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11220200000016

第16章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其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农业的发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高度发达以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法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化高度发达以后,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不会消失,作为人类聚集的社区的一种形式,也不会完全消失,这是因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农业除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以外,还有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行业,不可能消亡。与此相伴,农村社区也将长期存在,因此城市化的最终结局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它可以创造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及很强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它也有着不断向外扩张的冲动。而农村尽管已实现了农业高度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大生产相比仍然摆脱不了分散经营的方式,而且与房地产开发获得的高额利润相比,经营农业所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农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出现缺乏活力,甚至萎缩的状况,因此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应对农业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不高,但已出现了滥占耕地。城郊开发热导致农业衰退,城市扩展侵占包括农田在内的绿地、隔离带,致使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我们应吸取法国的教训,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护农业的发展,使之能够发挥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其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是有高度发达的交通网。交通设施是城乡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一个地区内交通发达,可达性高,就会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出行、货物运输都很方便,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兴旺发达。正像英国专家汤姆逊所指出的那样“城市的结构、它的用地范围的扩展,城市生活的方式和特点以及城乡差别之消灭等等,全都跟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和质量有关”。法国巴黎大区的发展,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位英国专家的观点。巴黎大区的交通系统非常发达,由市区地铁(METRO),区域快速地铁,区域快速铁路网(RER),郊区铁路网,环城快速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镇辖道和乡村公路组成。其中地铁承担了巴黎公共交通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地铁网还在不断向人口稠密的郊区延伸;区域快速地铁从地下横穿巴黎市中心,伸向外围新城,以其高速有效的运输促进了新城经济的发展,保证了新城的建设进度,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到新城居住、工作;郊区铁路系统共有28条辐射式线路,构成一个密集的铁路网,连接市区与郊区,环城快速路则承担了三分之二的郊区到市区以及郊区之间的交通流量;由于全法国的高速公路网都是以巴黎为中心的,因此巴黎的高速公路系统与整个国家的交通系统以至整个西欧的高速公路系统紧密相关。高度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促进了巴黎大区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例如在巴黎大区的5个新城之一——谢尔吉,有50的人在当地工作,还有50的人在巴黎大区或巴黎市工作,在新城以外工作的人们之所以愿意来此居住,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好、房价便宜,另一方面就是有方便的交通条件,使他们每日通勤成为可能。

其三,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值得关注。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已开始扭转工业革命以来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代之而起的是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回流,城市工业也开始向着有空间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潜力的农村转移。它昭示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在198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在工业地理学中用到的一个术语(urban/ruralcomposition)即是指本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中心从原来的大都市中心向较小的聚落或者尚未工业化的乡村地区迁移,形成了一些城市活动和乡村活动相混合的新型区域。发达国家的学者把它称为“逆城市化”,我国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城乡一体化”。在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对立引起学者们对城乡之间的各种关系与想象的研究。单纯的“城市偏向”政策忽视乡村地区的发展;一味强调“三农”问题或者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亦有弊端。“城乡三维结构模型”似乎更加适合我省现实需要和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四,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1)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因而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城市问题突出而乡村衰落萧条的两难困境。

(2)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即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除城乡经济和社会因素外,还应强调文化因素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马克思主义本质上要消灭的是城乡对立而不是城乡差别。恩格斯曾经指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两个标志是工农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城乡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一方面,部分城乡差别只能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逐步消灭,而另一部分城乡差别可能是难以被消灭的。旧的差别消灭了,新的差别又会产生。因此,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不应将消除城乡差别为目标,城乡差别永远是存在的,如景观差别、信仰差别、生活习俗差别等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根本点在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城乡一体化是要使城乡经济相互支援,共同发展,城乡社会相互协调,共同繁荣,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为本。重要措施主要有两点:

①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采取措施保护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等做法,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使人类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②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们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韩国的20世纪70年代的“新农村运动”就是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