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如何。即使家庭经济富裕,也要坚持前面提到的三条标准。

5.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

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皆来之不易,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

3

让孩子学会理财

父母箴言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应多赚些钱留给子孙。事实上,这样做只会剥夺孩子自立生活的能力。多给孩子留一分钱,孩子便会多一分软弱。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教会孩子自己去开辟生活,自己去理财。

乱花钱是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总是宁愿自己节约,也要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殊不知,这种做法最终只会使孩子变本加厉,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每个父母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主理财的好习惯。实际上,理财教育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学会攒钱,或一定要让他经商,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能干的、健全的、真正的人。

在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父母从孩子三岁左右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这些父母大都认为,培养孩子自主理财的习惯,最主要的是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让孩子认识到金钱在生活中是必需的,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用钱交换;自己所花的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用劳动换来的,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钱不是万能的,金钱并不能买来亲情、健康、生命等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理财的习惯呢?

1.让孩子自己去开辟生活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应多赚些钱留给子孙。事实上,这样做只会剥夺孩子自立生活的能力。多给孩子留一块钱,孩子便会多一分软弱。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教会孩子自己去开辟生活。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对金钱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如果孩子坐拥巨额家产,不用劳动也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贪婪的享受,那么这无疑是把孩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孩子由于体会不到挣钱的辛苦,他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从而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一旦某天他没有了钱,就有可能受人控制,走向堕落。

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2.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就会越早具备理财的观念,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父母要学会用生活事例教孩子钱是来之不易的,花钱要有节制。

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不可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应给多少,数额应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例如,主要包括餐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必要的零食费等。

一般来说,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最好的方法是每星期的同一天,给孩子同样数目的钱,这样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随着孩子年龄和责任心的增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可逐步增加。

3.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适当地拒绝孩子很重要,即使父母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父母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父母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

有一位妈妈非常明智,她每次带女儿去商店前,总是先跟女儿说:“妈妈带你去商店玩,你只可以买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价格在20元以内。你得先想好要什么,如果你要好几件东西,妈妈就不带你去了。”女儿听完“条件”后,总是高兴地回答:“妈妈,我知道了,我最想要一个小娃娃,不过我还得去店里看看什么娃娃漂亮。”就这样,妈妈虽只给女儿买了一个娃娃,但孩子却很高兴。

4.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当孩子手中有了一定数目的钱时,父母要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许多孩子的毛病就是父母给多少就花多少,花完了再向父母要。针对这点,父母要督促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当然,消费计划主要由孩子来制定。

例如:父母在给孩子钱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支出原则,让孩子自己去制定计划,父母不要干预孩子制定计划,但是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监督、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根据计划合理地使用零花钱。通过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孩子就会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能够有所节制地花钱。

5.要教孩子一些少花钱的方法

告诉孩子,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尽量减少金钱的支出,这样,手中的钱就会多起来。有什么方法可以少花钱呢?

例如,买东西之前必须要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可以让他在心里问自己“我需要这个东西多久?”“是不是已经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打算要买的东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有些支出是不必要的。教孩子每周在固定的一天去购物,不要天天购物。购物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东西,不要见什么买什么。

6.经常性地让孩子来持家

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不能设身处地、亲身去体验,就无法知道其中的艰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父母只有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理财中,其理财能力才能得到快速提高。

为了让飞飞自觉做到计划开支、节约开支,妈妈提议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理财。

到了飞飞理财的那个月,刚开始天天买鸡鸭鱼肉,大手大脚地花钱,不到10天,就用去了当月收入的一大半。爸爸提醒他,这个月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飞飞为难了,从此每天只吃白菜萝卜。结果,当月只结余20元。即便如此,妈妈仍鼓励他说:“还算不错,略有结余嘛!零花钱也花得比前些日子少得多了。但以后理财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认真地做好计划开支,不能时而过紧,时而过松,要做到细水长流。”

那年暑假,他们一家三口外出旅游。爸爸妈妈将旅游理财的任务也交给了飞飞。买票时,飞飞考虑再三,还是买了硬座票。他说这样三人往返车票可以省下500多元。买盒饭时,爸爸本来要给飞飞买15元的,但飞飞说一律买五元的。

让孩子持家理财,可以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理财的重要性,学会理财的方法,从而对理财有个明确的认识,并应用于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机会去买菜、交水电费、电话费等,让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同时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必要开支,体验到生活的艰难。

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父母,认为和孩子谈家庭状况,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其实不然,许多孩子在了解了家庭状况后,反倒能够替父母着想,控制自己花钱。

7.让孩子花自己挣的钱

让孩子花自己挣的钱,是培养其自立能力的重要方面。也只有花自己挣的钱,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国外很多父母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力更生能力。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只有在使用自己劳动所得的钱时才会比较珍惜。

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劳动和工作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要获得报酬,你就得工作。只有工作,你才有工资用来买吃的、穿的以及支付水、电等家庭必要开支。

4

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父母箴言

分享中包含着宝贵的平等与博爱的思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步。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可是却越来越小气,越来越“独”,越来越自私了。他们不愿和别人一起分享,不会有福同享,别人的就是自己的,而自己的决不给别人。

这种“小气”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父母不及时加以纠正,孩子将会成为一个不愿与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将来他就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善于和别人合作,就注定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培养孩子从小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

可是,小孩子能理解分享的含义吗?当然可以,孩子并非没有理解力。只不过,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与大人不同。通过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的事情,你对孩子讲半天,可能他都似懂非懂。要让孩子理解,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孩子体验到了,才能理解。

所以,要让孩子理解分享,根本的解决方法不是去说教,而是让孩子与身边的环境互动,去体验,去感受,做到真正的理解。

父母很有必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共同构成他成长的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分享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其中凝聚着宝贵的美德。它不像汉字、算术,我们可以直接教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

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父母长辈也会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尽管开始只是一只苹果一个梨,但滴水可以穿石。成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渐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与人分享、合作。

孩子表现出不合群、自私等“反分享”行为,大都是由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如果家里出现以下情况,那父母们就要好好反省,看看孩子是否生活在“反分享”的环境中。要知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是培养不出懂得分享的聪明宝宝的。

在现实中,我们还要分辨和注意的一种现象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功利性的“伪分享”。

与谁分享?孩子当然会出于个人好恶,选择自己喜欢亲近的人,但父母会干涉。常听到父母跟孩子讲:“你干吗把巧克力分给小明吃,他又从来不给你吃的。”父母把分享看成交换,从而抹杀了分享的本意——分享是为了让别人和“我”一样快乐,而不是用“我”的来换“你”的。

还有些父母特别排斥“有特殊需要的人”。这里所说的“有特殊需要的人”,是指那些身体、智力有缺陷的残障人士。在有些父母看来,如果孩子经常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模仿他们。或者有些父母会认为,这些人将来都在社会底层,跟他们分享以后也得不到什么回报。同样是功利心在作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的精髓就在于平等与博爱。人人平等,所以要“均分”;人人相爱,所以要“共享”。

分享中包含着宝贵的平等与博爱的思想。而让孩子学会分享,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也至关重要,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慢、发展不足,那么就算他发育健全,但身体、智能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会导致感情不成熟、不适应社会生活。

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必须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为了给孩子营造“分享”的家庭氛围,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们还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创设分享的机会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让他在与同伴共同活动时共同分享快乐。同时,也要经常提供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机会,比如吃水果时,让孩子进行分配,若他分配得合理,应及时表扬强化。

2.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他明白自己对别人关心帮助后,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3.不能让孩子搞特殊化

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环境,不让孩子吃独食,防止滋长“独享”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既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知道自己与其他成员是平等关系,要求孩子做到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

4.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去关心帮助他人,使孩子从小受到良好家庭风范的影响,耳濡目染,就会养成同他人分享与合作的良好品质。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但是他们也喜欢讨大人的欢心,如果教给他们分享,当他们五六岁时,一般能在大多数时间里和伙伴一起好好玩。

5.学习合作

让孩子看到一起工作和分担任务的好处。或者告诉两个孩子,他们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东西,但必须两个人分享。

6.告诉孩子必须分享

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在客人到来之前,让孩子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告诉他不要担心玩具被弄坏。这样当他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能感到自己对这些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他的。

7.不要期望太多

虽然孩子能够学会分享,但它对孩子来说仍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一定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承认孩子的所有权会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每个慷慨举动都要及时表扬。

做到了这些,你就不愁自己的孩子太过“自私”了。

5

怎样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

父母箴言

孩子是否诚实守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的不诚信行为,父母应该多从孩子的认识发展上找原因,千万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进而打骂孩子。

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信是人性一切优点的基础,这种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诚信的习惯,不喜欢孩子撒谎。孩子是否诚实守信,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父母应该多从孩子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打骂孩子。如果父母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孩子是可以养成诚信的习惯的。

那么,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诚信的习惯呢?

1.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诚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言过其实的话。有位母亲经常警告孩子,如果再撒谎,就用针把他的嘴缝起来。孩子撒谎后这位母亲真的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不会,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纠正孩子不守信用的毛病,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

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推迟或失约的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是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追悔莫及了。

2.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的。

进行诚信品质教育父母需要借助实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诚信会带来什么恶果,诚信会有什么收获。

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10岁的汉森正在与小朋友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棒球。一不小心,汉森将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上,车窗玻璃被打坏了。

见闯了祸,其他小朋友都吓得逃回了家。汉森呆呆地站立了一会儿,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的邻居原谅了汉森,但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汉森的父母。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他愿意用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邻居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亲的陪同下,又一次去敲邻居家的门,表示自己愿意赔偿。邻居听了汉森的话,笑着说:“好吧,你如此诚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弃掉了。”

由于汉森年纪还小,不能开车,所以这辆汽车暂时由他父亲保管着。不过,汉森已经请人修理好了车窗,经常给车子洗尘打蜡,就像是宝贝一样。他经常倚在那辆1978年出厂的福特“野马”名车旁边说:“我恨不得快快长大,好驾驶这辆汽车。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它是我的。”汉森还说,“经过这个事件,我更懂得诚信是可贵的。我以后都会诚信待人。”

由此可见,诚信自有它的报偿。孩子付出了诚信,他自然会收获信赖。相反,如果孩子付出的是虚伪,那么总有一天他也会受到别人的欺骗。

当然,诚信品质的教育必须从小时候培养,坚持不懈。父母应该教导孩子从小就做一个诚信的人,要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教导孩子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绝不隐瞒。针对社会上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父母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必将受到惩罚的。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3.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孩子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就会换种方式,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

要分析孩子的需要,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了他的需要以后,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将来才能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如果父母不善于判断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可以请教老师或其他的父母,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避免盲目行动,给孩子“可乘之机”。

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父母还可以讲讲信义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多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们的缺点,这样,孩子会不断强化不良的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品格,进而影响他的人生。

4.相信孩子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父母:他们要求孩子吃完饭在房间里学习半小时,结果却每隔五分钟进去看一下孩子是否在偷懒;他们要求孩子去买件东西,也总担心孩子把多余的钱买零食吃。

父母们的这些行为,往往导致孩子用撒谎来对抗,而父母们却认为自己的怀疑是有根据的,这就更加滋长了孩子的不诚信。

5.父母要敢于承认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对孩子讲一些不诚实的话,或者讲过的话没有兑现。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向孩子承认错误,以求赢得孩子的信任。

妈妈曾经给森森讲过一个撒谎后鼻子会变长的故事,森森对此深信不疑。

有一天,森森在学校里又听到了这个故事,于是回家跟妈妈说:“妈妈,以后我不会撒谎的,撒谎的人鼻子会变长的。你们也不要撒谎啊,要不也会长出长鼻子的。”这时,妈妈觉得有必要给森森讲讲关于故事情节真实性的问题。

妈妈对森森说:“孩子,其实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说谎是不会长出长鼻子的,只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森森有点迷惑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谎了?”

“当然不是,”妈妈回答,“一个人应该说实话,他说了谎话就会失去朋友,这比长长鼻子还要可怕。”

年幼的森森这才真正明白,童话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劝人们要讲真话。

6

父母是孩子爱心的直接播种者

父母箴言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则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爱心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

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给孩子树立关心别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

有一对知识分子父母,他们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来引导孩子。

他们孝顺长辈,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父母总是让孩子知道,还常常请孩子发表意见该送长辈什么礼物。逢到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能带家属的,他们总是带上孩子和长辈,这样既能让孩子与长辈都能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又能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

他们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他们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在餐桌上,总是不忘给爱人夹对方爱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总会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

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着急,我来帮你!”“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学会了去爱他人。

2.教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爱心培养还需要教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出现动物弱肉强食的画面,父母可趁机对孩子说:“多可怜呀,人可不能这样子!”

人们发现,幼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因此,只要孩子愿意养小动物,父母应尽可能允许他去养。在家中养一些小狗、小猫、金鱼等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让孩子去照顾,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

4.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吃苦头,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尽管自己面临着许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尽管自己情绪不稳定,有许多不快乐的事,但父母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稳。父母总是极力避免孩子过早地承受生活重担,其实这样只会使孩子越来越缺乏爱心。父母要学会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

有位职业妈妈,每天要叫儿子起床,然后赶着去上班。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又赖床了。妈妈生气地对儿子说:“我也想像你一样睡懒觉,不用去上班。可是,我却没办法,我得去上班挣钱,你们学校马上要付学费了。你知道吗?”没想到,这次儿子乖乖地起床了。从此,儿子总是会自己主动起床。

由此可见,父母不要刻意向孩子隐藏生活的艰难,而是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让孩子从小就学着与父母一起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

5.父母要在重要事情上引导孩子

许多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也能做到关爱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是,当孩子遇到不被别人关爱的情况时,孩子的内心往往就会感到失落。更重要的是,他对父母教育自己要关爱周围的人和事物会产生一个不良的判断,认为关爱别人得不到回报。这时候,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

6.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许多父母往往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根本不要求孩子去做别的事情。

“三八”节到了,幼儿园的阿姨让孩子们想办法给母亲过节。孩子们决定给母亲送上一杯浓浓的、甜甜的糖水,让妈妈感到生活是非常甜美的。事后,阿姨找到孩子们了解情况。

一个孩子说:“那天,我早早就等着妈妈下班,一听到她下班的脚步声,我就跑上前去,给她递上浓浓的、甜甜的糖水。妈妈一饮而尽,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还亲了我一口!”

另一个孩子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幸运。我跟你一样,早早做好了准备,妈妈见到我,却说:‘这是干吗?你少来这一套,得几个100分比什么不好?’”

第三个孩子说:“我妈妈的脸,是在喝了一口糖水后耷拉下来的。她说:‘傻丫头!你到底搁了多少糖啊?’”

这三位妈妈中只有第一位妈妈懂得要让孩子做一些事情,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爱。其他两位妈妈都忘记了应该向孩子索取一些爱,培养孩子的爱心。这可能让孩子们误认为,原来父母是不需要爱的,他们只需要成绩。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他什么都不过问了,他们会变成不懂爱、不会爱的冷漠的人。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让孩子去爱他人,同时也要安心接受孩子的爱,这样,孩子才会更有爱心。

7

培养孩子的孝心

父母箴言

百德孝为先,孝不仅是一种美德和责任,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它应该是代代相传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也将是值得怀疑的。父母应该强化对孩子的孝道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

大家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却堪称人类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且从不感到厌烦,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孝与不孝只在于一个人的心念之间,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就更应知此道理。只是孩子太小,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他们是否有孝心就看父母的教育了。

近年来,很多家庭患上了“四二一综合症”,即四个老人和一对父母共爱一根独苗,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武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冯德全教授等研究人员对武昌区1000个儿童家庭溺爱孩子的情况作了调查,概括出10种溺爱现象,这里摘录一些,便于家长朋友“照镜子”。

1.过分注意孩子,把孩子当作欢乐的中心,一家人围着他转。

2.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对孩子有求必应。

3.对孩子放任自流,生活懒散,允许孩子的饮食起居没有规律。

4.不敢严格要求,害怕孩子哭闹,只有祈求央告。

5.不让劳动,剥夺独立要求,一切包办代替。

6.大人管教不一,当面袒护孩子,导致孩子是非不分,性格扭曲。

7.给孩子特殊待遇,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8.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

长辈盲目的爱是否得到了回报呢?先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吧。

奶奶六十大寿,孩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爸爸不允许,孩子犯了横:“不让我先吃,你们也别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打翻在地。奶奶哭着说:“我爱你12年,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

12年的爱得到的回报却是“爱我一天也不行”,令人寒心,发人深省。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冷酷无情、自私自利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没有使他们养成孝敬老人的习惯。

1992年日本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一次跨国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的1030名学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学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学生。问:“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前10名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过他们的父母!

现实确定如此,家里有好吃的,老人总是先让孩子尝,孩子却很少请爷爷奶奶吃;孩子生病,长辈更是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长辈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那么,被日本孩子尊为第一的日本父亲到底是如何爱孩子的呢?

有个日本小朋友写了一篇作文,叫《懒爸爸》,为什么称之为“懒”爸爸呢?他写道:我摔倒在地上,哭着要爸爸把我扶起来,可爸爸却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你自己爬起来嘛。”我只好自己爬起来。我的校服脏了,妈妈要替我洗,爸爸却说:“让他自己洗!”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去洗。家里的一些东西坏了,爸爸不但不管,还找来工具逼着我去修理,就这样,爸爸“懒”得做的一些事,我却学会了……

最后,这位小朋友以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意,深情地写道:“懒”爸爸,你的良苦用心,我真心领会了。

这样的家长反而使孩子感到尊敬,令我们深思。

事实已告诉了我们,今天强化孝敬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孝敬父母是孝敬长辈的起点,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假如孩子连孝敬父母都不懂,又谈什么尊敬其他长辈?谈什么关心他人?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和老人呢?

1.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讲道理,举实例,让孩子明白长辈辛苦劳动换来了一家的幸福,理应受到孩子的尊敬。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写过一个《爷爷和孙儿的故事》。

爷爷老了,行动不便,吃饭时口水鼻涕一起流出来,儿子、媳妇嫌他脏,不让他同桌吃,把他赶到灶边独个吃。

有一次,爷爷不小心把吃饭的瓷碗打碎了,儿媳破口大骂:“老不死的,以后给你一个木盆吃饭算了。”过了几天,夫妇俩发现儿子米沙拿着斧头好像在做什么东西,爸爸问:“米沙,我的宝贝,你在做什么?”米沙一本正经地回答:“亲爱的爸爸,我在做木盆,等到你和妈妈老了用它吃饭,免得打碎碗。”

这时,这对夫妇猛然醒悟,感到十分惭愧,把自己的父亲请回来,并拿出家里最好吃的给老人吃。

故事的道理很明白,父母是榜样,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学习父母、效仿父母。

2.要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多体验,如让孩子关心父母健康,参与家务劳动,父母生病时让孩子照顾,端水送药等。

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在他们有了切身体验之后,他们才能领会父母照顾他们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力量帮父母做事,为父母分忧解愁。

父母要使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他不仅有享受父母爱抚的权利,同时又有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听从父母对于饮食起居、生活制度和用品购买的合理安排,乐于接受父母的正确要求,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在这种和睦的家庭气氛中,孩子对父母的尊敬就会自然养成。

在独生子家庭中,孩子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享受到最大的爱,如果这种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溺爱,甚至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只有把大家给予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

王凯是个独生子,但他却对爸妈缺少关切之情,也不能正确理解爸妈对他的爱心。为此,父母感到很伤心。在一位教育专家的建议下,王凯的父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双休日爸爸骑车带王凯到公园里玩。回家的路上行人稀少,爸爸问道:“你觉得骑车有意思吗?”王凯说没骑过,不知道是否有意思。爸爸问他想不想试一下,王凯高兴地表示同意。于是爸爸骑坐到后车架上,双手伸直了把住车把,王凯跨到大梁上骑车,凭自己的操作使自行车滚滚向前,这使王凯兴趣陡生。可他毕竟还小,骑过800米后就有些体力不支了,额头上也渗出了小汗珠。

最后他喘着粗气停下来,好奇地问:“爸爸,你骑车带我上学也这么费力吗?”爸爸说:“尽管我力气大些,不过每天也都挺累,尤其是上坡时更费力气。”

星期一爸爸照常骑车带儿子上学。骑到一个上坡处时,坐在后边的王凯忽然跳下来,用一双小手推起车来,爸爸心满意足,真诚地说了一句:“感谢儿子,你现在知道关心别人了,这太使我高兴了。”

王凯为什么变了?当然是专家的方法起了效果——让孩子多体验。只有让孩子体验到别人的疾苦,才能激起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从而促使他们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3.父母应树立自己的威信

有威信的父母才能获得孩子的尊敬。父母的威信,严厉打骂“打”不来,单纯疼爱“疼”不来,用钱买它“买”不来,反复说教“说”不来;只有在他们自己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在他们对孩子的帮助中,威信才能真正树立。

父母的威信来自他们的事业。当孩子闪动着好奇的眼睛开始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向他说明自己的工作。比如,爸爸是一位建筑工人,他可以指着新建的大楼告诉孩子,“这是爸爸亲手建成的,会有许许多多的人高高兴兴的搬进去住。”

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很能干,这种自豪感可以让孩子从心底里尊敬、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