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特种兵法则:永不放弃的铁血军魂与团队意识
11205900000057

第57章 要学会享受孤独

跑400米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算不上什么,捡米粒也几乎算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当400米跑和捡米粒看似粗糙地千百次相加后,产生的却绝对是一个极具技术含量的结果。特种兵就是通过捡大米,捡石子,还有穿针,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人的一生有很多时候注定是要与孤独打交道的,能否享受孤独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深度。爱耍小聪明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会倍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窄得令人窒息。而拥有智慧的人,能够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享受宁静和孤寂,并且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准备得更充分,再一次投入到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其实,孤独是一片心灵的沃土,随着这份孤寂的弥漫,人的心源会豁然开朗;孤独又是一种忘我的境界,艺术的灿烂痴迷,是在孤寂的氛围里飘飘欲仙。

有的人为了摆脱孤独,想方设法去寻找安慰和刺激;有的人为了摆脱孤独,去寻求充实和超脱。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因为孤独而沉沦,后者因为孤独而升华。

在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整整5天以后,勒格森仅仅前进了25英里。食物吃光了,水也快喝完了,要想继续完成后面的2975英里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勒格森清楚地知道回头就是放弃,就是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

有时他与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孤独地步行。每到一个新的村庄他都非常小心,因为他不知道当地人是敌是友;有时他找到一份工作,暂时有栖身之处,但大多数夜晚却是风餐露宿。他依靠野果和其他植物维持生命,艰苦的旅途生活使他变得又瘦又弱。

但是他就是不回家,而是翻开了他的两本书,读着那熟悉的语句,他又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继续前行。从他开始这次冒险旅行已经过去15个月了,他走了近1000英里,到达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这时,他的身体健壮起来,也有了更加明智的求生方法。他在坎帕拉待了6个月,干点零活,并且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

在图书馆里他找到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美国大学指南书,其中的一幅插图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是个看上去庄重而友好的学院,位于华盛顿佛农山区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成为勒格森申请的第一个具体院校,这似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他决定立即给学院的主任写封信,述说自己的境况,并向学院申请希望得到奖学金。斯卡吉特的主任被这个年轻人的决心深深感动了,不仅接受了他的申请,还向他提供了奖学金和一份工作,其工资足够用以支付他上学期间的食宿费用。

孤独是一种沉静的美,是一种自信的美。勒格森享受孤独,孤独使他在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了人生的辉煌。世上能享受友谊温馨的人很多,能享受孤独的人却很少。一个人花大量时间与人交往,或许会学到如何拾到海边的贝壳,而学会享受孤独却会使一个人真正获得大海的宝藏。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孤独,就像勒格森这样,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勒格森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了一大步,但更多的困难仍然阻挡着他的道路。要到美国去,勒格森必须有护照和签证,但要得到护照他必须向美国政府提供确切的出生日期证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签证,他还需要证明自己拥有往返美国的费用。

勒格森只好再次拿起纸笔给他童年时起曾教过他的牧师写求助信,结果牧师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然而,勒格森还是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那笔航空费用。但他并不灰心,而是继续向开罗前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这笔钱。正是他非常坚信这一点,他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双新鞋,使自己不至于光着脚走进学院的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迹渐渐广为人知。当他身无分文、筋疲力尽地到达喀士穆时,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在非洲大陆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们在当地市民的帮助下,寄给了勒格森6000美元,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

最后,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勒格森终于来到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手持自己宝贵的两本书,他骄傲地跨进了学院高耸的大门。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相反,它是一剂催人奋进的良药,是一种值得享受的人生体验。看看古今中外,哪位名人不是深宵青灯为伴,孤苦发愤成就自己。由此可见,孤独是把握人生的自控器,一个人一旦学会享受孤独,就能从容地驾驭自我,塑造自我,这就是智慧。

一个人花大量时间与人交往,或许会学到如何拾到海边的贝壳,而学会享受孤独却会使一个人真正获得大海的宝藏。

特种兵之间的战友情,贵在真诚,如果把“有用”作为沟通的前提条件,必然会破坏战友间的手足情谊。与别人沟通只想从对方那里捞点好处,那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沟通。

学会不谴责别人,不评价别人,不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责怪和憎恶他们。无论在事业上或人际关系上,我们都需要一颗宽容心。换个位置想一想,你也许会得到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