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11205400000003

第3章 菜根第一味苦(1)

苦苦坚持必然要默默忍受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坚持道德的人会寂寞一时,趋炎附势的人却凄凉万古。达观的人能看到物外之物(指道,万物的起源),想到身后之身(指后人的事业)。宁肯忍受一时的寂寞,不会选择万古的凄凉。

有坚持必有忍受。坚持大忍受也大,有特别大的坚持就要用特别大的耐心去忍受。《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不依附他父亲的朋友、荆州太守刘表,甘愿忍受寂寞,隐居在卧龙岗,避开山下的滚滚红尘,迎来山上的朗朗乾坤,他想的是日后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安心于当下一切。诸葛亮甘于寂寞,最终永远不再寂寞,恰好作了本段文字极好的注释。

忍受寂寞有三种方式。前两种是传统方式,最后一种是我自己的方式,最酷最狠,颇近于魔道,不大好模仿,一旦有领悟,一切折磨均可轻松对付,寂寞只是小菜一碟,你就把它当点心吃好了。

忍受寂寞的第一种方式是“达摩面壁式”,也就是默默忍受,把牢底坐穿,直到有一天奇迹出现。达摩当年从印度跑到中国来,想找个传法的人,没想到处处碰壁。他到处碰壁碰出了智慧——这智慧也实在魔道得很,他想,既然那些人处处让我碰壁,不如我自己让自己碰壁,反正都是碰壁,碰自己的壁至少面子上好看些。妙!人生最怕耍无赖的人。他这个想法太绝了,谁也拿他没办法,梁武帝只能眼睁睁地看他过江,嵩山的和尚也只能眼睁睁地看他进洞去。达摩这一进洞就是九年,人家看他是面壁,我看他是碰壁。说也怪,任何厚壁只要你天天碰,天天碰,碰不得也要碰,碰得更要碰,那壁也就不可怕了,只要你主动去碰,它反要躲着你。终于有一天,达摩无壁可碰,自然而然破壁而出,他熬出了头,慧可出现,奇迹出现。赞曰:“天下厚壁,一碰即无。所需何物,一颗头颅。”这一切全是神奇的寂寞自然形成的。好比把珍珠扔在黑暗里,哪有不发光的道理?又好比把一头牛牵进山谷,哪有不叫唤的道理?越黑暗光越明,越安静动静越大。达摩深知寂寞滋味。

忍受寂寞的第二种方式是默默做事,就像一开头我们就说过的诸葛亮隐居隆中当农民,借干活打发时间。达摩式忍受法是无为,诸葛亮式忍受法是有为。有为是好听的说法,说白点就是做事,再说白点就是干活。林黛玉之所以郁郁而终闷死,就因为她不干活,如果她起来干活,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同样的,妙玉之所以走火入魔,也因为她不干活,如果她经常干活,什么魔症都没有了。所以我常说干活包治百病,比念什么佛都好。孔夫子之所以是圣人,身心健康,就在于他一天到晚奔走不休,喜欢干活。《论语》记载孔子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讲他少年时代贫贱,因此能干很多粗活。人一干活病痛也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寂寞?谁叫寂寞?想不起了,一干活就要与人打交道,至少像诸葛亮当农民还要与泥巴、黄牛打交道,与天地为友,何曾寂寞?何来寂寞?何必寂寞!这种干活式破除寂寞法也不是要你一味干活,不,诸葛亮在山上还种花养鸟弹琴,刘备第三次来看他时他还在睡大觉,好个懒汉!懒汉做的是懒庄稼,偏他地里长得好,原来他心中自有一片绿,手中自有一片青,这种人专门开垦寂寞这片沃土。

第三种忍受寂寞法是不忍受。怎样忍受寂寞?答案是不忍受。怎样忍受寂寞?答案是让寂寞自己去忍受!我是我,寂寞是寂寞,各人玩各人的不相关。寂寞不可怕,寂寞的人才可怕。寂寞的人不可怕,寂寞的心才可怕。心为什么寂寞?因为你愿意寂寞。你一旦对自己说:

“咄!起来!滚开!”打开窗户打开门,我保证你会看到春天。从忍受寂寞到寂寞忍受,区别大了。“寂寞忍受”意思是让寂寞去忍受,我不再忍受,与寂寞分手,不再陷入温柔陷阱。此法是良法,此知是良知,满天佛菩萨欢喜赞叹。魔鬼噬人无非是附体,你不让它附体,正神就出现了,帮你走正路。

故云“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物外之物是无物,你进入空明境地,不再着眼于世界,转而思考永恒,获得星空之下的快感,反观人世间,刹那美好,反转乾坤,原来要恨过了才懂得爱,原来要空过了才会有,原来世界很美好,不美好的是自己。只要你想到那“身后之身”,是真身,是法身,是永恒之身,那么就值得你舍去目前这一身皮囊,去做一番真男人真女人的事业,真正投生做一回人,寂寞有滋味,其名为苦楚。

一苦解百毒。

一寂知千秋。

你在苦寂暗夜中所想的,白天会做出来。所以先儒说:“君子不欺暗室”,又说“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有一种人,借弄权渔色自快,其实是把白糖当饭吃,很快他就要受不了。还是老子说得好,“五味令人口爽”,“口爽”是败胃口的意思,人处世上,只取一瓢饮,只取一味食,最好。所食何味?曰:唯苦而已。所以我做了两句诗送给大家:不是苦海不回头,回头自有回头福。

老天最爱笨小孩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涉世浅的人被污染也浅,处世深的人城府也深。因此君子与其办事干练,不如笨拙做人。与其曲意奉承、凡事拘谨,不如疏狂些好。

此处的“疏狂”就是狂放的意思。单独看“疏狂”没什么特别寓意,我们把它和前面的“朴鲁”联系起来看,意思就显明了。“朴鲁”是朴素、笨拙,原来人要真狂,就要真拙,不然佯狂自取灭亡,又何必呢?朴鲁而疏狂,是朴素的狂,真实的狂,永久的狂。

有一种人,以为自己是艺术家,到处发痴发癫,其实是装的,真正的艺术家一出现他只好跑掉。《史记》上讲孔子周游列国碰到楚狂接舆,这楚狂接舆在孔子面前唱了一首著名的凤歌,这凤歌句句都在嘲笑孔子,可是等孔子下车来,这楚狂又跑了。我看他是怕孔子,他是假狂、佯狂,孔子是真狂、本来就狂,当李鬼碰见李逵,结果可想而知。为什么我说孔子是真狂?看他一生做过的事。如果说孔子早年诛杀少政卯、堕三都,还有几许意气用事,不过是半狂,那么后来他五十多岁还“离家出走”,有点像托尔斯泰,周游列国跑了大半个中国,人家不买他的账还一个劲推销,对理想一往情深,虽然自己还是一头雾水,但一往无前,这绝对是疯子,真狂。为什么偏要这样?因为寂寞。孔子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爹,十多岁又死了娘,大哥是残疾,九个姐妹各嫁东西,孔子在生活上其实是个苦人。但他勇敢地战胜了苦楚寂寞。他告别寂寞,选择“死亡”。又告别“死亡”,选择永远的生命。现在我们都在看这个“疯子”留给我们的书,为他伟大人格感染前进。

真狂来自真心,来自对真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是真性情的真表达,这个世界天天变,我怎么办?答案是我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世界渐渐黑,我怎么办?答案是我不黑。一灯照万古。灯怎样在黑暗里发光,我们就怎样活着。

要做光。记住:一切幸福的事都只发生在光里。我讲的是心光。心里发光,心里亮。有心光则落进枯井也能爬出来,没有心光面对面一团黑。

要做盐。盐美好的咸味从苦而出。苦极多为苦,苦适中即为咸,咸味是天下之至味,无苦不成饭,无咸不成菜。眼泪是咸的,自己是自己的一道菜。盐可疗伤,可杀毒。古代风俗,走亲访友送一包盐。

要拙。《庄子》上讲子贡曾经看见一个农民弃机械而不用,老实巴交担水浇地。子贡笑农民,农民笑子贡:一用机械,必有机心,我看你比我还累。我们知道,子贡是孔门中排前的大弟子,有救鲁之功,是个有本事的外交家,又是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但他一切的本事在农民面前失效。因为他比农民还累,所以他一切的成就也好、财富也好,都成了对自己的讽刺。他不想累,但他不能不累。因为他太聪明,聪明得可以卖掉自己,真不愧是灵魂上的商人。这买卖不好做,大商人吕不韦买进异人奇货可居,助子楚返秦国,立为太子,最终立为秦王,秦王一死他成了秦国实际上的国王,但他死在了他的买卖上:当初他把怀着自己孩子的爱妾送给子楚,用了“美人计”套死子楚,又偷梁换柱让秦国从此姓吕,他在暗地里日夜狂笑,没想到他自己设计的产品秦始皇最终杀了他。产品的革命就是自行设计,不要设计师。古往今来,设计师们总是太盲目乐观,谁也不是甘愿被设计的机器人。

拙一点,就保全一点,安全一点。产品不完美好,产品一完美,就冷淡了人心,就装出一副拒绝的可厌面孔,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最终势必引起反弹,诱使外力破坏之、重组之。冷面美人必遭横祸、繁华盛世必遭重击,这是此理。汉朝的王昭君是这样,唐朝的开元盛世也是这样,还需要再举例子吗?不需要了,惨痛教训一次就够了。

蔡文姬命好,还有个曹操把她接回来,王昭君命不好,只能老死远方,任人搓揉至死。难道真是她的命偏就不好吗?也不是的,机会大家有,画师画像时她一副冷脸,人家为什么要讨好她?所以这桩公案依我看实在不能怪画师,只能怪王昭君太冷。画师也是人,你当贵人的高高在上,那么对不起,机会我给别人。这画师是小人没错,王昭君在此事上不也欠君子吗?君子要给人好处、给人笑脸,王昭君啥也不给人,毋怪人心不善!《红楼梦》上的贾家二小姐迎春也是这样,她“命不好”很像王昭君,平时不为自己争取前途,关键时只能任人宰割。我们看她在抄检大观园时把自己的丫环都“卖”了,就知道她对人的心如何冷漠。她对人冷漠,那么自然有更冷漠的狠人来收拾她,孙绍祖是也!

自求多福,积善是关键。

积善一万年,比不上止恶一天。

止恶一天,其道在于守拙。

我无能力,我不搞事。

我无眼力,我不识人。

去人,去事,然后穿衣吃饭,处处见禅,处处有道,处处可见圣人良苦用心。

圣人不要你复杂,要你简单。一箪而食,一瓢而饮。不要你高尚,要你凡俗。庸者用也。道在溺中。

一家有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两个大人很忙,大小孩二小孩也都上学了,开始了各自的“求知”生涯,最小的小孩还在吃奶,连话都不会说,一天到晚跌跌碰碰,吃喝拉撒,有人来了就人来疯,大吵大闹大笑,没人来就自己发呆,呆看呆想,困了就睡,睡觉的时候还非得要揪住娘奶不可,这种小孩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是憨包,当然这是个爱称,翻译过来就是傻瓜。傻瓜好、婴儿好,一家子就算他最幸福,最快乐,最美。老子赞美婴儿,孟子赞美赤子。

要人明白我的心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君子的事业正大光明,不可使人不知道。君子的才华藏而不露,不可使人轻易发觉。

“玉韫珠藏”就是把珍珠美玉珍藏起来,韫音yùn,宝盒藏宝,专业术语就叫“韫”。这段话很有意思,圣人希望我们把自己的才华藏起来,不能使人轻易晓得,这个道理比较好懂,就是上篇讲的藏拙。那,圣人为什么又希望我们的心事“不可使人不知”呢?

原来,君子坦荡荡,他为人处世就像青天白日,并不藏着掖着,相反,到处都看得见。好处看得见,坏处也看得见,光辉看得见,太阳黑子也看得见。

我们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心。你说他的心子包在肉里我咋个看得见?那么你看他的样子。什么人什么样子,蛇行者近妖,虎行者是霸,回首狼视者必是曹操,善哭善跪者不是刘备就是宋江,大耳者八戒,提棒者悟空,最难认的是白骨精,其实白骨精最好认,她的特点是媚。

女人媚是妩媚,男人媚是小人。百姓媚必招独裁,元首媚必丧其国。媚于权者权杀之,媚于财者财卖之,媚于酒色者纣王是也。《史记·周本纪第四》上讲周武王取了殷商天下,冲到鹿台上时纣王已自杀,武王顺手割了纣王脑袋挂在大白旗上,又顺手割了纣王的两个爱妃的脑袋挂在小白旗上,一大一小两竿白旗挂着三个脑袋。这两个白旗竿大的一个叫酒,小的一个叫色,合在一起叫媚。武媚娘媚入骨髓,大唐男人从此有难,大唐江山也从此有难。多亏了还有狄仁杰,敢学周武王,杀杀这股媚气,李家天下才缓过劲来。前些年评“国花”时,好些人都推牡丹,并引诗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未必未必。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叫“牡丹派”,这种人爱富贵,爱热闹,真富贵来了又受不了。牡丹开在春天里,炎热的夏天一来,花早谢了。

还有一种“梅花派”。冰天雪地里独见精神。前几天在浙江湖州,我游飞英塔,园子里面的梅花还没有开,我知道又错过了江南看梅的良时,但一想到她终究会开放,心里就没有遗憾,只有永久永久的艳想,永久永久的暗香,永久永久的盼望。

我的好朋友熊晋仁说:“生命是场愿望。”我们都从愿望而生,又带着愿望而去。妄念只会产生水泡泡,邪念只是一股青烟,毒念电闪雷鸣,雨下过也就付诸东流,正念正觉才会修成正果。佛家修来世,道家贵今生,入我圣门三生有幸。圣人之德惠及禽兽,畜生道也成了道。

旧我已死,新我未生。

一定要让人明白我的心,雪化了还有水,水化了还有烟,烟化了可就再也寻不见?贾宝玉老说成烟成灰的狠话,后来他果然成烟成灰了。

希望在成烟成灰之前,那颗珠,那块玉,可以找到它的主人。发一念三界动,明明白白自自然然清清楚楚。就像坐在阳光下的黑屋子里,你看见无数纤尘向你飞来,同样的,你坐在阳光下的世界里,你会看见有人向你走来。

出莲花而不染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世上的权势热热闹闹,远离它才能做到“洁”,靠近它而不沾染就更不容易了。一切智谋机巧,不知道反而“高”,知道了而不用就更可贵了。

“智械机巧”就是用智慧、使机械、斗巧使机心。总之,我们任何时候用智慧时都要记得老子的当头棒喝:“智慧出,有大伪”。

“不知者为高”,讲不知道反而好。“知之而不用者尤高”,讲知道某些机巧、诀窍但不去钻空子,这就是君子了。本书一开篇就讲了,君子是“朴鲁”的。朴朴素素胜过花里胡哨,埋头苦干胜过一路叫喊。现在是冬天了,前段时间秋冬之交是传统的小阳春,农民会在这时候种上冬小麦,我们四川农村把这叫“点小春”,就是小春点麦子的意思。

回想我当农民的时候,大人教我点麦子,要一步一个窝,不能一步两个窝,三个窝,也不能把麦子点在土窝窝的边边上,更不能撒在土窝窝外边,不然,麦子长起来就长不好。“点麦子要点在窝窝里”、“一步一个窝”,这些农谚多好,包含可贵的做人道理。照着这道理做人做事,虽说腰酸腿疼,但心里踏实,有盼头。做事平淡无奇最好,要说境界,这就是境界。写到这里,我似乎闻到了麦子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