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11205400000012

第12章 菜根第一味苦(10)

念虑澄澈时,什么都不想。那干什么?不知道。你坐在哪里就干什么。坐在家里就吃饭,坐在单位就办公。坐牢干活,坐监干活,坐大狱还是干活。“人间小地狱,地狱大人间。”哪里都差不多。这样想,心态就好了。至于见什么人,做什么事,也都一样。脑瓜清楚,账目就清楚。虽不算计,瞟一眼也就八九不离十。眼前这个世界异常繁忙,人潮如海,会议如海,饭局如海,不必精卫填海。文件如山,官位如山,股市如山,谁来愚公移山?只因自己不是英雄,顿时无比轻松。这世界不需要我去拯救,我就是需要拯救的人。好,终于认识自己,那么就坐下,走来走去影子都不安宁。安静等待一个人是勇敢的事,相信他能救我是智慧的事,感谢他救我是幸福的事。什么叫弥赛亚?弥赛亚就是一粒沙中见世界。他无所不在,已经到来。想通了就安静了,看见了就纯粹了。一道光接上另一道光,这种接力一定是肃穆的,容不得半点声响。

闲中气象、淡中意趣全从此出。“观心证道”是通俗说法,还是叫“礼拜”最好。心中有灵,生命的火光在这里。生命、道路、真理,全是一个意思。不用观,不用证,礼拜是最好的。朗朗星辰,下视婴孩。滚滚暗夜,准备天开。百合花是美丽的花,开在预约的春天里。

听从静的指挥动起来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静中静不是死静,它从动处得来,这才是性天真境(指本性真境界)。乐中乐不是只有乐,它从苦里得来,这才是心体真机(指心灵本来面貌)。

静中静是死静,当然不是真静。我曾说过,静是动的和谐。死水不能叫静,碧水清波上面漂浮几只鸭子这才是静。静是生机,静是生命的和谐。性天真境中,一切生机勃发,在有序中竞赛自由,在无限中称量人心。人的生命已被数算,但终需等候最后结局。时间有的是耐心,空间有的是地方,时空之中你如觉得狭小,可以借星槎飞渡河汉,但无论到何处,都不要忘了有约定在身。宇宙再大,无处逃情。天涯再遥,还是有归期。静是心跳如擂鼓,目光如大风。同一事物,听不见的人叫它花朵,听得见的人叫它巨雷。以前是“静”在独舞,如今“动”也要唱歌了。

人到桥前最好别怀疑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舍己不要疑虑,有疑虑就犹豫了,难免后悔与惭愧。施舍毋望回报,想回报心思就不纯了。

施不求报,报非因施,一件“帮忙”的事大家不认识最好。

怀疑心害处最大。疑神疑鬼容易招鬼。探头探脑可能利斧就在前。两个人过独木桥,都怀疑是朽木,那么都过不去。有一个人不怀疑,只管过去,他过去了。另一人有很大怀疑,但后面狼追来了,也只能勉强上去,他一上去就掉进了深渊。果然是朽木,但先走的人没有惊动它,一下子就过去了。你惊动了它还要迟疑,当然就要发作了。这就是怀疑的代价。

更可叹者,真人面前还说假话,当着亲爹找干爹,伤心事小,最怕错过了唯一的机会。

互补互换出现生机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老天待我薄,我自己就厚些。老天要我累,我偏要轻松。老天待我不公,我就自己疏通。这是智者所为。

天人互补,人道合天道。天人合一,人之智慧无穷。

讲一个列子寓言:“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腑脏者,固药石之所己。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

‘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斥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人因相与讼,其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冲虚经·汤问》)这是一个“换心”的离奇故事,换过之后,甲往乙家走,乙到甲家去,双方妻子都不认识自己的丈夫,最后去找“换心人”说明原因,才停止争吵。看样子这两对夫妻四个人,最终接受了“换心”带来“换夫”的结果。因为在“换心”前,扁鹊就告诉他们:你们以前的病貌似好了,但病随身体长,要根治就要从“心”人手。弱心者强之,强心者弱之。换一换正好。事实上扁鹊也医好了他们的病,但“他”变成“他”,“他”又变成“他”,这该如何处理?

第一个他:没换心之前的他

第二个他:换心后的他(用自己的身体装人家的心)

第三个他:与人一起做换心手术的他

第四个他:与人互换心脏的他

两个人四个“他”。接着又出现两个“她”,他们原来的妻子。现在他们成为新版“他们”,她们还是旧版“她们”。新版如何与旧版生活?

矛盾中的六个“他”一起去找造成这局面的“他”问明白,好啊,一共有了七个“他”。这七个“他”最终明白,他们的命运实由不得他们,只能由天上那位“他”说了算。他是创造者,真正的设计者。有此一悟,他们终于安静下来了。只要有“心”就能过日子,互换一下未尝不是办法。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交换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必须接受不可知的后果。

一切都是个交换,天与人之间亦然。天人合一,其实是人合天道。

天给你一颗心,坏了再不管,你就要自己换。此为“换心”之喻也。

我本无心自明白

真士无心邀福,天即就无心处牗其衷;憸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素心之人(真士者天性朴素之士)无心求福,上天因为他的无心为他的初衷开启一扇窗,打开一道门。聪明人(憸音xiān,奸猾)刻意避祸,上天反在他刻意的地方催他的魂,夺他的魄。由此可见上天的办法最神奇,人的智慧又有什么用呢?

上篇讲了“换心”,本篇更深一层讲“无心”。素心之人(真士者天性朴素之士)无心求福,上天因为他的无心为他的初衷开启一扇窗,打开一道门。聪明人刻意避祸,上天反在他刻意的地方催他的魂,夺他的魄。由此可见上天的办法最神奇,人的智慧又有什么用呢?

此憸人非彼仙人,虽然都是一个音,可不要混淆了。这憸人聪明,也能看出些道道,但因为他全身都是祸,遮手遮脚顶什么用。他越以为可以避开的地方,祸害就直奔而来。灾难与人有约,全因人心招邪,“着意中夺其魄”,上天总是在我们得意处一下子失意,幸福时一下子痛苦,鼎盛时一下子衰败,告诫人类可以得意但不要忘形。一切机巧无用,一切智慧无用,唯一有用的是一颗敬天的心。

此心为素心,此人为素人,为真士。真士无心,那么天就来当他的心。先前我们已经知道“阳光照空屋”,不照堵满的仓库。人把自己堵死了,还怪路不通,其实是路被自己压住了。

坐在星空下看星星,你先是仰头看,然后可以平视地平线,最后你低头看自身,会发现原来我就是满天星空中最大最亮的一颗。

观星,是一个自己发亮的过程。

观心,也只是要自家明白。

莲子一明白,就开出莲花。

人一明白,也就成了圣。

回头一切无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妓女从良,先前的烟花生涯已经过去。贞妇失守,半世名声作废。

俗话说“看人只看后截”,真是句名言。

看人只看后半截,前半生不算,后半生才算。做皇帝莫做亡国之君,做臣子莫做卖身之臣。做男人晚年为盗更加心狠手辣,只是自家使劲挖坟墓;做女人破罐子破摔就只是一摊水。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我们要的可不是这种水。

妓女若能从良,大盗若能招安,也是善终。虽然其中有巨大悲哀,有巨大骗局,但总是比原来好。鲁智深圆寂前,他师父对他说:“徒弟此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智深就惶恐。李逵的妈被老虎吃了,他再杀死一窝老虎也没用。当初选择做强盗,他等于同时判了家人的死刑。走回头路让人心里接受不了,其实是正路。

种德之人福就生根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平民肯种德施惠,就是无位的公卿。士大夫只知道贪权邀宠,竟成了有爵的乞丐。

一边是无位的公相,一边是有爵的乞人。一边是虽然不多也要分给人,一边是已经极多还伸手要。一边是克己的平民,一边是享受特权无所顾忌的士大夫。古来就有两种人,两种人生。无论如何,人因德而贵,不是因钱因权而贵。道德上的赤贫,必会沦为人心的乞丐。挥金如土,挥不去身上包袱、心中阴影。杀人如麻,杀不死恶魔缠身。大家一起来种德施惠,何时候都不会缺乏。

古今天意是做人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要思其倾覆之易。

问祖先的恩泽由我享受,可知道当初积累很难?问子孙的福报由我开创,可知道现在很容易倾覆?

世传之福泽,全从人心过滤,积累很难,倾覆很易。白享祖先遗产,很快坐吃山空。黑手赚来留给子孙,岂能长保?

每个中国人都想做出“不愧先人、不羞后人”的伟业,这伟业是什么?从哪里来?古来没几人知晓,一个人具体该干什么天知道。要知道上天忙得很!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他哪里忙得过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上天希望我们与他“对照”着做人,关于天人互补互换之义,请参前说。

鲜花不希望我们衰败,绿叶不希望我们凋零。太阳要我们有光,月亮教育我们发亮。石头邀请我们长久,一粒沙子迎接我们进入永恒。晨露闪烁,黄昏星就来临。一叶轻舟缓缓驶过烦恼大海,人攥紧那条根,就再也不会感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无古无今,爬起来就是人。

是君子就不必假装什么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君子使诈为善,无异于小人大肆作恶。君子改节失去操守,还不如小人开始自新。

假装好人,等同于肆无忌惮作恶。一装就坏了。君子内心失守,远远比不上小人更改后天地一新。看来这君子一不成器,小人都不如,害处更大。世上本无君子小人之分,没有绝对的君子,也没有绝对的小人。一件事上这人很君子,另一件事很无耻。有人对人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回到家里又是谦谦君子。人很矛盾,是不是说要“小人里面做君子”,或者“先小人后君子”呢?都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有这些概念,我们做的是人,不是要你做君子,也不是要你做小人。

天上落雨,在天而言雨就是雨,并无春雨秋雨之分,你硬要给它安个名字,那是你自己的事。那雨的本意只不过因为风云的工作,不得不从天上掉下来。至于是及时浇灌还是洪水泛滥,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齐家之道在于“怕”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家人有错别发火,不要轻易踢开。这件事说不通,就通过另一件事说通,今天他不明白,过两天就明白了。好比春风解冻,和暖之气使冰自己融化,这才是居家过日子的样子。

本篇具体讲述“齐家”之道。最怕强行统一意见,然后就自相残杀。所以,不必在意见里达成一致,而要在心情里达成一致。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伸出舌头来让他看,问:“明白没有?”孔子当然明白,但他恭恭敬敬听老子讲。老子说:“人老了,牙齿掉光,舌头还在。”孔子明白了,老子是告诉他:硬的掉光,软的还在。柔弱胜刚强。我们还要知道,这个“胜”也不是争强好胜的胜,而是自胜:自己战胜自己,克服自己,升华自己,修炼自己。柏拉图在老婆大发雷霆时还向学生轻声细语讲哲学,家人往他头上泼水就当浇花。这是柏拉图,这是孔子,齐家学问深,主要就是一个“怕”。

圆满圆满,要“圆”不要“满”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只要我们内心经常看到圆满(事有事的圆满,人有人的圆满,此地有此地的圆满,此时有此时的圆满,但都不圆满),天下就没有缺陷(各有各的缺陷,互补为整圆)。放下一颗心子,捡到一颗珠子。厚道人不怕轻薄,安心人不会有险路。

讲点圆满之道,讲多了就不圆满了。

何为圆满?要“圆”不要“满”。佛法圆融,老和尚只说好、好、好,小和尚才吵、吵、吵。圆了,就宽了,天地一新,山河大地别有风貌。以前还是“扁”的时候,老想飞,如今圆了,一颗珠子捏在手里,再也不放。

那珠子的光进入心里,灵魂照耀成水晶。原来人的身体真的就是一座圣殿,只是不要被那些兑换银钱的人堆满了。耶稣来就是要清洁圣殿,把白衣白袍的义人请进来。感恩日月,这叫圆满。

真淡泊是祝福

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清淡的人常被浓艳的人怀疑,收敛的人常被放荡的人忌讳,君子当此之际,当然不能改变操守,也不能露出锋芒。

淡泊者没有锋芒,收敛者自成金刚。那些好浓艳的人,行为放肆的人,尽管去中伤,于君子毫发无损,不会因此改变操守。

有一种淡泊之士,先浓艳再淡泊,这也是好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因为经历了,收获了,也绝望了,所以“看淡了”,因此名妓从良,名士读书,他们这种淡泊是高尚的。

但我更欣赏另一种淡泊,真正的淡泊。不是看淡了再淡泊,而是根本不去看,本来就淡泊。在外人来说,是提前一步淡泊。还没经历便已饱尝,因为他看别人也不过如此,而我不可能比别人更好。淑女没必要先做妓女再做淑女,淑女就是淑女。我可以不经历,我没兴趣品尝。我不敢,我不为,清静以为天下正。夫子说:“那些没见我就相信的人是有福的。”是的,夫子,我们信你。世上万事从来不入我们的心,一心仰候晨星,祝福这黑夜,这是淡泊。

顺境逆境一视同仁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磨骨而不知。

人处逆境中不得不奋起,好比浑身都是治疗的针砭药石,使劲磨砺自己但浑然不觉。同样的,人处顺境中不知不觉去享受,其实眼前尽是杀人的兵刃戈矛,使劲消灭自己但也浑然不觉。

逆境助人崛起,顺境方便趴下。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公共汽车上站着的人都很精神,坐着的人大都昏昏欲睡。韩信受胯下之辱时虎背熊腰,已成长为男子汉。一打完楚霸王,剩下的就是瓜分天下了,太顺了,韩信不习惯,就要造反,最后反到了老板身上,刘邦吕后只好灭了他。

诸葛亮身处逆境越战越勇,身处顺境鞠躬尽瘁,确实是古今完人。他将顺境逆境一视同仁,就能摆好心态做人。苦修苦练,才能大甩大干。鹰在山上飞,大风就侧翼,小风就展翼,龙卷风就躲进岩洞里练目力,这就是雄鹰之道,送给当今想做雄鹰的人。

富贵病不如清平乐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焚矣。

身在富贵丛中的人往往欲望如猛火,权势如烈焰,如果不自己用股清爽之气降降温,即使那火烧不死别人,也会烧死自己。

燧人氏与普罗米修斯相约盗来火种后,薪传不绝,天下人受益。