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11211400000210

第210章 善意存心间

众生皆苦,唯怀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善心持身处世,方能苦中有乐。而心存善念,便可称佛。

有一个人对佛无限崇拜,吃着斋饭,诵着经文,烧了好多香之后,他想见见活佛是什么样子。

他筹备了路费,带足了干粮去名山古刹寻找活佛。爬过千山,趟过万水,他终于来到了名寺。寺里的方丈接待了他。他向方丈述说了一路的艰辛劳顿,并恳求方丈让他见见活佛。

方丈说:“回家去吧,佛已在你家中。那个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你开门的就是活佛。”

他将信将疑地回到家中,敲了门后,急切地等待活佛的出现。

门开了,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他开门的正是他的老母。听见他敲门,母亲来不及将鞋穿好将头梳好就匆匆给他来开门。

他恍然大悟,原来活佛就是我们身边一切善良的凡人。一切曾经给了我们关怀和帮助的凡人。

其实佛也并不那么神秘,丹霞禅师有一次路经洛阳的惠林寺,那时正是严冬时节,天寒地冻。于是他就将寺里的木头佛像扛了下来,烧火取暖。

寺里住持见了,大发雷霆:“你怎么敢把佛像烧了呀!”

丹霞禅师泰然自若地答:“噢,我是想把佛像烧出舍利子来呀!”

住持惊愕地问:“木头的佛像能烧出舍利子来?”

丹霞禅师道:“既然烧不出舍利子来,那就是木头了,不是佛了,尽管烧好了。”

后来,丹霞禅师安然无恙,而住持却因心火上蹿,掉了两道眉毛。

只要本性率真地做事,就是行了佛道。木头佛像烧不出舍利子,千真万确。所以“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说到底,决定我们自身价值的条件,并不在于我们所得到的外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因为真正的佛是在人的心中。

佛性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只是我们不认识它,不知道看重它。它是人生命的根,是心灵的船,载我们渡过大千世界,而内心深处依然完好如初。

人生感悟

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音菩萨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凡的“怜悯心”,所以其美名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