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天都要吃饭,吃饭时的气氛与健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养生颇有研究的孔夫子曾强调“食不语”,也就是说,在进餐时言谈嬉笑,甚至打闹都不利于健康。本人曾在五台山的寺庙内吃过一次斋饭,感受颇深,出家人吃饭静然无声、专心用餐,使人有一种清静悦然的心境,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下用餐能充分调动消化器官的功能,十分有利健康。
一日三餐前、中、后确实有一些值得中老年朋友重视的保健问题。有人总结为“十项注意”:
(1)心平气和用餐。
有些人吃饭时生闷气,有的是一边吃一边发脾气、动肝火,有的是边吃边教训下一代,更甚者摔碗筷、捶桌子。人的精神状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消化器官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活动均爱大脑的控制。不管是忧愁还是愤怒,是喜悦还是痛苦,人的精神过于兴奋、情绪过于激动都会影响进食的欲望,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最明显的感受是生气后不想吃饭。因此心平气和用餐对中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
(2)饭前饭后不可剧烈运动。
饭前、饭后剧烈运动容易引起人兴奋激动,均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且易患疾病。正如《寿世保元》所言,“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
(3)用餐时应专心。
有许多人进餐时边看电视或边看书或交谈聊天,用心不专,会使大脑抑制消化腺分泌活动,以致唾液、胃汤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从而降低了食欲,影响消化吸收,边看电视或边闲谈聊天,往往是注意力不在吃饭,使吃饭漫不经心,不是把就餐时间拉长,就是食之过快急,结果食物咀嚼不细、消化不完全,久而久之,会出现营养不良和慢性胃肠病。临床上曾见到许多慢性胃病和便秘者,大多有人进餐不良习惯。边吃边看对大脑本身也不利,因为大部分血液进入消化器官,供给大脑的就不充足,会感到头晕眼花。同时,饭前饭后看电视、看书和聊天也是有害无益的。因为消化液并非说来就来,只有脑子想吃饭时才开始大量分泌出来,食欲才会来临,吃下去的食物才容易消化。如果饭前、饭中、饭后看电视、看书等肯定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血液循环而影响消化吸收。
(4)用餐时应不语为宜。
用餐时应当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但切不要高谈阔论、大声说笑。因为谈笑不但影响消化吸收,影响食欲,更容易使食物误入气管或某些带核、带刺类食物嵌入食管而造成意外事故。在临床上枣核、鱼刺、鸡骨刺入咽、喉、食管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进食进更不可高谈阔论是有道理的。《千金要方》中说“食勿大言”均是告诫这种情况。看来出家人的进食不语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5)进食时易细嚼慢咽,切不可狼吞虎咽。
中老年人本来胃肠功能减退,如果不注意细嚼慢咽则唾液消化液不能充分与食物混合,从而加垂胃肠负担,容易得胃肠病。有人统计过,狼吞虎咽式吃饭的人各种胃病患病率比一般人高3~4倍。
(6)饭后不要立即睡觉。
饭后马上睡觉容易使胃内食物反流和影响胃肠的正常活动,容易得消化不良病。中老年人一般要求饭后半不时以上方可睡觉,同时饭后马上睡觉,由于胃肠消化吸收作用需要血流较多,而脑部相对血流减少,会加重脑局部的供血不足,易诱发脑梗塞等缺血性疾病。
(7)饭后宜漱口刷牙。
一日三餐进食后易应漱口刷牙。由于食物残渣遗留于牙齿间隙中,如不及时除去就会伤害牙齿,坏牙还会作为一个病灶,使致病菌繁殖,造成消化和呼吸道疾病。所以养成饭后立即漱口、刷牙的习惯对于保护消化功能、保障健康十分有益。
(8)饭后千万不可抽烟。
有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但抽烟本身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饭后抽烟害处更甚。因为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胃液分泌,损害胰腺,不利健康。有人试验测定,饭后1支烟中的中毒量要比平时吸10支烟的中毒量还要大。
(9)饭后不宜马上喝茶。
因为茶中含有大量鞣酸,进入胃肠后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固体物质,从而妨碍人体对蛋白的吸收。⑽饭后不要立即大便:饭后解便腹腔压力增加,胃肠血流减少,影响食物的吸收消化,同时饭后排便时腹内压骤然加大,饮食后的胃液、消化酶反流至食道能形成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